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蓉,孙建斌
(武汉市第三医院检验科,武汉 430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镜下以胃黏膜上皮、腺体萎缩/数目减少,可伴有幽门腺化生、肠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炎症性疾病,患者是以腹部隐痛、嗳气、腹满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1-2]。目前我国CAG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呈年轻化趋势,若不及时确诊并对其进行治疗,可导致胃部病变进展甚至诱发癌变。幽门螺杆菌(Hp)是在胃黏膜表面定植的一类细菌,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向CAG转变过程中Hp发挥直接作用[3],故有学者认为可将Hp感染作为CAG诊断的辅助指标,对并发胃部不适及Hp阳性的患者应高度怀疑CAG存在。粪便Hp抗原(HpSA)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Hp现症感染诊断方法[4],文中对比CAG患者及胃黏膜正常的健康志愿者粪便HpSA阳性检出率,评估HpSA阳性对CAG病情的影响,以期明确粪便HpSA检测在CAG辅助诊断及病情判断中的价值。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5年9月~2018年1月间就诊的患者118例经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将其纳入CAG组,同期进行常规胃镜体检并确诊健康的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CAG组中男性63例,女性55例,年龄39~77周岁,平均年龄54.83±12.97周岁,正常对照组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37~76周岁,平均年龄55.17±11.53周岁。两组研究对象上述基线资料分布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胃镜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是否并发胃部病变以及具体类型;②胃镜检查前3月未服用抗生素;③胃镜检查前1月内未服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④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并发严重心肝肾不全,与无法耐受胃镜的侵入性操作;②并发严重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等可能增加术中心血管意外发生者;③并发全身感染性疾病;④并发胃溃疡、胃癌等其他胃部病变;⑤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
1.2 试剂及仪器 HpSA免疫快检卡试剂盒购自北京九强生物科技公司(批号20160119),免疫放射试剂盒购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70214),酶联免疫试剂盒购自南京金益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61218)。
1.3 方法
1.3.1 粪便Hp抗原检测:留取两组研究对象的粪便标本,采用HpSA免疫快检卡试剂盒测定其中Hp抗原表达情况。结果判定如下:阳性(除质控线粉色条带,在检测区出现粉色条带),阴性(只有质控区有粉色条带,检测区无有色条带出现),无效(质控区,检测区均无有色条带)。
1.3.2 CAG病情相关指标检测:抽取受检者的空腹外周血标本若干,分离血清后迅速冻存备用。参照免疫放射试剂盒操作要求测定血清中胃肠激素: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胃泌素-17(G-17)的含量;参照酶联免疫试剂盒操作说明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8(IL-8)、白介素-11(IL-11)、白介素-32(IL-3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2.1 两组HpSA阳性检出率比较 CAG组、正常对照组粪便标本中HpSA阳性率分别为82.20%(97/118),8.0%(8/100)。CAG组患者粪便标本中HpSA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HpSA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376,P=0.000)。
2.2 两组胃肠激素与炎症因子检验结果比较 见表1。CAG组患者血清中PGⅠ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G-1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G组与正常对照组间PGⅡ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8,IL-11,IL-32,TNF-α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胃肠激素与炎症因子检验结果比较
2.3 CAG组不同HpSA表达患者血清胃肠激素与炎症因子含量结果比较 见表2。CAG组中HpSA阳性患者血清中PGⅠ的含量低于HpSA阴性患者,G-17水平HpSA阳性患者高于HpSA阴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中HpSA阳性与HpSA阴性患者之间PGⅡ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中HpSA阳性患者血清中IL-8,IL-11,IL-32和TNF-α的含量高于HpSA阴性患者,HpSA阳性与HpSA阴性患者之间炎症因子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2 CAG组不同HpSA表达患者血清胃肠激素与炎症因子含量结果比较
CAG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癌前病变,目前胃镜受检者中CAG检出率为7.5%~13.8%,而部分患者未经胃镜检查,无法对其进行明确诊断。提高CAG检出率并采取积极的早期干预,是优化患者病情与避免细胞癌变的最可靠方法。CAG发生的原因较多,其中Hp感染是最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JEONG等[5]的研究指出:根除Hp可有效减轻CAG患者的肠化生甚至消退胃癌前病变状态,间接说明Hp感染在CAG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胃上皮细胞间隔1~3天更新一次,脱落细胞及其表面定植的Hp随粪便排出体外,故可检测粪便HpSA以判断患者胃黏膜中是否存在Hp定植[6-7]。文中CAG患者的粪便HpSA阳性率高达82.2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0%,说明CAG患者中绝大多数存在Hp感染。健康人群中存在8.0%的Hp感染,部分属于Hp新近感染,尚未出现胃黏膜病变;还有一部分虽然是Hp感染但是因自身抵抗力较强,故胃镜下胃黏膜表现正常,患者也无任何胃部不适感。上述结果说明,对粪便HpSA阳性者若并发存在胃部不适,应早期行胃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CAG等胃部病变,粪便HpSA检测作为一种无创Hp筛查手段可用于提示CAG存在的可能性并很大程度增加临床CAG检出率。
CAG患者胃黏膜发生病变可直接导致多种胃肠激素表达量发生改变,是患者各种临床不适出现的直接原因,也是直观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方小鹤等[8]的研究指出CAG患者存在胃泌素含量增加(主要是G-17),随胃黏膜萎缩程度加重而呈上升趋势。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具有刺激胃酸分泌,营养胃肠道黏膜,加强胃黏膜屏障等多重功能,Hp感染后不影响G细胞数量,且可促进其基因表达以及激素释放[9-10]。胃蛋白酶原是参与胃内容物消化的主要消化酶,其中PGⅠ由胃底的主细胞、黏液颈细胞分泌,CAG患者胃腺体萎缩可导致其分泌减少[11-12];PGⅡ的来源除了主细胞,黏液颈细胞外还包括贲门腺、胃窦幽门腺、十二指肠上段等,故CAG的胃黏膜萎缩对PGⅡ的分泌总量影响不大[13-14]。文中CAG患者血清中PGⅠ含量较健康人群低,G-17含量较健康人群高,而PGⅡ含量与健康人群差异不显著,与上文所述机制吻合。文中CAG粪便HpSA阳性患者血清中PGⅠ含量较阴性者进一步下降,G-17含量较阴性者进一步上升,而PGⅡ含量的变化不显著,说明Hp感染可加剧CAG的病理改变并进一步导致胃肠激素分泌变化,换言之,并发Hp感染的CAG患者病情进展更快,病情严重程度加剧。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与Hp与胃上皮细胞直接接触并引发其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相关[15],粪便HpSA阳性者一般CAG病情严重程度高于阴性者,更应引起重视。
CAG患者存在典型胃局部以及全身炎症反应,持续过量分泌的炎症因子参与胃黏膜细胞损伤,也参与后续胃溃疡、胃癌的发生[16]。IL-8,IL-11,IL-32和TNF-α在不同研究中被报道与CAG患者的病情进展相关,其中IL-8,IL-11可促进肝脏释放CRP并产生炎症级联作用[17];IL-32通过诱导P38MARK磷酸化途径而促进机体炎症进展;TNF-α发挥典型炎症放大作用,其持续分泌可扩大胃内炎症反应[18]。文中CAG患者血清中上述炎症因子的含量均较健康志愿者高,这与疾病现状吻合。CAG患者中粪便HpSA阳性者血清中IL-8,IL-11,IL-32和TNF-α的含量较阴性者高,说明Hp感染在CAG炎症反应中产生了正向作用。Hp入侵机体后可促进胃黏膜巨噬细胞增殖,增加白介素等炎症因子的局部表达,同时可导致胃黏膜发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进一步诱导巨噬细胞迁移,浸润至组织局部[19]。同时,Hp可经氧自由基(ROS)途径激活NLRP3炎症复合体,进一步诱导THP-1细胞分泌多种炎症因子以扩大局部炎症反应[20]。上述两点是粪便HpSA阳性的CAG患者炎症反应更严重的内在机制。
综上所述,粪便HpSA阳性是提示患者CAG存在的重要辅助指标,CAG合并粪便HpSA阳性者胃部病变更为严重。早期检测粪便HpSA可作为CAG辅助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可靠指标之一,值得在日后临床实践中推广。CAG作为患病人群基数巨大的一类疾病,文中纳入病例数仍不多,可能对数据获得产生一定偏倚,有待后续大样本研究进一步展开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