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燕 青岛理工大学
美学即是美的哲学,当美学与产品设计相遇,能给予产品以精神寄托,文化底蕴,让产品精神更为醇厚。
所谓美学,这里的美学并非美术或者好看,也不是单纯的美术。它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是一种哲学范畴的思想。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并由亚里士多德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这为后来现实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所谓美必离不开真,每一个美的事物都应该是规律的,排列有序。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学则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莱昂纳多达芬奇指出,美是客观的自我存在说过,自然界的美是作为人的美感的自然基础而存在,这靠的不是上帝,而是客观的自我存在,与真实息息相关,艺术家只是在模仿自然。康得说“美是一个对象的有目的的表达形式。”
不管对美学的理解与定义有多少种,实际上都体现了美的主观性同时它又是运动的,是不断演化的存在。
18世纪末,随着英美两国的工业革命爆发,产品设计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门类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进的工业设计思想和工业设计教育的兴起,使中国的产品设计进入启动阶段。我国现阶段的产品设计仍处于初期,各种设计良莠不齐,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产品设计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出具有中式美学特征的产品,是每一位中国设计师的使命。至此,对美学与产品设计的研究理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产品设计所包含的范畴很广,生活中的各种物体都包含设计需求,从碗筷、杯具到冰箱、飞机、轮船等。根据性质与用途的区别,产品设计被分成许多门类,如手工艺设计和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等。
本文所探讨的产品设计主要是指产品设计中的外观造型设计。
宗白华在《美从何处寻》中提出,人与世界接触,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境界层次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互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是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产品设计是服务于人们的基本需求,具有销售性质的商业产品,它属于第一境界;而美学的境界则是在第四境界以上,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不可兼得,相反,两者在不同层次上其实是可以共存的。
以logo造型为例,市场上很多logo仅仅是意象的集合,或是公司属性的叠加,缺乏审美价值。而在中国银行的logo造型中(图1),设计师取“中国古币”造型与汉字“中”为基本设计元素,古币的造型代表银行,“中”字寓意中国,整个设计象征着天方地圆,经济为本,极具中华民族特色。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精致,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兼具美学与使用价值,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图1 中国银行logo
黑格尔指出,具备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其内核应该是具有人性的。因此,美学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是一个关于人的学科。而产品设计最基本的设计观就是“以人为本”,不仅要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性的需求,也要服务于用户内在的认识和体验。
以Byln的直尺“contrast ruler”为例(图2),打破常规直尺白底黑刻度的设计,充分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尺子上包含黑白两种颜色的刻度,放在浅色背景上的时候看不到白色部分的刻度,放在深色背景上看不到黑色部分的刻度,保证无论在什么背景色上刻度都能一目了然。整个设计既满足了用户体验,又有一种阴阳调和的设计美感。
图2 contrast ruler
产品之美不仅是外观造型问题,也是反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重要问题。美学研究在产品设计中至关重要,它提供了超越产品“外观”更深层含义,它给予了产品历史感,生命力,发展力以及未来性,它是产品精神价值的体现。美观是产品的皮囊,但美学是产品的内在,这对当代设计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古往今来,优质产品都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结晶。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品设计与美学的融合不仅是现代设计的要求,也是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设计资源宝库,借鉴当今先进的理论方法,我们将创造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开创全新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