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健
[摘 要]施工环节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基石,材料、机器、操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涉及了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以及保管人员等。从设计工程、保证材料质量、筹备工具机器到建设工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进行成本管理,这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性和科学性的要求。然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程序中,总会有人钻制度的空子,故意提高工程成本,或因管理不当,造成工程资金的浪费。
[关键词]成本预算;计量支付;公路工程
[中图分类号]F275.3
1 前 言
在公路建设施工前,一定要注意对其预算的管理以及施工中资金使用的管理,对公路建设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公路计量支付一方面和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具体事项相关,另一方面和工程承包人和监制等各方都有极大的关联。这一事项的顺利实施能够对完成应有的投资业绩、工程建设进度和所获得的利润等多方面都起到促进作用,也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工程损耗和浪费。因此,文章将从公路计量支付的因素出发,探讨其对公路工程施工成本预算的影响,剖析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成本预算管理水平的策略。
2 公路工程预算现状
2.1 相关规则多
中国当前公路计量支付都以清单计价为主要的规划原则,相关法律法规中都对公路预算成本的内容有具体的规定。同时,一系列文件也对计量支付的具体实施细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计量支付的规则不断增多,会使得具体工程的计量支付和预算成本的规划产生阻碍,进行一系列工程预算实施的过程中所需要准备的前期文件也在增多。
2.2 计量过程烦琐
当下,计量支付程序变得逐渐规范,计量支付的具体实施和上报审核的时间和人员情况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公路计量要将具体情况通过电子版发邮件的形式上报,然后再经由审核人员审核并形成具体报表文件,最后打印出来,由承包者进行签字并上交相关部门进行留档。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计量周期长、相关人员多、事务繁杂等问题,可能导致预算数据和内容的丢失,漏算、多算或者少算,降低成本预算的可靠性。计量支付工作涉及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增多,直接影响了计量工作的连续性,各部门之间缺乏联系,相关人员多,交接困难,计量支付工作复杂度和难度都有所提高。
2.3 相关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
工作人员是任何工程建设的主体,其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完成水准。现在公路依旧处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内的重要一部分,伴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建设业务的增多,相应的工作人员必然出现短缺等问题。很多新招聘的工作人员对公路计量支付方面的工作内容和细节都不是很熟悉,但是由于工程紧迫、员工培训体系不完善等原因,新职工往往还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没有对所负责的工作完全熟悉就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所以就可能会导致资料准备不充分,工作完成的实效性不强。一方面,全方位素质不过关可能会造成工程浪费,增加成本预算;另一方面,负责计量工作的人员对所管理的工程项目不够熟悉,直接影响着公路计量支付以及成本预算管理的成果。
2.4 预算费用调整不及时
公路工程费用预算可以说是一项计划性的工作,在计划设计完后,实施阶段一般就不会做出新的改动,因而在预算编制完成后,大多数公路施工企业在一个年度内是不会做出调整的。但公路施工企业的经营策略是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他们所依据的就是市场的变化情况,一旦市场出現变化预算也是应该做出调整的,预算并不是死的,可以制定也可以修改,能够让公路施工企业运行得更加平稳和顺利才是最重要的,过于刚性的预算就会失去对企业经营的指导作用。如果在费用支出、或者报销时出现与预算差距过大的情况再进行对预算的调整就属于事后调整了,滞后的调整就会使效率大大降低,容易让公路施工企业运营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因此,对于有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并且及时地对预算做出调整是十分重要的。
2.5 费用预算执行结果评价体系有效性不足
预算考核不严格不精确不全面,会减弱预算工作的实际效果,从而导致工程成本预算管理水平的低下。公路施工企业的年终总结中都会对各部门的预算进行考核,主要依据的指标也就是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条件,但不能把这个作为硬性指标,预算的效果才是更需要考虑的。如果花了大价钱在培训、员工福利或者其他方面的工作上,要考察的不仅仅是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这些付出所获得的效果是否和支出匹配。若是不能有效地进行评价,就容易造成成本费用的浪费。另外,费用预算执行结果评价体系的指标缺乏时效性,历史的数据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也要随时依据项目变化而更新,与之配套的考核指标也应该具备时效性,在严格规范的指标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
2.6 预算管理缺乏信息化
预算管理工作缺乏信息化,一方面表现在很多公路工程项目中,承办方缺乏预算管理信息化的意识。另一方面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不只是要求拥有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要求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预算管理工作也需要一定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方便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整合。而大多数公路施工企业并没有将预算工作与信息系统结合,重点都放在了生产、管理等方面,不能实现动态的监控和预警。
3 改善公路计量支付现状,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3.1 充分重视工程计量工作,有效规划项目
工程量数据不明确,极易导致资源浪费,影响工程的实际效益,甚至影响公路的完成进度及其使用情况。公路工程中的计量工作一方面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另一方面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主办方和承办方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利益。所以说,相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培养并安排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促进计量支付工作的进行和后期施工过程中预算成本的合理把控,保证合法利益的获取。
公路建设工程需要对项目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工程规划中,以工程标准和施工要求为基础,尽最大可能降低费用。在实施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出它的不足之处,与实际相符合。
3.2 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学习
有关法律法规对公路计量的具体步骤、原则和细则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要求严格。所以说,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多加熟悉相关规定,能够灵活变通,从而促进公路计量支付工作顺利进行。通过严格的监督,根据相关要求进行高效的施工,促进工程的开展。通过提高管理或者技术人员的素质来增强工程施工的成本预算管理,不仅需要完善职工培训体系,提高招聘员工的素质能力要求,而且还要求职工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工程成本管理机制逐渐规范的背景下对于新规定和新要求能提高应变能力。相关组织也需要在人员管理上做出创新。对于一些新接触工程的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采取前辈提携的方式,让资历高的职工带领新职工开展公路项目,并由前辈进行审核。新职工对工程项目完全熟悉,其工作效率达到指标后再独当一面,自主完成工程的相关工作。
3.3 加强各方面的沟通
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工程施工的不规范,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加强这些环节的联系将有效提高成本预算管理水平。计量支付工作耗时长、参与审核的人员多,这就促使了专职计量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提高公路工程成本预算管理水平,应该加强对各项审核的监督,加强各环节的沟通,使不同的部门之间能合理对接,互相监督,从而使专职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通知,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提前进行更改和文件的准备,避免问题的出现,并缩短审核时间。
3.4 提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公路的管理机构要充分强调资料的重要性,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之能够更新资料整理理念,提高资料整理能力,为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资料。并且,公路的管理机构必须设立专门的工作岗位进行资料的管理,将资料数据的整理作为独立的环节,不能将资料的整理与预算的管理混为一谈,从根本上改变程序不清楚不完善、资料不足、数据混乱或者缺乏时效性等糟糕的现状。从人员培训和机构设立两个角度促进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和积极性的提高,促进成本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3.5 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各种管理工作也应该引入信息系统,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和经济实力着手研发费用预算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完善专门的计量支付和预算管理等部门,着手制定预算编制、规划执行、绩效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短期来看是需要大量的投入,但是又不能保证及时的投入使用,带来效益。但是研发成功后能够给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将工程成本压缩到最低,非常符合工程的长远利益。
4 结 论
公路建设是当下最基本的交通项目工程,在其建设实施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周期长、规模大、程序多、参与人员多、事务繁杂等多种问题,因此公路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很多的容易导致造价报的波动的因素,如项目前期规划不完整、线路选择不合理、资源的不合理使用等多种原因。这就要求相关负责人和部门针对具体问题及其成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选择正确合理的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的把控,从而促进公路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闻.高速公路计量支付对预算成本控制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6(6):147,152.
[2]杨永红,易万中,王选仓,等.高速公路大修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公路工程,2017,42(2):76-80.
[3]张帅妮.试析公路计量支付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2):507.
[4]曾群.从业主角度分析公路计量支付工作重点[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8):250-251.
[5]李德杰.高速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的計量支付探讨[J].价值工程,2018,37(21):46-47.
[6]任海林,单飞,任俊学,等.高速公路建设单位计量支付管理探讨[J].公路与汽运,2016(5):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