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李祎雯,孟德锋
(1.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2.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抵押品等问题,农户面临较严重的信贷约束。很多发展中国家通过限制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利率来干预农村金融市场,试图帮助贫困农户获得低成本的资金,然而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并没有流到急需资金的中小农户手中,农贷市场存在严重的“精英俘获”现象[1-2]。在信用体系不完善以及缺乏抵押品的情况下,借款者的社会网络、担保以及信誉对促成贷款非常重要,富有权势的精英利用其在村庄中的实力和关系更容易获得正规金融贷款。社会资本在缓解农户正规信贷约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6]:一方面,社会资本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具有抵押担保化的功能,既可降低农户贷款的交易成本,也可使金融机构增加信用贷款,减少对对抵押品的要求;此外,社会资本还可对违约者起到社会惩罚和产生社会压力的作用,从而降低借款者的违约率,增加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供给[7-8]。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力度的增加,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推进,2013年7月贷款利率全面放开,贷款利率提高,贷款申请障碍和对抵押品的要求在逐渐消除,既降低了农户贷款的交易成本,也改变了正规金融机构主要通过抵押品来降低风险的做法[9]118,这将有利于缓解中小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那么,能够缓解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社会资本是否还能继续发挥作用呢?其作用是在加强,还是减弱?同时,农户拥有的社会资本既包括自身是否是党员、村干部或者体现其信用水平的禀赋型的社会资本,也包括那些需要维持的关系型社会资本(是否有亲戚是干部、银行工作人员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在利率市场化下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效果如何?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推广,农户出现了分化,异质性在逐渐加强,其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社会资本对于缓解不同层次的农户信贷约束的效果如何,其影响机理如何呢?
当前已有学者关注利率市场化对不同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也有学者关注到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但鲜有学者将利率市场化、社会资本与农户正规信贷配给放在一个分析框架里进行研究。本文试图探讨利率市场化下社会资本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机理,构建利率市场化下社会资本对异质性农户信贷配给的分析框架。
当前针对利率市场化对农户信贷配给的影响,大部分学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会使得农户贷款利率上升,缓解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10-11];张龙耀等[12]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建立以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农户信贷需求模型,认为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正规金融机构有开发新技术的动力,信息不对称处理技术也随之提高,这有利于增加贫困和中小农户的信贷规模[9,13]。
关于社会资本与农户信贷配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对缓解农户信贷配给的效果分析上。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在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丰富社会资本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的程度较低[14-16]。由于“面子成本”的存在及暗含补贴性质的低利率,农户在面临信贷需求时会首先考虑正规信贷[17],而社会资本中的政治关系、加入合作组织以及邻里关系对于缓解农户的信贷配给具有显著的效果[5]177,社会资本还可以起到信息沟通的作用,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农户获得正规信贷[18]。然而,有学者注意到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增强,农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在逐渐减弱[7,19]。也有学者将社会资本进一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资本来检验其在农户信贷约束方面的效果[7]85。还有学者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经济绩效的影响[9]112。纵观以上学者的研究,已经关注到利率市场化、社会资本在农户信贷市场的作用,但缺乏从实证角度并将利率市场化作为一个变量将其与社会资本放在一个框架里来分析利率市场化下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
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利率水平上升而导致的信贷需求无法满足的概率在10%以下[12]98,说明影响农户受到信贷配给的主要因素不是价格。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贷款利率的提高,原有贷款申请需要抵押品要求会逐步消除,有利于那些缺乏抵押品的中小农户;同时,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加强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自身效率,创新信息不对称处理技术,提高金融机构放款的积极性,改善信贷配给结构,利于改善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贷配给,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空间在减少。在利率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因其拥有的抵押担保化功能,对农户获取正规信贷具有显著影响,农户为此积极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而在利率市场化下,贷款利率虽有所上升,但与维持社会资本的隐形成本相比,农户更愿意去接受较高利率的正规信贷,因为人情成本更高。
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在缓解农户信贷配给方面的作用不同。拥有禀赋型社会资本的农户当其需要资金时会首先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因为这类社会资本是不用资金去维持的,且该类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抵押担保的功能,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禀赋型社会资本在农户信贷可获性方面的影响会减弱。对于关系型社会资本,由于农户平时为了维持关系进行了资金投入,当其需要资金需求时,可能会选择关系借贷或者人情借贷,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该效果可能会下降,因为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相比,维持关系的成本更高。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说一:
拥有禀赋型社会资本的农户在有融资需求时更倾向于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拥有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农户在有融资需求时更倾向于选择关系借贷。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社会资本在农户信贷可获性方面起的作用在减弱。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转型以及农户收入水平的变化,农户之间出现了异质性。一部分受教育程度高、非农技能强的农户脱离农业,从事非农产业,一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成为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还有一部分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兼业生产。那些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拥有更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经营水平也更好,因此受到信贷配给的程度也较低,不需要利用社会资本去获取关系型贷款。因此,本文提出假说二:
利率市场化下,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于缓解异质性农户的信贷配给作用不同。
为了正确认识渐进式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社会资本对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本文选择Heckman两步法模型。由于样本中很多农户没有正规信贷的数据,如果在分析中直接剔除掉这些样本,会导致样本选择偏误,因此选择Heckman两步法。第一阶段利用所有样本数据对农户是否选择正规借贷采用Probit 模型来分析,检验渐进式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类型农户社会资本对农户选择正规借贷的影响;第二阶段通过筛选出有正规借贷行为的农户,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分析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正规信贷可获性的影响。模型设定如下:
第一阶段估计农户在有融资需求时,是否选择正规金融借贷,选择方程如下:
(1)
式(1)中Y1代表农户是否选择正规金融借贷;X1表示农户的基本信息;X2表示社会资本的变量;X3代表利率市场化变量;X4代表金融条件。
第二阶段估计已选择申请正规金融借贷时的信贷可获性,Y2代表农户信贷可获性,模型如下:
Y2=ε+αX1+βX2+X3+δX4+φ
(2)
样本数据来源于2018年暑假调研,涵盖江苏和山东两个省份,调查地区包括苏南(无锡市和苏州市)、苏北(宿迁市)、苏中(泰州市和扬州市)、鲁中(淄博市和滨州市)、鲁西(菏泽市)。共发放700份问卷,收回683份有效问卷,主要收集了农户的基本家庭信息、日常收支、生产经营活动、信贷活动等内容,其中农户的信贷活动询问的是农户从2009年至2017年间是否有借贷活动。
由于本文的实证分析选择了较多的自变量,为了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或者相关性来影响变量的显著性,本文做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所有解释变量之间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本文第一阶段的被解释变量是农户在面临融资需求时,是否选择正规金融借贷(Y1),这主要是为了检验渐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选择的影响,该阶段的解释变量分为农户基本变量、农户的经济水平变量、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变量、利率市场化变量以及金融条件变量。第二阶段的被解释变量是农户的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可获性(Y2),是农户获得的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额与农户申请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额之比,这是为了检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正规信贷可获性的影响。详细的变量描述与定义见表1。
表1 农户正规借贷资金的相关变量及描述
1)农户的基本特征变量:包括户主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财富以及当年是否有大事发生。其中财富变量大多数学者采用家庭收入水平,但考虑到家庭收入水平高低会影响到农户借贷资金数额,可能会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文献2的做法,将农户是否外出打工作为工具变量来解决该问题。农户在借贷资金当年是否有大事发生作为Heckman模型的一个选择变量,这会影响到农户是否会选择正规金融借贷,但不影响农户的正规金融信贷可获性。
2)社会资本变量分两类:一类是由自身禀赋决定的社会资本,用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是乡村干部、教师或医生来表示,是为1,否为0,此类社会资本靠自身努力来获得,不需要资金和关系来维持;另一类是需要维持的关系型社会资本,用上一年礼金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来表示,该比例反映农户为维持关系所付出的成本,不同类型的农户对其支出不一样,对贫困户来讲,可能并没有多余的资金来维持这类社会资本。
3)利率市场化变量。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单纯的截面数据不能解释该问题,由于本调研数据中的资金借贷涵盖了2009—2017年的借贷数据,本文将2013年之前的借贷行为定为0,2013年以后的借贷行为定为1。
4)关注变量。我国央行从2002年开始推广信用评级,各类金融机构对借款者的信用越来越重视,通过信用评级来评估和筛选出那些风险程度低和还款能力强的农户。 信用对农户获取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信用在个人借贷行为中的作用在加强,本文将信用作为一个关注变量放入模型进行考虑。
5)金融条件变量。该村与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以及该乡镇存在的正规金融机构的个数都会影响农户的信贷行为。一般来讲与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越近,农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正规金融机构个数越多,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农户受到的正规信贷约束越小。
表2给出了Heckman模型的估计结果,从实证结果来看,可以拒绝rho=0的原假设,说明存在选择性偏误,可以选择Heckman模型。从第一阶段回归结果来看,禀赋型社会资本对于农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关系型社会资本对于农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在10%的水平下负相关,这说明当前农户不会为了选择正规借贷而去维持这些关系,当需要资金时可能会选择亲戚朋友借贷。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农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可能性越大,该变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另外,年龄越大的农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概率越小,财富的工具变量(打工)在1%的水平下显著,财富越多的农户越会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距离变量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村庄离正规金融机构的距离越远,农户选择正规借贷的概率越小。
表2 实证结果一
注:LR test of indep. eqns. (rho = 0): chi2(1) = 9.17, Prob > chi2 = 0.002 5。*表示P小于0.1,** 表示P小于0.05,*** 表示P小于0.01。
同时,为了检验利率市场化和社会资本在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借贷中起的作用,本文引入了2个变量n1和n2,n1是禀赋型社会资本与利率市场化的交互项,n2是维持型社会资本与利率市场化的交互项。在第一阶段选择模型里变量不显著,说明社会资本和利率市场化变量在农户是否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上不存在替代或者加强的关系。
在第二阶段,从农户信贷可获性方程结果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户的正规信贷可获性得到提高,农户的禀赋型社会资本在农户的信贷可获性方面不显著,但是禀赋型社会资本和利率市场化的交互项在10%的水平下显著,说明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禀赋型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可获性的影响在减弱,这说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有利于降低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现象。关系型社会资本对于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在10%的水平下显著,但是关系型社会资本和利率市场化的交互项系数为负数,说明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关系型社会资本在农户的信贷可获性方面起的作用也在减弱。金融机构个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金融机构数越多,金融市场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农户信贷可获性。
值得关注的是农户的受教育水平以及信用水平都显著影响农户是否选择正规金融借贷和信贷可获性。受教育水平高的农户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优势,一旦需要资金可能更偏向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而且信用等级越高其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能性也越强。
为进一步检验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社会资本对不同类型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我们根据农户收入来源将农户分为三类:一类是兼业农户,这类农户有土地,有种植业收入,但是农闲时间外出打工;一类农户是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这类农户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为主;第三类是非农产业农户,该类农户虽然住在农村或户口在农村,但已经不从事农业生产,从事非农产业。
表3给出了分农户的实证回归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兼业农户及非农产业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借贷的可能性在提高,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也会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但不显著。禀赋型社会资本对兼业农户是否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及其信贷可获性都是显著的,但禀赋型社会资本对其信贷可获性的影响效果是减弱的,该变量在10%的水平下显著。兼业农户是当前农村地区最大的一类群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有利于提高该类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同时减少了“精英俘获”现象,使那些普通的农户也能获得资金,这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而言,禀赋型社会资本对农户是否选择正规信贷机构呈正相关,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关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是否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在5%的水平下负相关。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有利于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信贷可获性,但其与两类社会资本的交互项不显著,对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户来讲,利率市场化对其选择正规金融借贷及其信贷可获性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资本起的作用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在不同类型农户的正规信贷选择以及其信贷可获性方面都是显著的,说明个人信用水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表3 实证结果二
注:限于篇幅要求,这里只展示了关键变量的回归结果。*表示P小于0.1,** 表示P小于0.05,*** 表示P小于0.01。
本文采用2018年苏鲁两省的农户调研数据,选用Heckman模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利率市场化、社会资本以及农户正规信贷可获性放在一个框架里,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社会资本对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并对当前的农户分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1)禀赋型社会资本对农户是否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关系型社会资本的作用是显著负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禀赋型社会资本对农户的正规信贷可获性的作用在减弱,这表明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减少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现象。2)对兼业农户来讲,禀赋型社会资本对其是否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显著影响,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社会资年对信贷可获性的作用在减弱,这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三农”产业的发展;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来讲,禀赋型社会资本对其是否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显著正影响,关系型社会资本对其是否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显著负影响;对于非农产业农户来讲,社会资本在农户信贷行为的作用在减弱。3)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农户选择正规信贷机构贷款的可能性在提高,同时其信贷可获性也在加强。4)值得关注的是,农户的信用水平显著影响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和信贷可获性。
根据本文的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于农户是否选择正规金融借贷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农贷市场中的作用,提高农贷市场的融资效率;2)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农村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一般农户的信贷获取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3)加强和完善当前的信用评级机制,发挥信用评级在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