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分次调制灌注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

2019-10-16 07:46刘冰山阮昆鹏
颈腰痛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前缘椎管椎体

刘冰山,阮昆鹏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PKP手术患者的症状、功能评分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两组术后1个月比较bP<0.05

表3 两组PKP手术患者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aP<0.0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PKP术最常用的填充材料,但术后骨水泥渗漏问题较多普遍,可引起脊髓神经损伤、腰背疼痛,影响手术预后[1]。辛龙等[2]报道显示,第一次少量骨水泥推注后封闭渗漏通道,待骨水泥干结再次调制骨水泥推注能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问题。但国内相关报道还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前瞻性分析PKP分次调制灌注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7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取PKP治疗。观察组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56~74岁,平均(67.43±4.34)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0例,跌倒14例,其他4例;节段:T113例,T1210例,L117例,L26例,L32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26例,年龄56~76岁,平均(67.98±4.87)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2例,跌倒14例,其他2例;节段:T112例,T1211例,L119例,L24例,L32例。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PKP技术治疗,患者体位、麻醉和穿刺进针均与传统操作无异,但骨水泥灌注方式不同,对照组将骨水泥调制成拉丝状后常规单次灌注。观察组分两次灌注,两次灌注时间间隔约1 min。第一次:骨水泥调制后处于团状期中期时,将适量骨水泥向椎体的前1/3处注入,既能防止向椎体前方渗漏,也能通过形成 “墙壁”将椎体前壁破损处封堵。第二次:骨水泥调制成拉丝期后期(团状期早期),将骨水泥缓慢低压间隔灌注推入骨折椎。骨水泥注入全程在C臂机透视辅助下完成,直至骨水泥弥散满意时结束操作。术后继续进行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随访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后1月、3月、6月进行疼痛VAS评分[3]、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分[4]。比较术后的伤椎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缘高度/临近椎体前缘高度平均值×100%;术后1个月及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0.53%,包括椎间隙渗漏2例,针眼渗漏2例;对照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6.32%,包括椎管内渗漏3例,椎间隙渗漏4例,针眼渗漏3例。两组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术后Cobb角显著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升高,术后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PKP术属于新型的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众多报道证实[5~6],PKP术治疗对骨折节段具有明显的稳定作用,骨水泥注入能恢复胸腰椎稳定性与力学强度,防止骨折椎体再次塌陷、快速改善疼痛及腰椎活动受限,有助于早期康复[3]。但PKP术中骨水泥渗漏易造成格外的脊髓神经损伤,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本研究中,两组术后Cobb角显著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升高,术后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raxinger[7]报道结果一致,不仅体现了PKP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优良的后凸畸形矫正效果,也说明PKP分次调制灌注骨水泥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观察组椎管内、椎间隙等骨水泥渗漏率为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滔等[8]报道结果一致,说明分次注射具有降低骨水泥渗漏的作用。

第一次推注处于团状期中期相对少量的骨水泥,能快速进入骨折线,起到封闭椎管内渗漏通道的作用,待第一次骨水泥推注干结后,调制骨水泥至拉丝期后期再次推注,这样的分次骨水泥灌注技术能够减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发生,本研究观察组未发生椎管内渗漏,即是有效证明。对照组3例出现椎管内渗漏,但未引起腰椎疼痛及神经受损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就PMMA特性而言,骨水泥最佳灌注时间点为骨水泥凝固的拉丝期后期与团状期早期,但考虑到低压缓慢灌注原则,既往多在团状期中期单次注入骨水泥。本研究分次灌注中,第二次使用的骨水泥调制成拉丝期后期(团状期早期)注入,使剩余骨水泥分布与凝固效果更佳。同时Descamps等[9]研究显示,椎体内与手术间室温有一定的温度差,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凝固速度较体外不一致。椎体周壁或骨折裂缝骨水泥灌入时应暂停灌注约1 min,利用椎体内温度较室温高、凝固速度更快的特性,使进入骨折线的骨水泥稍凝固后,再注入剩余骨水泥,从而减少骨水泥渗漏,且在椎体内具有良好的弥散与耦合作用。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分次骨水泥调制灌注技术很好地利用了骨水泥凝聚以及椎体内外流动的特点与规律,在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PKP治疗及防止骨水泥渗漏中是可行且有效的[7]。

猜你喜欢
前缘椎管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