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风华
摘 要:由于股权质押自身易受公司经营和股价波動的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随着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的迅速增长而愈发明显,并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对股权质押融资现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关键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风险
股权质押是股东作为出质人,将其持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担保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一种融资行为。股权质押融资具有融资成本低、操作简便、融得资金用途灵活等特点。控股股东以股权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把静态的股权盘活成为可以利用的流动资本,成为当前比较新型的融资渠道[1]。
1 我国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是股权质押的主要对象,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这些中小企业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较小,融资方面存在较大难度,获得银行贷款的渠道有限,缺乏抵押品和政府的稳性担保。2018年,中小板和创业板质押的股票为2.0万亿人民币,占股市质押总额的47.2%,而中小板上市企业和创业板企业市值仅为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26%左右。
1.1 股权质押融资总体规模呈迅速增长态势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数据显示,股权质押融资的规模从2014年开始迅速增长,2017年达到了最高峰值,(详见图1)。第四季度达到了1.7万亿元人民币,尽管在2018年有所下降,但是也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因此,股权质押融资总体规模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1.2 民营企业更偏好股权质押融资
2018年6月,2000家民企其中有1670家股权质押,总股数4031亿股,总市值达4.56万亿元;60%的国有上市企业质押率低于1%,而12.8%的上市民营企业质押比例低于1%。2018年4月到7月,有34家上市企业发布平常风险公告,其中民营企业占了32家。其主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在融资渠道上处于弱势,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
1.3 券商成为提供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主体
在提供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方面,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都有开展该业务。但在2013年我国推出股权质押式回购业务后,券商在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中的优势明显。相较于银行等非券商机构,券商股权质押融资具有操作快捷、限制条件少、资金到位快速等优势,成为提供股权质押业务的主导机构。
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分析
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股权质押融资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评估等相关的流程,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便捷,因此受到很多控股股东的青睐。但是,股权质押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极易受到企业经营状况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容易造成股票的大幅度波动,出现股票集中抛售的风险。此外,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在对其进行授信管理、风险防范和控制方面存在缺位,给股权质押业务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现阶段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控股权的转移风险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流通市场股价走势有可能低于分析师或投资者的预期,当触及到预警线时,需要出质人继续追加质押物;若股价进一步下跌接近平仓线时,要求出质人继续追加质押物或赎回质押的股权。这样就需要出质人具有较大的财力作为支撑,一旦追加的质押物中断,将会促使质押股权被强制平仓,这意味着控股股东失去优势,导致控股股东转让股权从而丧失控制权,公司易主[3]。
2.2 控股股东掏空收益风险
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将股权转变成可以支配的现金,实现股权变现,在特定阶段,控制权没有发生改变,控股股东利用没有发生变化的控制权对公司的各类资源进行转移。质押的股权价值不断发生变化,当质押的股权价值与质押融资所获取的资金打破平衡,质押股权价值远远小于融资资金时,控股股东将不再考虑股权的赎回,从而将公司掏空。由于掏空的过程,控股股东不需要额外付出过多的成本,因此,掏空行为为控股股东创造更大的收益。
2.3 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波动,存在市场风险。质押股票市场的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不断变化的。在较短的时间里,控股股东通过减持其他股票,用来筹措资金进行补仓,会给股票市场带来下行风险。另外,控股股东如果把通过质押获得的资金再次投入到股票市场,会引起股票市场的剧烈变化,如果一旦股市产生较大的波动,风险将会进一步扩大,甚至会造成无法平仓的危险结局。此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也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的产生。流动性风险是寻找平衡价格中所产生的风险,在股权质押融资中,股票定价方面难以把握,普遍会定价偏高,由于价格脱离了平衡价格水平,因此,很难再以市场的平衡价格找到买家,造成有价无市、价格阻滞。
2.4 存在较大违法违规风险
控股股东质押股票的价值对预警线和平仓线具有较大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控股股东的融资额度,从而迫使控股股东采用各种经营方式和手段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控股股东往往也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或公司的决策者,有充分的权利进行市值管理。当股票价格继续大幅度下跌,控股股东为了能够避免强制平仓情况的发生,常常采取停牌、采用选择性的信息披露或者与机构合作等方式,对股票价格进行违规操控或占用资金,进而使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构成违法违规。
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风险防范
3.1 适当控制控股股东质押融资规模
要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加以规避和防范,就要适当控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规模。当前,控股股东所持的股份减持要受到较为严格的审核和限制,但是在股权质押方面却相对宽泛,没有过多的把控。同时,很多金融部门希望能借此实现业绩的增长,对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给予大力的配合,因此,很多控股股东把全部的股票都进行质押。针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控股股东质押比例的约束[4]。
3.2 加强并规范股权質押信息披露制度
为了能够对质押状况统筹监管,质押信息需要及时披露,相关的披露信息制度也需要完善。信息披露在公司的上市规则、年报准则和收购管理办法中都做过提及,但是没有对具体实施加以要求,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较为零散,没有系统正规的制度进行约束。一方面要明确披露义务人,明晰披露义务人的责任。控股股东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要承担披露义务人职责,履行配合上市公司履行披露的义务,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任何违法违规都将受到严肃的处理,并依法追责。另一方面,披露的信息要充分,上市公司要对质押率、预警线、平仓线、资金使用方向等信息进行披露,出现平仓风险时,还要补充披露公司控制权影响状况和计划采取的防范措施,对风险状况进行公开;此外,对股票变化达到预警线和平仓线,股东出现股份质押、冻结等情况时,披露公告发出要及时。
3.3 构建并完善风险监控手段
要避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风险,就要构建起风险防范机制,监管部门要将控股股东大比例的股权质押纳入到风险监测范围中来。
提供股权质押服务的金融机构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控股股东的股份变动、市场股票价格波动实施监测、对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内部管理、公司控制权等方面的事件及因素实现动态监测,提高对公司状况的把控能力[5]。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纳入到监管范围,能够准确掌握控股股东的资金偿还能力,能够对现金流和融资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对质押股票和各种其他方式担保的财产补充能力进行评估,从而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带来的风险。
另外,金融机构应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股票质押率的上限,同时允许在一定市场条件下上浮质押利率。
3.4 建立互相协作、互相监督的管理体系
目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已经开放了股权变动情况查询通道,对质押登记明细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管和动态的检测,以便于能够及时进行处理。中国证券和银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建立股权质押数据库,为质押融资风险提供准确的预判。
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建立会商机制,对股权质押融资的规模、融资资金的用途等方面实现协同监督。明确股权质押融入资金不得用于购买股票或新股申购、不得进入淘汰产业。
依据利用现代的信息科技技术构建起公司平台,在证券公司、银行、信托以及质权人之间建立起互通机制,能够进行及时准确的交流,在各类资质审查上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将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对外担保等相关业务、信誉风险和履约能力评估结果都纳入到档案管理范围中,从而形成多方面的合力,对控股股东质押风险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潘临,张龙平,欧阳才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商业信用融资 ——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质量的考量[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39(4):83-90.
[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及经济后果分析[D].广州大学,2018.
[3]佚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股票增持与股价波动[J].南方金融, 2018,507(11):51-60.
[4]任莉莉,张瑞君.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审计延迟与审计定价——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2006-2016年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8,493(5):130-138.
[5]代志兴.浅论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经济师,2018,347(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