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姑苏城外,郊野公园。竹林,茅舍,酒肆,农家乐。
冷子兴对着贾雨村,介绍《红楼梦》的人物关系,解说《红楼梦》的整体结构。
子兴叹道:“当日宁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两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留下一个儿子,名唤贾珍……”
冷子兴的这番话,从人物关系的角度,介绍了《红楼梦》的结构。姜耕玉先生认为《红楼梦》的结构是“一源万派,伏脉千里”。同样的故事,陈洪先生有不同解读,他认为《红楼梦》由“唯我独尊”型和“齐物”型共构而成。
对《红楼梦》结构形式的争论,从小说问世起,就没有停止过。红楼大家,诸如鲁迅、胡适、俞平伯、王蒙等人或多或少都会在自己的论述中谈及红楼结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还有张锦池的“三正一闰”说;脂砚斋的“草蛇灰线”说;当然,还有“故事说”。每一种“假说”,都有独特的角度,因此都有一定的读者和拥趸。王国维先生评价《红楼梦》,说它是中国之“绝大著述”“悲剧中之悲剧”“吾国美术史上唯一大著述”,甚至“宇宙之大著述”。
但是,《红楼梦》究竟是怎么样一个结构,依然像迷宫一样,一言难尽。
笔者认为,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理论试图去解析《红楼梦》浩如烟海的宏大故事,但是,他们没有像“庖丁解牛”一样,找到正确的方法和理论。所以,对《红楼梦》结构的研究,只能是冰山一角,没有办法把握全局。《红楼梦》问世以来,有研究作者的,有研究版本的,有研究历史的。不管做何研究,对《红楼梦》的文本结构,应该有一个清楚清晰的统一的认识。
基于上述理由,对《红楼梦》文本结构的研究,意义非凡。
今天,我们对《红楼梦》的重视和肯定,和当时曹雪芹先生的贫困和落寞是不成比例的。小说历来是稗官野史采集的街谈巷议,难登大雅之堂。“对于小说,总是当作街谈巷议之言”,“它总是被视为民间俗文学而为封建文人所鄙薄”。对小说的轻视,留下许多混沌之谜。
(一)说不清的主旨
说来惭愧,《红楼梦》问世这么久了,红学家们连《红楼梦》究竟是说什么的,也没有弄明白。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鲁迅先生出面,各打几十大板,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是权威,每个人都从鲁迅这里得到“允诺”,自由发挥去了。关于《红楼梦》的主旨,宛如肆意流淌的江湖,愈加混乱。(二)挥之不去的索隐,无法调和的影射
《红楼梦》写的究竟是历史(小说),是曹雪芹自传,还是纯小说?是清宫秘史,还是反清复明的号角?红学家有师徒之说,学术有门派之争,坊间有探秘传统,文化有含糊之妙,正是由于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红学界对于《红楼梦》的结构,没有统一的认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认识。在“红学”界,有太多东西可以挖掘了。《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作品究竟是多少回?一百二十回,还是一百八回?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是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当这些问题还没有弄清楚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揣摩后40 回的故事。
还有版本的问题,更是五花八门,一言难尽。
这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是大事,研究这些东西比较容易“成名”,相对而言,小说的文本、结构,微不足道,研究的人就少了,花在这方面的力气就小了,结果也就不难想到了。
(三)误区:功利主义对文本的忽视
张云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续集的统计研究表明,所有的“续本”,都是按照续本作者的审美来完成的。而所谓的审美,是带有功利色彩的。提出石破天惊的观点,是一条学术“捷径”,像李希凡等人一样,比较容易“成名”。这种例子一直都在,是一种范式。当代某著名学者抓住读者猎奇猎艳心理,把红学研究演变为属于自己的“秦学”,借助百家讲坛这样的大平台,一夜之间走红,是功利的最大受益者。
至于小说结构的研究,学术味太浓,缺乏受众,难于“网红”,因而不受重视。
《红楼梦》号称“百科全书”,内容博大精深。要解析文本结构,需要与之匹配的理论。
河图与洛书,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由于九宫格可以按一定规律伸缩,放大,几千年以来,一直在“发展”,是一门一直没有被穷尽的“学问”,被誉为“宇宙魔方”。
学究天人的曹雪芹,能不知道“河图”“洛书”?
一千五百年前,藏传佛教(密宗)有一种用于冥想与仪式的艺术,叫作“佛教曼陀罗”:一幅图画,圆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象征宇宙是超越时间的。后来佛教曼陀罗被日本人今泉浩晃推广,名曰:“曼陀罗思考法”“九宫格思考法”。
涵盖儒释道文化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对最能代表佛教的“九宫格”,究竟熟悉到什么程度?
(一)九宫格基本图
九宫图 基本型
(二)九宫格的位置说明
九宫格每一格所占的位置,所拥有的空间是一样的,从客观和逻辑上看,没有大小轻重之分。但是,从主观和感性层面上分析,九宫格有主次之分。中宫(1 号)最重,其次是与中宫相连的四个格:上下左右宫(2/3/4/5),再次则是四个角(6/7/8/9),有边缘的味道。(三)九宫格的功能说明
每一个“格”,都是九宫格里不可分割的部分,但又可以是独立不受干扰的“封闭”系统。在每一个“小格”里,又可以是独立的一个九宫格,小格的小格,还可以是完整的九宫格——就像俄罗斯套娃,大到宇宙,小到蝼蚁,三生三世,儒释道法,只要能想到,就可以放得下。(四)九宫格的人文因素
九宫格是客观存在,却不是冰冷的,往往被加上人文想象。上中下三行,可以分别代表天上、人间、地狱;可以表示仙界、僧道、人间;可以区分人品的高下,社会地位的三六九等;可以暗示人的出世、生活、死亡;可以有无穷的隐喻……
左中右三列,可以代表生活的态度:活在过去,活在当下,活在未来;可以标识思想维度:左派右派中间派;还可以是一种血亲、宗族、朋党……
四条横线,四条纵线,十六个交叉点,象征着故事发生的节点,是阵营,是利益交换,错综复杂——当然,也可以也可能是小说的线索。
冷冰冰的九宫格,加上人文因素以后,变得热力四射,充满了创造力,终于成就了古今无双的《红楼梦》。
(五)九宫格的魅力
九宫格可以是思维方式:整理思绪,深入思考,创意启发,沟通互动。目前全世界“曼陀罗”图谱,约有四五十种,多分布在印度、尼泊尔、西藏庙宇的墙壁上。九宫格可以是思考角度:“八种思考角度的切换”,可以让你脑洞大开,发挥无限想象力。
“九宫格框架竟然是无限创意的坚实地基。”有九宫格理论,文面即使天马行空,内里依然有缰绳和辔头,在预设轨道前行。
(一)《红楼梦》结构
《红楼梦》人物很多,关系异常复杂,小说惯常以人物性格命运来诠释结构,而不以结构的空间来诠释人物。所以,《红楼梦》的结构,前人大致做了这样的描述。
第一,将小说中的四代人物,用一条麻绳穿起来,是一条中轴线: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巧姐。为了增加难度,采取“配对”的办法,于是贾母—刘姥姥;邢夫人——王夫人,王夫人——赵姨娘结伴而行,袭人与晴雯以“影子”的身份“袭为钗副,晴为黛影”演绎。这其实就是张稔穰的“一主线,众多复线”说。
第二,将人物“中轴线”掼下去,显出四大家族,露出宁荣二府,贾赦、贾政兄弟。散落满地的一个又一个院落,一户又一户人家,看似杂乱无章,其实井然有序。石昌渝认为:“这种结构切近生活的实际情形,是小说结构的高级形态。”他将《红楼梦》归结为网状结构。
第三,将人物“中轴线”扇开来,则是一个以四大家族为“星位”,贾母为“天元”的棋盘。
在对《红楼梦》结构的研究中,章必功教授在《红楼讲稿》中提出了“棋盘说”,即《红楼梦》的结构纷繁复杂,一言难尽,纵横交错,宛若围棋棋盘。“棋盘说”是表象,是符号,未能穷尽红楼结构之精妙。
再就是本文所论述的九宫结构说。没有什么理论,可以装得下《红楼梦》。《红楼梦》博大。从天上到人间,从京城到黛玉居住的姑苏,到刘姥姥的乡村,写尽仙、道、人间三界之酸甜苦辣。从四大家族,到“四小家族”,“小小家族”,体验人世悲欢离合。贾母以下,四代同堂,主子百数十人,丫鬟奴婢,奴才下人难尽其详,贾母以上,王侯公爵,悉数登场亮相。
《红楼梦》不但写人,还“炫技”。有《葬花词》《芙蓉女儿诔》等登堂入室的诗词歌赋,有薛蟠、刘姥姥之流的“民间”酒令、灯谜、谶语,还有风筝制作,妙玉围棋、惜春绘画的才艺,等等。
曹雪芹甚至胆大到把故事的开端放在《山海经》,借女娲补天的“倩女幽魂”,“卖弄”文字的简约魅力: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
曹雪芹敢如此“卖弄”,从几千几万年前写起,从八竿子打不着的刘姥姥写起,敢于上天入地,无他。九宫格在手,再多的人物,再复杂的故事,都可以拆解,分置在不同板块里,然后利用九宫格,进行有机拼接。所以,天上的警幻,“半仙”的静虚,世俗的多姑娘可以各安其位。黛玉、宝钗、湘云等人可以到荣国府吟诗作对;薛宝琴、邢岫烟等人可以找个理由借口在大观园尽情嬉戏。
运用九宫格来建构故事还有好处,就是把大故事拆分为若干个中等故事;每个中等故事,再拆分为若干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拆分为若干个微故事。在讲好小故事的前提下,组建好中型故事,把中型故事拼接成大故事,把大故事拼接成史无前例的《红楼梦》。
这,就是九宫格,《红楼梦》的结构。
《红楼梦》的内涵,是由结构决定的。理论是客观的双刃剑,认知、认可、反馈、理解、使用、反思、完善,几乎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规律。
《红楼梦》因为结构的“合情合理”和“不合情理”,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悲剧。“矛盾”,其实就是巧合,就是“情与理”的和谐与悖论,就是缺乏沟通、漠视沟通,自以为是的悲剧。
(二)《红楼梦》的内涵
《红楼梦》在许多文学家、评论家眼里,其实就是一部小说,内容“好了”,形式随意。但是,形式的张力,直接拷问内容。1.体系之争。系统内与系统外的差异;小系统与小系统之间的壁垒;小系统内部的嫡庶、亲疏之别。
如:四大家族与外面的世界→四大家族内部矛盾→宁国府与荣国府的矛盾→贾赦与贾政、贾宝玉与贾环的矛盾。
又如:王夫人与赵姨娘,王熙凤与平儿、尤二姐、秋桐。
2.位置之争:中心与边缘之争:中心蜕化,边缘凸起。
上(宫)与下(宫)之争;左(宫)与右(宫)之争;对角之争。天下事,皆可争而定矣!
如:诗社魁首之争,袭人与晴雯之争,小红与五柳儿命运之争。
3.手法差异。九宫格的黄金分割、三分构图法则,用来写人记事,可以是客观再现,可能是心理暗示,或者是作者刻意制造。
九宫格像一个坐标,精准地勾勒出人物的位置、角色。黄金分割法和三分构图法,是画图的技巧,使用的色素、线条。
《红楼梦》中的九宫格,即使再复杂,也有规律可循。我们首先看的,是九宫格的演进图。
红楼 九宫格母图
如“母图”所示,看似纷繁复杂的《红楼梦》,通过一个简单的九宫格,通过理清不同“格”的人物关系,一目了然。在九宫格母图里,最重要的位置,中宫1号位,属于贾母。一号贾母的架势,很唬人。
李纨捧杯,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
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
贾母很聪明,把宝玉和黛玉接过来同吃住。皇帝以“孝”治天下,贾赦贾政不敢不从;贾母自己有雄厚的私房钱,让人敬畏;宝玉是王夫人命根子,黛玉的父亲是探花,是卤政,宝黛二人是贾府“双璧”。
多重中心重叠的贾母,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整个贾府,整部《红楼梦》围绕贾母井然展开。原来,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原因竟如此简单:一号贾母喜欢。
(一)第一级子图:王夫人
在九宫格母图里,王夫人占据的是右中宫,“5”号位置,她和邢夫人是贾母的“左臂右膀”。当贾母不在的时候,邢夫人在她的世界里(第4 号格子)发号施令。王夫人也一样。其他人,所有在母图中有位置的人都一样,都在自己的“格”内,成为“1 号”,成为中心。
在属于王夫人的世界里,她占据的是中宫“1”号位置。王夫人身边的人,按照一定的分量,被编排在一个完整的九宫格里。
第一级子图(王夫人的故事)
在王夫人的九宫格里,王夫人坐在一号位置,王夫人是从自己的眼光出发,来审视整个世界。
在王夫人的世界里,依然有贾母,但是,贾母是贾府最重要的人,却不是王夫人最重要的人。贾母要叫宝玉搬出碧纱橱给黛玉让床,可是,在王夫人眼里,林黛玉就不怎么被待见,甚至连宝钗还不如。视角不同,情况和性质发生改变,矛盾和冲突由此形成。
同样的情节,真实存在。在邢夫人的世界里,在探春的世界里,在所有人的世界里,每个人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其他人的地位和角色,都发生变化。视角不同,人物变形的状态可能完全不同。
继续往下分级,矛盾不断细化。
(二)第二级子图:王熙凤
王熙凤在《红楼梦》是一个很特殊的个案。她似乎很重要,似乎无处不在,很得到权力中心贾母的喜欢。可是,她却无法在母图中“立足”。靠近权力中心,不等于有权力。真正让王熙凤踩在地上的,是王夫人。王熙凤是以王夫人“管家”的身份出现的。于是,通过九宫格,王熙凤、赵姨娘等人,从幕后走向前台。于是,通过九宫格,通过一层一层的“楼梯”,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归宿、命运,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第二级子图(王熙凤的故事)
王熙凤属于第四代女中豪杰(水字辈,人字辈,反门字辈,玉字辈,草字辈)。经过分级,王熙凤从幕后,走向前台,走到中心。这是小说中常见的另一种结构方式——层进。
譬如林黛玉进贾府,满屋子的人,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人描绘她的外貌。好容易等待凤姐来了,也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天下竟有这等标志的人物”,也只是夸黛玉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倒像是“嫡亲的孙女”!读者等呀等,一直等到宝黛相见,才从宝玉眼里,读出黛玉的美。
递进、层进,也叫时间维度,历史维度。
九宫格还表现出空间维度。王熙凤可能在王夫人的九宫格内出现,还可能在邢夫人的九宫格里出现,还可能在其他人的九宫格内出现。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屋檐下,“相遇”成为必然。王熙凤通过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通过吃蟹,承欢,放高利贷;通过与贾琏,与邢夫人的冲突;通过与平儿、尤二姐、秋桐等人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其他九宫格发生联系。
(三)第三级子图:平儿
王熙凤在母图中没有位置,在第一级子图(王夫人局中宫)中有了位置,但,只是配角。到第二级子图终于坐上中宫,成为主角。第三级子图(平儿的故事)
平儿是凤姐的陪房。当凤姐成为主角的时候,平儿便变成最重要的配角。到了再下一级的子图,平儿成为主角。《红楼梦》里有许多发生在平儿身上的故事,平儿是主角。总而言之,《红楼梦》结构可以类推如下:
基本图中心:贾母
举例分解,图一:王夫人故事(右中宫5)。
举例分解,图二:王熙凤故事(右中宫5)。
举例分解,图三 :平儿故事(右中宫5)。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都有自己的空间。可以把鸡毛蒜皮类的小事也设计进去。
“六度分隔”理论(又称作六度空间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由此可见,《红楼梦》就只是一个故事,一个运用九宫格设计得比较复杂,枝枝蔓蔓比较多的故事而已。
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红楼梦》艰涩难懂。据大学生读书问卷调查:在“最不喜欢”的著作阅读排行榜中,《红楼梦》名列前茅,可是,我们依然在强调,在呼吁读《红楼梦》。那么,读《红楼梦》有什么好处用处?
第一,在全民阅读,全民写作的时代,学习《红楼梦》九宫结构布局的方法,使即便不是科班出身的作者,也具备了结构长篇小说的结构能力,具备成为“伟大作家”的可能。
第二,在创意写作、商业文案写作的实用功能上,《红楼梦》九宫结构的创作方式,最有可能产生“奇思妙想”,从而达到“匪夷所思”式的联想和断想。
第三,《红楼梦》的九宫结构模式,使阅读可以实现模块化,从而快速进入作品的内核。
总之,九宫格揭示了《红楼梦》的结构模式,戳破了《红楼梦》的其中一个“梦境”,从一个角度,把《红楼梦》请下了神坛,对未来红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