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平(山西省大同市农作物原种场)
王效京 孙秉耀(山西省畜禽繁育工作站)
非洲猪瘟传入山西以来,对山西猪业造成冲击。全省各有关部门紧密合作,采取严禁泔水喂猪、生猪跨省调运,加强生产环节消毒、饲养人员管理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目前,非瘟仍无疫苗预防、手段净化,非瘟病毒的存在及污染将成为常态,如何做到防控与生产两不误,成为养猪大课题。本文希冀引发关注探榷,提出更多对策。
1.生猪生产受影响情况。饲养量大幅下降,后续产能严重不足。据统计数据,2018年全省生猪存栏679.3万头、出栏837.3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72.13万头,同比分别下降23.7%、24.4%和28.9%。据最新调查摸底,今年前半年全省生猪存栏716.28万头、出栏312万头、母猪存栏70万头左右,同比分别下降18.1%、19.7%、19.19%。各项跌幅均为历史最大,生猪生产受创严重,后续仔猪生产供应将极度短缺。
种猪场深受冲击,供种数量严重不足。2018年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别种猪场131个,存栏纯种母猪3.15万头,提供各类型种猪12.7万头,同比分别下降15.7%、26.4%、30.2%。今年一季度,全省种猪场下降为124个,存栏纯种母猪2.5万头,可提种猪仅为8万头左右。山西种猪更新补栏依赖外调显著增加,母猪补栏极其困难,甚至出现以商顶种、以次充好现象。
规模养殖损失较大,恢复动力严重不足。今年前半年,全省规模养猪场有3126个,生猪存栏、出栏同比下降34%、36%以上,养猪的规模化程度同比大约下降10%。疫情致使规模化养殖场蒙受巨大损失,除早期正常扑杀场及区域内的猪场得到全额财政补贴外,后续感染场被当地扑杀后难以足额补贴。
猪肉产量明显减少,消费自给严重不足。2018年全省的猪肉产量为62万吨,较上年度下降37%左右,山西猪肉的自给率下降为46%,远低于生猪非主产区自给率最低70%的要求。今年前半年全省猪肉产量为11万吨左右,同比下降明显,猪肉自给更加严峻。
2.非洲猪瘟防控分析。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全国各地均已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非瘟病毒已形成一定的污染面,因污染扩散途径复杂、污染程度检测困难,彻底切断污染途径、有效净化污染面难以做到,疫情在山西再次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
病毒传播方式多样。非瘟病毒潜伏期长,猪感染后最长在3周内无临床症状,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和确认,病毒在潜伏期内可能通过生猪及其产品调运、餐厨剩余物、人员和运输工具带毒等多种途径传播,杀灭难度大。
防控措施落实存在短板。现行调运监管、餐厨剩余物全链条管理、监测排查和疫情处置等各项关键防控举措,在落实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短板。山西少数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属地责任没压实。部分基层干部、兽医人员思想麻痹、松懈厌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防控效果。
1.存在的主要困难。一是资金缺乏,融资贷款困难大。存在抵押物范围小、贷款额度小、手续繁杂等困难,尽管山西已建立了农担机制,但与养殖户对接难、指标少。二是建新扩场,解决用地困难大。建设新规模场用地紧缺,部分早期养殖场用地手续不规范、规划布局不合理,场区无土地新扩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三是环保严苛,整改达标困难大。部分养殖场没有足够资金治污改造,面临关停或被取缔;粪污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费用大,煤改气、电没有政策支持,后续维护运行成本高(是燃煤的2~3倍),企业负担重。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良繁体系薄弱,种猪供应不足。山西严重缺乏原种猪场,种公猪站规模小、服务能力不足;种猪扩繁规模小、育种设施落后、技术人员短缺,种猪生产供应不足,种猪补栏严重依赖外调,仅二元母猪补栏缺口高达15万头以上。二是疫情形势复杂严峻,防控能力亟待增强。机构改革后,山西新旧防疫体系过渡衔接仍未完成,人员、装备严重短缺,新旧交替有真空期,防控布局存在过渡性漏洞。三是产业化水平不高,利益联结不紧密。全省猪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联结不紧密,风险积聚养殖环节。现有的屠宰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产能不均衡,加工工艺落后。
1.总体思路。山西发展猪业,一是基础扎实。山西饲料资源种类多、质量优,自然环境独特、隔离条件上佳,生猪品种丰富、特色明显,交通发达、区位优越。二是空间广阔。全省可用于养殖的土地约五千万亩,可承载三千万头左右养猪量,承载空间较大。鉴于此,发展晋猪产业,要树立协调、绿色、开放、创新、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走“特色优质、生态高效、资源节约”的内涵式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区域布局,强化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生产,加快传统优势区域改造升级,加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全力培养本土大型龙头企业,推动全产业链一体化均衡联动发展,把山西建设成我国中高端优质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与良种基地。
2.具体思路。一是科学发展、提质增效。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数量型增长向数量、质量及效益并重转变。二是特色发展、产业融合。利用山西特色生猪遗传资源,打造特色晋猪产业,整合培育本土特色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晋猪知名品牌,形成高效带动能力;引导屠宰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发展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绿色发展、生态安全。优化区域布局,开展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清洁生产。推进生猪养殖屠宰产生的粪污及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产业道路。四是统筹协调、系统规划。与全国规划紧密衔接,与全省畜牧产业规划协调一致,与市县规划系统融合,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大格局。
1.强化政策支持,调动群众养猪积极性。建议国家尽快恢复以前一些支持生猪产业的有效政策,加大对我国培育品种的选育推广力度。省财政要将能繁母猪补贴项目扩展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使有限财政资金真正发挥作用。强化省级农担功能,降低门槛扩大范围。各级保险部门应适当提高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保额和赔付率,增强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各地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先保障种猪场、新扩建规模猪场的合理用地需求。
2.健全良繁体系,提升生猪产业内生动力。建议省级部门整合项目资金,支持改造建设一批省级原种猪场、种猪扩繁场,对现有省级种公猪站改造扩建,配套建设相应的种猪测定站,支持利用全基因技术开展晋猪新品种联合培育,有效提升全省种猪自给能力,增强造血功能,扭转严重依赖外源动力的被动局面。大力推广晋汾白猪等山西省培育品种,优化全省猪群结构,提高猪群抗病能力,充分利用本省品种肉质优良优势,发展晋猪特色产业。
3.优化养殖结构,推动种养结合生态发展。鉴于山西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在发展生猪养殖方面不能一味求大图洋,要因地制宜,做到大、中、小、微有机结合,突出抓好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绿色生态的山西特色的晋猪产业新好模式。建议充分发挥农业担保功能,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建立一批大、中、小、微的标杆样本企业、示范场户,支持大象、凯永等本土龙头企业全产业链转型,创建20个省级生猪标准化标杆示范场、10个集约化现代家庭生态养猪样板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4.合理布局产能,建立产销融通机制。针对当前生猪产业新格局,山西应科学规划生猪产业发展,要合理布局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产能,做到承载有余,产加销平衡,绝不满负荷生产,破坏生态环境。尽快建立有效的产销融通机制,为种猪场与育肥场对接,屠宰企业与规模养殖场、生猪产品加工企业、大型交易市场对接提供机制保障,力求就近供应,减少生猪流动,促进猪向肉转变。
5.加强疫情防控,提升有效预防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31号)文件精神,严格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养猪场防疫监管和生猪及生猪产品的调运管理;加大对生猪屠宰环节的监管,防止屠宰环节发生或扩散非洲猪瘟疫情;加强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稳定基层防疫队伍,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保障相关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