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直肠滴入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2019-10-18 02:23:36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硝唑丹参直肠

李 茹

郑州市中医院妇产科,郑州 450000

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导致生殖器官及相邻组织和盆、腹腔发生的炎症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及盆腔腹膜炎等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性观念的改变,PI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临床表现较隐匿,主要以疼痛不适为主,若未能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加重,则容易引起后遗症病变,造成女性继发性不孕[2-3]。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生素奥硝唑或甲硝唑治疗PID,长期使用此类抗生素容易发生耐药,导致治疗效果降低,且当盆腔内存在炎症粘连、纤维化时,药物吸收受到严重影响,从而疗效欠佳。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进展,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中医在治疗PID方面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小[4-5]。中药复方制剂主要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进行整体调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中药直肠滴入联合奥硝唑治疗PID的临床效果,旨为临床治疗PID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因PID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实验组,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3.75±4.7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16±2.24)年;有生育史25例,无生育史8例。对照组,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3.89±4.64)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32±2.53)年;有生育史26例,无生育史7例。2组患者年龄、病程、生育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PID疾病诊断标准;③患者知情本研究内容,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急性腹痛或消化道出血者;②合并心、肾、肝、肺等严重疾病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入院前1个月,接受过PID相关药物治疗者;⑤中途转院或退出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陕西金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29)静脉滴注,首次静脉滴注0.5 g,然后每12 h静脉滴注0.5 g,10 d为1个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直肠滴入给药治疗,中药组方:败酱草30 g,丹参10 g,生大黄10 g,醋三棱10 g,醋莪术10 g,赤芍15 g,丹皮15 g,大血藤15 g,木香10 g,昆布10 g,艾叶20 g;1剂/d,将组方加入500 mL水煎熬至100 mL,使用纱布过滤后倒入输液瓶,温度保持在约37℃。嘱患者临睡前排空大便,将输液瓶用一次性输液管连接导尿管插入直肠深约15 cm,用胶布固定,调节速度,使药液在10 min灌完,嘱患者先平躺10 min后,再左右各侧卧约10 min,使药液保留至少30 min。1次/晚,15 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治疗后症状按无、轻、中、重进行分类统计,其中临床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腰骼、下腹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结果显示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程度下降2级,妇科检查趋于正常;③有效:临床症状程度下降1级,妇科检查有好转趋势;④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呈加重趋势。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分别抽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各3 mL,高速离心处理(3000 r·min-1,10 min)后提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试剂盒购自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研究所,具体操作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75.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33,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IL-6、MCP-1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IL-6、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IL-6、MCP-1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PID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骼酸痛、下腹疼痛、白带增多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慢性PID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药煎剂内服方式治疗PID,治疗效果确切。但由于PID病程较长,中药服用周期较长,而长期口服中药对胃肠具有一定刺激,容易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有研究发现,中药直肠滴入给药可以有效缓解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药物直接由直肠系膜吸收,通过静脉丛进入下腔静脉后直达盆腔病灶,这既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又使药物有效成分吸收后直接作用于病灶,有助于提高疗效[6]。研究表明,PID患者体内血清IL-6、MCP-1水平会出现明显波动,IL-6作为炎性细胞因子,其水平变化可反映机体炎症程度;而MCP-1可趋化激活巨噬、单核细胞,与机体组织损伤关系密切[7]。本研究发现,治疗后实验组IL-6、MC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直肠滴入联合奥硝唑治疗PID可显著改善患者炎性指标;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直肠给药联合奥硝唑治疗PID较单纯奥硝唑治疗更具优势。本研究中药方由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醋莪术、艾叶等组成,药理学证实,败酱草和大血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能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性[8]。曹珊等[9]对丹参减轻炎性因子-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发现,丹参中的丹参酮、丹参酮ⅡA等活性成分可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并降低IL-6、MCP-1水平。丹参还可以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赤芍在其药性分析中显示出对病原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镇静抗炎的作用。艾叶主要成分有黄酮、萜类挥发油、多糖、鞣酸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血,调节免疫等作用[10]。上述诸药共同发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癥散结止痛之功效,以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提高治愈率[11]。

综上所述,中药直肠滴入联合奥硝唑治疗PID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硝唑丹参直肠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兽药中非法添加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查方法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46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12
基于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推荐老年人左奥硝唑给药方案
头孢地尼与奥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25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