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书画与美术史研究—朱万章《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序

2019-10-17 03:13:54朱良志
中国书画 2019年9期
关键词:画龙印记艺术史

◇ 朱良志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万章先生师从美术史学者梁江先生专修书画鉴定理论,并获得博士学位。作为一位有影响的书画鉴定专家,他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卓有贡献。他曾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库房里工作过二十多年,这间中国南方重要博物馆的艺术品征集、收藏、登记到研究,凝聚着他的智慧劳动,他所经眼的历代书画收藏数以万计,这给他的鉴定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海外艺术史名家方闻先生曾说,做艺术史研究,要学会“看东西”,要尽可能多地看东西。万章先生的很多艺术史鉴定专文,很多就是在“看东西”中形成的。

感性经验是基础,科学理性的推证是根本。鉴定真伪是艺术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毕竟是一种科学的作业,除了对艺术品本身的独特感觉之外,更需要广博的文献佐证,需要鉴定理论的引导。从老一辈鉴赏大家的经历中也可看出,他们有像在琉璃厂徜徉的经历,也有出入经史子集、诗书画印的艰难过程,这两方面需要相伴而行。近代以来,在传统书画著录、论评等基础之上,渐渐形成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鉴定学理论,张珩、徐邦达等老一辈名家于此有重要贡献。朱万章先生是老一辈鉴赏名家手把手带出来的,他的鉴定研究深得南国鉴定名家苏庚春先生的教益。跟随苏先生学习鉴定十多年,他在苏先生言传身教中逐渐走上书画鉴定道路。他所整理的有关苏先生鉴定实录的文字,一方面可见出苏先生书画鉴定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可显露出万章谦虚好学的品格。很多珍贵文献是因有万章的随行记录,方使人们能分享一代南粤鉴定大师的慧泽。近年来万章先生在北京大学开设书画鉴定课程,课程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受到听者的广泛好评。有多位听者和我谈到过他的鉴定课程中体现出的开放性思维特点。他的《书画鉴真与辨伪》,是新时代鉴定学理论方面的重要成果,此书在张珩、徐邦达、杨仁恺等老一辈学术的基础上,又将这门古老学问向科学方向推进一步。

万章先生勤于笔耕,至今出版有关传统艺术史方面的著作有二十多种,这对于一位刚过不惑之年的年轻学者来说,放眼国内外艺术史界,都不多见。他近年出版的《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心》《书画鉴考于美术史研究》等著作,展现出他在鉴赏方面的深湛功力。很多研究作品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将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是他有关鉴藏研究的又一本专著,也是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这本新著立足于“过眼”,向我们打开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过眼亲历,所见者多,所感者深,笔下方有嘉惠于人的文字。万章先生的研究特色之一,是喜欢对一些不大出名、又有一定艺术水准的艺术家个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发现”了一些艺术家。我最初知道万章,是在21世纪初读到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第二辑(2000年出版)上的一篇《汪后来画艺综论:兼论“新安画派”对粤派的影响》文章,汪后来是一位不大为人知晓的艺术家,这篇长文完整地呈现这位寂寞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我在后来的石涛研究中也参取了这篇文章的结论。万章先生当时完成此文时才二十多岁,他观察问题的角度,使用文献的功力,对艺术家研究着力的方向,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些年的研究中,他“发现”了大量如汪后来这样的寂寞研究对象,丰富了艺术史研究领域,打破了书画影响和流传中一些大而化之的叙述模式,让艺术史研究深入到活的“毛细血管”中。

如这本将要出版的《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中关于“清初岭南四画僧”的研究,学界一般将渐江、石溪、八大山人和石涛称为“清初四画僧”,却很少有人知道“岭南四画僧”的。这篇文字对白水山人深度、石濂大汕、罗浮成鹫和檗庵函乂四位僧人画家的生平和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使人们一窥清初岭南佛教和艺术发展的面貌,便进而对主流画派与区域艺术之间的脉动有了更鲜活地把握。

作为一位长期在广东博物馆工作的学者,他对广东艺术和收藏的研究投入的精力最多,收获也最大。这方面的研究对学界把握近现代以来书画艺术的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广东是近三百年以来艺术收藏和创造的发达之区。清初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广东渐渐成为传统书画的重要收藏地,至今在公私收藏两方面都在全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书中详细描述了他所经眼的岭南收藏的大概。

朱万章著《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广东的收藏家在近现代以来中国收藏版图中占有突出位置。我在石涛研究中,深深地感到这一点,所谓“石师遗墨,粤中独多”,并非虚语。粤籍收藏家叶梦龙、叶梦草、伍元蕙、吴荣光、孔广陶、潘正炜、潘仕成、潘延龄、潘宝鍠、黄肇沂、何冠五、盛景璿、谭观成等等,几乎个个都有自己的“收藏帝国”,汇集而成南国绚烂的艺术宝库。朱万章先生对这些收藏大家多有系统研究,如本书《清代的刻帖之风》等文章中,展示了这些收藏家的艺术收藏、刻书、艺术创作等情况,如他对叶梦龙的风满楼、吴荣光的筠清馆、潘仕成的海仙山馆、孔广陶的岳雪楼、伍元蕙的南雪斋等的刻帖情况的研究,使我们对这些大收藏家的收藏趣尚有了更全面了解。

“过眼与印记”,直接推动他对一些艺术史中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这也是朱万章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大特色。他关于南宋画龙名手陈容的研究,就是从广东省博物馆的一件《墨龙图》引起的。前此他曾有《陈容画龙研究》专文讨论,即将出版的《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又有《陈容画龙研究补证》一文,这个自19世纪以来就引起人们研究兴趣的论题(如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铃木敬、中国学者林树中等的研究),在万章先生这里得到实质性的推动。他将粤馆收藏的此图与波士顿、纳尔逊—阿特金斯的两件长卷以及北京故宫、台北故宫都多件作品进行对比研究,从陈容画龙艺术的整体特色出发,分别对诸家所藏陈容款龙图真伪提出自己的看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他在粤馆收藏的基础上,对一些绘画母题所作研究,也很有学术价值。如他由岭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居巢、居廉兄弟有关端午的图像研究为引子,引发出对龙舟、钟馗以及相关山水、花卉等图像的分析,视角独特,在艺术史研究中具有启发意义。

朱万章先生是我多年交往的朋友,是一位痴迷于艺术的真正“书生”,他为人儒雅淳厚,每与之交谈,总是虚往而实归。其新作出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浅浅之谈,唯表达我的祝贺之意。

猜你喜欢
画龙印记艺术史
龙在哪里
几时印记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08
画龙小能手
画龙贵在点睛——浅谈语文课题板书时机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2
纸的艺术史
艺术品鉴(2020年5期)2020-07-27 02:42:52
左手右手一起抓
毛扎扎艺术史
幽默大师(2020年3期)2020-04-01 12:01:22
30年印记
红岩春秋(2019年5期)2019-05-31 09:40:38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