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菲1,高 群,崔晓云1,周 鹍1,夏君彦1,靳嘉麟1,贾文浩1,李 星1,蔡 芸1,逯金金1,林 谦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常见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西医降压药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在改善高血压相关临床症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并改善高血压相关临床症状以及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1]。本研究收集近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相关临床研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其中有效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方药组成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提供借鉴。
1.1 处方来源 搜集万方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4年1月—2019年4月有关中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文献。
1.2 处方筛选 进入数据库检索页面,检索关键词为“高血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文献发表时间为2014年1月—2019年4月。在网络检索的基础上,结合手工筛选,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文献。
排除标准:①无明确方药组成的文献;②资料来源不明,与临床明显不符;③主要疗效指标中无高血压;④方药组成剂量完全相同或同一作者发表的多篇重复文章,以一篇计;⑤实验研究报道;⑥临床观察病例数不足30例;⑦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筛选,共收集方药183首。
1.3 处方的录入与核对 将符合条件文献中的方剂中药组成,根据《中国药典》统一中药名称,录入辅助传承系统。录入完成后,由两人负责审核录入的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
1.4 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模块里的“方剂分析”功能,再利用系统“数据查询”功能,对录入的方剂中药物出现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
2.1 用药频次统计 对录入的183首方剂,共170味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可得到治疗高血压药物频次从高到低的排序,使用频次在17次及以上的药物有40味,使用频次前10位依次为钩藤、茯苓、天麻、杜仲、牛膝、桑寄生、丹参、石决明、泽泻、生地黄。详见表1。
表1 用药频次统计
2.2 药物四气统计 统计处方中药物四气分布情况,以寒、平、温性药物为主,其次为凉性、热性药物。详见图1。
图1药物四气分布情况
2.3 五味统计 统计处方中药物五味分布情况,五味中以甘、辛、苦味为主。详见图2。
图2 药物五味分布情况
2.4 归经统计 统计药物归经分布情况,其中归肝经的频次最多为1 239次,其次肾经为703次,心经562次,脾经540次等。详见表2。
表2 药物归经分布情况
2.5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血压药物用药模式及关联分析 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将支持度设置为“30”(表示至少有30首方剂中出现),得到常用用药模式47个,其中出现的配伍模式为平肝息风、补益肝肾、活血、利水、清热的相互配伍。详见表3。
2.6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血压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在置信度≥0.9的条件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其中首乌藤,钩藤→天麻;桑寄生,石决明→钩藤置信度为1,详见表4。支持度设置为“30”,置信度为≥0.9,基于关联规则网络分析得出药物网络展示见图 3。
表3 常见用药模式
表4 高血压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图3 药物关联规则网络
高血压属于现代医学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将本病归属于 “眩晕”“头痛”等范畴。对眩晕、头痛等病各医家均有不同认识,但均多从肝肾论治。从药物归经频次统计,最多的为肝经,其次为肾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足厥阴肝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与巅”(《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经属木,肾为水脏,乙癸同源,肝肾密切相关。同时,肾藏精,生髓,肾精不足,髓海空虚,“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也是高血压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吴智春等[2]对104篇文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核心症状为腰膝酸软,阴虚发热,舌红少苔,脉弦细等,均符合肝肾阴虚的表现。而贺丹等[3]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高血压证候以肝脏病变为主,累及肾脏。
本研究通过对183首治疗高血压的方药组成规律进行频次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使用频次在17次以上的有钩藤、茯苓、天麻、杜仲、牛膝、桑寄生、丹参、石决明、泽泻、生地黄等,这些高频次药物多以平肝息风、补益肝肾类药物为主,同时兼有部分清热药、利水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这表明临床高血压辨证可能多为肝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可兼有痰饮、瘀血、热邪等。补益肝肾作用高频药物有桑寄生、杜仲、牛膝、熟地黄、山茱萸等。平肝息风作用高频药物有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牡蛎等。利水作用高频药物有茯苓、泽泻、益母草、车前子、白术等。清热作用高频药物有黄芩、栀子、夏枯草、牡丹皮、赤芍等。活血化瘀作用高频药物有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此外,茯苓用药频次最多,陈皮用药频次较多,二药为健脾化痰要药。同时,从药物五味统计分析,治疗高血压药物多以甘、辛味药为主,均从另一个侧面突出古人对“眩晕”一症“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认识,以及内经中“肝苦急,急使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的治法治则。上述结果启发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多以补益肝肾、平肝息风为主,但不应拘泥于此,必须兼顾痰饮、瘀血、热证等病因病理因素,根据不同病人体质、饮食、情志等方面辨证论治,酌情增加利水渗湿、活血化瘀等治法。
中药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特色,是对古今中医名家临床中药配伍的经验总结,本研究通过对中183首处方中治疗高血压药物关联分析得出了47个常用用药模式,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常用药物配伍。常用用药模式为平肝息风、补益肝肾、利水、清热、活血药物交互组合,由此可见临床上高血压病人病因病机虽复杂多样,常多种证型可同时存在,但肝阳偏亢、肝肾不足为其常见病机和证候,可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有益借鉴和线索。茯苓、白术配伍出现频次较高,说明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虽以肝经为主要病变,但在治法上不应只从肝论治,仍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先安未受邪之地”,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特点。
本研究中常用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首乌藤,天麻→钩藤;桑寄生,石决明→钩藤的置信度为1,即首乌藤、天麻配伍出现时,钩藤出现的概率为100%,桑寄生、石决明配伍出现时,钩藤出现的概率为100%,依次类推,其结果亦可反映本研究中处方治疗高血压常用药物配伍的特点。从药物关联网络规则图分析,图中药物关联可大概分为两个群组,一为天麻钩藤饮的药物组成加减,二为茯苓、泽泻、丹参等药,可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处方选药参考。
综上所述,通过对近5年高血压临床研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挖掘,大部分医家认为高血压主要病机以肝肾不足、肝阳偏亢为主,兼有部分血瘀、痰饮等病理因素,因此治疗上在补肾清肝的基础上,增加利水渗湿、活血化瘀等治法。同时由于临床上高血压病因病机复杂,多种证型可同时存在,治疗时应当从整体考虑,全面进行辨证论治,灵活运用各类中药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高血压的中医药认识进行分析,为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和分析。但本研究以文献研究为主,结论的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