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军红
摘 要:写作教学是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运用水平,都会从作文中体现出来。考场作文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临场写作,想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技法,将平时练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展现出来。在作文复习冲刺阶段,更需要教师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实现学生“破茧成蝶”的飞升。
关键词:考场作文;训练;催化剂;健康;新颖;文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已经积累了初步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写作能力,会写比较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一篇作文,就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运用水平。如何进行中考作文训练,注入提升的“催化剂”?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意健康,主题鲜明
主题立意是一篇作文的灵魂,写作时的第一要务是确立主题。巴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主题必须健康、积极向上,表现时代主旋律,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初中生而言,认知水平有限,还不能够挖掘多么深刻的主题,但必须把握以上原则,多写生活中的真、善、美,表现时代新风尚、新成就,避免写生活中的消极面。有时学生的出发点很好,立意健康,但在行文中往往偏离了主轨道,为了突出真、善、美,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假、丑、恶。有时,为了凸显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却贬低了周围的一群人,这都是没有把握好健康原则。
二、文体分明,叙事优先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是没有把应当写的经过明白而周到的思考,就不该动手写。”中考作文基本要求都是“文体自选”。“文体自选”是为了让考生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文体写作,其实是“文体分明”,而不等于不要文体。初中生虽然已训练写过说明文、议论文,但知识面窄,总是写得干涩、平淡,难出佳作。他们平时学得最多、用得最多的还是记叙文,记叙文应该是考场作文文体的首选(除了试题特别限定写议论文或说明文外)。因为,记叙文只要抓住记叙“六要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完整,就算成功了。而且学生亲身经历的身边的人和事,听到、读到的人和事不可计数,入笔写来总会得心应手。
三、携领而顿,纲举目张
高尔基说:“我在提笔写之前,总要给自己提出三个问题:我想写什么,如何写,以及怎样写。”确立了主题,确定了文体后,也不要着急下笔作文。因为那样可能会出现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在有限的篇幅内写不完自己的完整用意,造成入题慢,事情的起因详细而经过和结果简略,虎头蛇尾,重点不突出。正确的做法是:要先列好写作提纲,考虑好怎样开头、结尾,分几段来写,重点应放在哪里,详略怎样安排等。这样才会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应该做到:(1)开头简洁,开门见山;结尾精炼,照应开头。开头和结尾字数尽量都控制在一百字以内,给叙述具体事件留下足够的字数空间。(2)叙事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并写好事情的经过,做到重点突出。
四、材料新颖,紧跟时代
韩愈提倡“文以载道”,白居易说:“文章合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要做到材料新颖,紧跟时代,能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事实证明,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秀诗文,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特点,因为他们植根于现实生活,深刻而真切反映了时代特点。初中生写作文,常常脱离自己青少年的身份,不能反映青少年的特点,不能发现现实生活的美点,总是会写幼儿园、小学三年级的事儿,显得幼稚、平淡。
五、时间集中,活用顺序
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穆斯林的葬礼》(霍达著),作者采用“月”“玉”为回目的双线结构,跨越60年的历史,续写了三代人的命运沉浮。其故事中的时间只集中在主人公新月从美国归来,踏入老宅举手叩响门环的一瞬间,堪称构思精巧。
叙事时,要努力做到把时间集中到一个点上。这样,就能使作文首尾呼应,情节集中,不至于写成流水账。怎样做到时间集中呢?(1)可采用梦境的形式叙事,结尾点明梦醒回到现实中来。(2)可直接从事情的结尾写起,再采用倒叙的方式叙事。如写自己参加一次活动,就可以从站在领奖台上写起,再回忆这次活动的安排、训练过程。(3)可以从事情的中间部分(高潮)落笔,再采用倒叙、插叙、补叙的方式,将事情记叙完整。
六、巧用描写,增强情感
学生作文在叙事时,常常会客观详细地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缺少了必要的描写手法的运用。要明白:详细并不等于具体。叙事过于详细反而产生累赘之感,只有抓住景物描写,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对关键部位进行细节描写,才能让读者产生心理共鸣,受到情感熏陶。这样才能做到具体,有真情实感。
七、锤炼语言,彰显文采
英国史学家史密斯说:“文采是一杆魔杖,它可以点石成金。”考场作文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字数范围内写作,一定要注意语言精练,要多用成语、典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彰显文采。开头尽量采用名言、古诗文名句、歌词等,或运用对偶句、排比句等入题,做到开门见山。结尾也要精炼,不要长篇大论谈自己的感受,要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达到余音绕梁之功效。
总之,强化学生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方式、方法多样灵活,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