廖 艺 杨荣秀 李小庆 陈 丽
1 成都双楠医院妇产科,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2 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的一种慢性病,盆腔生殖器里与其周围器官腹膜面、横膈及腹股沟等非子宫腔位置有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出现结节,有周期地出血,附近组织逐渐纤维化[1],患者常存在痛经、性生活有疼痛、盆腔慢性疼痛、子宫非正常出血、月经不调、不孕,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备受烦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育龄女性为10%~15%,年龄多位于25~45岁之间,该病虽为良性,然而危害严重,可造成不孕,演变为癌症[2]。手术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手段,虽能很大程度地分开粘连与消灭病灶,然而术后出现并发症与再次复发的概率非常高,故还须配合药物治疗。米非司酮具有拮抗孕激素的作用,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应用较多且具有一定的疗效[3]。醋酸亮丙瑞林是一种富有生物活性的促性腺激素释放增效药物,对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有刺激作用,能使生殖器增强合成类固醇[4]。本研究对5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给予醋酸亮丙瑞林和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收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3月—2018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择取114例进行研究,据就诊顺序入组,单序号者纳入观察组,双序号者纳入对照组,各57例。全部患者均安排B超检查,盆腔存在包块,进一步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诊断标准[5]相符,进行手术并未切除双侧卵巢,无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史。排除心肝肾疾病患者、盆腔存在炎症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怀孕或哺乳期患者、近3个月有其他药物治疗史患者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本研究上报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批并经全部患者亲自在知情书上签字后施行。观察组患者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34.27±3.46)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1.55±0.74)年;主诉症状痛经者23例,不孕者14例,慢性盆腔痛者13例,性交痛者7例;子宫直肠包块类型17例,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类型12例,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类型28例;美国生育协会分期为Ⅰ期者6例,Ⅱ期者9例,Ⅲ期者31例,Ⅳ期者11例;行异位内膜切除术者23例,行盆腔粘连松解术者19例,行囊肿剥除术者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5.18±3.54)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病程(1.61±0.79)年;主诉症状痛经者21例,不孕者16例,慢性盆腔痛者12例,性交痛者8例;子宫直肠包块类型15例,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类型13例,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类型29例;美国生育协会分期为Ⅰ期者7例,Ⅱ期者11例,Ⅲ期者30例,Ⅳ期者9例;行异位内膜切除术者22例,行盆腔粘连松解术者21例,行囊肿剥除术者14例。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所行手术均为腹腔镜保守型。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在第1次月经来潮之日开始进行米非司酮(由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83780,规格为10mg)治疗,空腹时或于饭后2h口服,1片/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以同样的方法口服米非司酮,另于手术结束后第1个月经周期的1~5d期间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由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J20090053,规格为3.75mg),皮下给药,臂部、臀部或腹部均可,3.75mg/次,1次/4周,注射1次计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5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断标准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性激素、炎症因子、疗效和不良反应。疗效评断标准参照王磊等的研究[6]拟定,痊愈:盆腔包块等所有体征于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无任何症状表现;显效:盆腔包块在治疗后缩小50%以上,但局部依旧有体征可见,症状表现大致已不存在;有效:盆腔包块经治疗缩小30%~50%,治疗结束后3个月病情并未恶化,症状表现有所缓解;无效:症状表现虽经治疗但并未见轻甚至有所加重。痊愈、显效及有效均视为治疗有效。
2.1 性激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FSH、LH与E2等性激素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2.2 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与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3 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9%,远比对照组的80.70%高(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4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发生外阴出血4例,恶心呕吐3例,腹痛1例,发生率为14.04%;观察组患者出现潮热4例,外阴出血3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1例,发生率是17.54%。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育龄期女性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无明确的结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和进展有密切的关系,雌激素水平增高以后,子宫肌层的防御力就会变弱,从而引起子宫内膜细胞在此生长,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7]。
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甾体类药物,可以拦截孕激素和受体进行结合,对卵巢功能形成压制,从而缩小已经异位之子宫内膜[8]。米非司酮能约束卵巢有周期排卵,削弱分泌性激素,减少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抑制卵泡进行发育,异位内膜因而退化,并消除或减轻痛经等症状[9]。
醋酸亮丙瑞林的生物活性较强,可对垂体的分泌功能进行调节,使卵巢尽少地分泌甾类物质,形成闭经,从而缩小子宫内膜病灶。该药对降低雌激素水平有重要作用,从而可有效抗炎减轻疼痛[10]。醋酸亮丙瑞林进入血浆后,半衰期是比较短的,但将其制成能储存之缓释微球剂型,可在体内均衡地释放,药效能达到1个月,凸显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特点[11]。
LH协同FSH作用于卵巢,可促进雌激素的分泌,催熟卵泡加速排出,而E2则是女性体内最具生物活性的雌激素[12]。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后的FSH、LH和E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得更加突出,说明醋酸亮丙瑞林联合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的抑制程度更大,促使异位子宫内膜进行退化的作用更强,并进而改善症状,增加疗效,所以本研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才会更高。
TNF-α、IL-6和IL-8等炎症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含量要比正常女性高出很多。TNF-α能使间皮细胞和异位内膜发生粘连且加快生成新血管;IL-6是一种生物活性比较广泛的刺激因子,含量较大时患者的疼痛会更剧烈;IL-8可使异位内膜局部的血管加速生成[13]。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的各炎症因子均比对照组有更为突出的减少,说明醋酸亮丙瑞林联合米非司酮在减少雌激素含量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炎症反应。本研究还表明,联合用药后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醋酸亮丙瑞林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有突出的改善作用,并可减轻炎症,增强疗效,且具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