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454002)陈利霞 张艳萍 范哲
弥漫性食管痉挛表现为持续时间长、高幅的、非推进性的重复性收缩,致使食管呈螺旋状或串珠状狭窄,临床则表现为吞咽困难、慢性间歇性胸痛等症状[1]。不少研究表明,其与食物刺激、精神心理应激和迷走神经食管损害均有一定的关联[2]。本文主要探究了弥漫性食管痉挛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根据SAS量表评估的焦虑状况结果分为非焦虑组(32例)和焦虑组(54例),非焦虑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4.5±2.4)岁,焦虑组男3 3例、女2 1例,年龄5 1~7 5岁,平均年龄(64.3±2.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等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行食管X射线钡餐检查确诊,符合弥漫性食管痉挛诊断标准;自愿加入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合并存在其他胃肠器质性疾病者。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治疗前采用SA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成非焦虑组和焦虑组,然后将焦虑组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28例,一组未进行抗焦虑治疗,一组进行抗焦虑治疗(采用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吡啶、阿普唑仑、消心痛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非焦虑组和焦虑组患者、未抗焦虑治疗组和抗焦虑治疗组患者的食管收缩时间、食管下段蠕动波幅、食管体部运动异常检出率(上述三项指标均采用高分辨多道灌注测压系统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非焦虑组和焦虑组对比 焦虑组患者的食管收缩时间、食管下段蠕动波幅及食管体部运动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焦虑组(P<0.05),见附表1。
2.2 未抗焦虑治疗组和抗焦虑治疗组对比未抗焦虑治疗组的食管收缩时间、食管下段蠕动波幅及食管体部运动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抗焦虑治疗组(P<0.05),见附表2。
附表1 非焦虑组和焦虑组对比
附表2 未抗焦虑治疗组和抗焦虑治疗组对比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的焦虑组患者的食管收缩时间(7.8±1.5)s、食管下段蠕动波幅(22.4±5.7)kPa及食管体部运动异常检出率77.8%均显著高于非焦虑组(2.7±0.2)s、(8.6±0.5)kPa、9.3%,说明患者的不良精神和心理状态会导致其各项食管动力指标水平增高,也即不良的精神和心理因素是也重要致病因素。此外,通过将焦虑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抗焦虑和未抗焦虑治疗,结果显示,未抗焦虑治疗组患者的食管收缩时间、食管下段蠕动波幅及食管体部运动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抗焦虑治疗组,说明采用有效的抗焦虑方案能改善患者食管动力指标,促进其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过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会延长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食管收缩时间和导致其食管运动功能紊乱,从而会对患者病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临床在治疗前还需合理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并采用合理的抗焦虑药物予以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