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平,邹家华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江西南昌 330100)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急危重症,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糜烂或破裂,引起冠状动脉闭塞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综合征[1]。我国AMI患者平均门-球囊时间(door-to-balloon,D2B)与国际标准有差距,为132 min,因此,胸痛中心的成立为患者提供了新型的护理路径[2]。本研究主要探讨急诊胸痛中心与绿色通道在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胸痛中心模式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绿色通道模式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8例,女12例;年龄38~82岁,平均(65.72±12.86)岁。对照组男50例,女10例;年龄39~83岁,平均(66.42±12.7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院后均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及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绿色通道模式。(1)急诊科接诊疑似STEMI患者,10 min内通过询问病史、心电图、血肌钙蛋白检查等进行快速识别;(2)一经确诊,立即进行抢救,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设置除颤机保持备用状态;(3)入院手续可于抢救后补办,导管室、心内科、检验科等按绿色通道要求做好准备;(4)急诊室与心内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协作抢救。
观察组实施腹痛中心模式,除绿色通道模式的基本内容外,增加以下步骤。(1)成立胸痛中心,建立微信群,群内公开值班医师专用电话,中心人员共同制定诊疗及护理流程;(2)定期举办会议和讲学,由急诊科和内科专家到各基层医院授课,召开学术会议,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和技术水平,进行学术交流;(3)每周召开例会,了解胸痛中心实施情况,汇报患者救治情况,总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提出补救和预防措施,保障之后的抢救过程通畅。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及病死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和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比较
对照组院内死亡10例,病死率为16.7%;观察组院内死亡3例,病死率为5.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
STEMI是由于冠脉斑块损伤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具有典型的ST段抬高特性。STEMI患者多伴有缺血性胸痛,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疼痛等,严重时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影响患者生命健康[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将急诊胸痛中心模式应用于STEMI患者,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降低病死率。STEMI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抢救时间与病死率密切相关,若在急性期进行有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挽救患者生命[4]。
急诊胸痛中心通过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根据严格科学的流程,帮助患者在第一时间接受高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急诊胸痛中心模式增设胸痛中心,配备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重新设计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救治流程,在优化工作流程的同时,有效巩固了中心人员专业知识和护理实践技能,并保证医护人员熟悉分诊流程和具体实施过程的熟练度[5];急诊胸痛中心人员采用标准诊断方案和高效的救治通道,通过增加日常各医院、各科室间的学术交流,使其了解救治流程及各科室沟通的困难,减少抢救时的时间延误,提高救治成功率;急诊胸痛中心模式还增加了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管,不仅提供高效的救治流程,还保证了救治效果[6];由此可见,急诊胸痛中心模式有助于落实STEMI救治流程管理,提升整体团队协作能力,为救治STEMI患者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与绿色通道模式相比,急诊胸痛中心模式应用于STEMI患者,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