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慧强(辽宁省建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尽管近些年我国畜牧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中小散养户的普遍存在也是我国养殖业的实际情况,而且中小散户的饲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疫病防控水平较低,动物疫情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处置小散户的突发动物疫情,关系到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当地政府的公信力。笔者就多年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历,对山区突发一般动物疫情有效处置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动物疫情日常排查工作是整个防控工作的基础,乡村日常排查是否准确直接决定疫情的防控效果,只有在第一时间发现疫情,才能做到第一时间科学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日常排查要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要充分发动村级动物防疫员,对本村辖区内的养殖户排查到位,可每村配备1名专职村干部协调疫情日常排查,具体要了解养殖户存栏现状、发病及死亡情况、进出栏情况等,对于发现异常死亡的情况,要及时将发病情况报告给当地畜牧兽医部门。
1.县乡两级防控机制的有效建立。县乡畜牧兽医部门是基层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单位,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疫情应急预案是防控工作的必备关键。此外,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比如:全县日常排查情况的汇总整理、县级部门的日常督查监管、一般动物疫情的快速反应等。县级部门要根据辖区畜禽饲养分布情况合理划定高风险区、受威胁区、保护区。
2.县乡应急预备队的日常管理。县应急预备队的建设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做好以县为单位的常用应急装备储备(详见表1),保证物资质量,做到应急处置时“拉得出,用得上”。二是做好应急预备队人员的配备,要挑选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县级预备队由20人组成,分为现场诊断组、扑杀指导组、消毒指导组等。乡镇政府负责处置现场的劳力,一般每乡组织10~20人的青壮年现场处置队,分成扑杀组和装运组,配合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开展工作。
1.做好养殖户思想说服等先期工作。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所饲养的动物是自己的财产,有一定的感情,往往有惜杀的心理。对于乡村干部来讲,应将政府扑杀政策宣传到位,避免现场扑杀时出现因养殖户反悔导致的处置拖延和其他不确定因素。此外,在扑杀前还要现场确认最终扑杀头数,以详细区分疫畜处置类型,保证政府扑杀资金的公证到位。
2.合理规划车辆及路线。划定疫点后进行扑杀前,要合理规划行车路线,有效应对山区复杂道路情况,节省处置时间。一般50~200头左右疫畜的处置需要指挥车辆2~3台左右,皮卡(拉运装备、器械等)1台。指挥车在前,提前进入疫区,并划定工作车辆停车区域。
3.对疫畜进行快速有效扑杀及处理。
(1)扑杀器械。扑杀器械选择充电、插电两用式(铁质机箱,220伏电流击杀),电击杆要2米长,杆头要有5毫米粗针头,避免疫畜冲击时折断,不要使用背负式(不安全)。一般要有50米电缆线圈备用,每个疫点处置时,应有1台备用的扑杀器。
(2)扑杀注意事项。针对100千克以上的疫畜,每次扑杀需3人共同完成,1人控制扑杀电机,另外2人每人操作一支电击杆,开机后,2人同时刺向疫畜的两端。100千克以下的疫畜可以1人持2只电击杆击杀。对整圈疫畜进行扑杀前,要分批将体重较大的疫畜赶到圈舍出口处进行击杀,以方便后期拉运,减轻人工拉抬负担。
4.做好现场的消毒、隔离。现场消毒可由乡镇处置队人员分成几组,每组2人,采用2%~5%的氢氧化钠消毒,主要针对圈舍器械、护栏等饲养场地。此外,对饲养场外围场地、道路也要进行消毒,连续消毒7天以上。消毒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消毒后,对消毒器械、出入车辆也要进行处理,避免疫源二次传播。
1.各类人员装备的具体使用。现场扑杀人员是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的重点,脚部防护要穿胶质防护靴(防滑、耐磨底),冬季靴内要加绒面。手部防护要先戴一层一次性医用防护手套,然后戴一层加厚乳胶手套,这样才能防止血水渗到手上。外身防护要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防护服,要有弹性、宽大合身。
现场工作人员要及时检查扑杀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有破损,要及时补充,防止出现人身感染病毒,3小时以上连续作业的人员每人需2套防护装备。
2.做好扑杀处置人员的后勤保障。由于山区疫情处置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对于夜间的扑杀,要合理规划扑杀进度,避免因工作量大,处置人员高强度、连续疲劳作战的情况,尤其是北方山区冬季夜晚漫长,温度极低,现场环境差。要对现场处置人员进行合理分组并及时更换、休息,补充必要的食品,适当延长处置时间,一般高强度工作4小时以上应休息1个小时,以保证处置效果。
表1 县级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几种主要应急物资储备
第一,畜牧、财政部门及乡镇政府要按照扑杀标准及时将扑杀补贴发放到位,可尝试商业保险补充国家扑杀补贴的方式,提高整体补偿,维护养殖户的切身利益。
第二,舆情应对坚持“正面宣传、积极引导”为原则,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不隐晦、不抑制,消除养殖户恐慌心理,激发养殖户爱护家园的情感。可以说,及时有效宣传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是一种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