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研究
——以广东省数据为例

2019-10-16 13:22媛,张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增加值账户

卢 媛,张 晨

(海南大学 经济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一、引言

近年来,调结构、促发展的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收效显著,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增长的成绩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民获得感普遍增强,享受美好生活、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是当下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中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针不动摇,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性的经济增长,各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这一经济发展理念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在这一发展理念下旅游业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很多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产业。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旅游统计核算工作应该与这一发展趋势相适应。旅游业的行业构成相对复杂,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并没有单列为一个部门,而是涵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多个部门。传统旅游业行业划分观点认为,旅游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六部门,现代旅游业观点则认为旅游业还应涵盖交通运输、居民服务、金融、保险等多个部门。传统旅游业统计工作是以国家旅游局(现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旅游统计调查制度》为依据,采用统计直报系统为主、统计专项调查为辅的方法获得旅游统计和统计核算指标数据。但是,传统旅游统计所获得统计指标和数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统计核算的需求,具体表现在旅游统计指标口径小、种类少,统计核算方法过于简单等,因此迫切需要在旅游统计指标和旅游核算方法中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近年来,运用旅游卫星账户(TSA,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s)和投入产出方法进行旅游统计核算是学术界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部分学者对旅游卫星账户的结构和核算范围以及旅游经济指标核算方法展开新探索,并对旅游经济核算指标进行实际测算。李明耀、刘益和贾跃千等阐述了旅游卫星账户编制的原则和步骤,杨晓娟以海南省为例说明了区域TSA编制方法、思路和难点[1-5]。在实际测算等方面,2002年地方政府实质性推动厦门、广西、江苏和浙江等省市进行TSA试验,李志青、杨炳铎等、邹炜等分别使用旅游卫星账户对上海、北京、云南进行区域性分析[6-8]。以上研究运用旅游卫星账户积极尝试对旅游业核算指标的核算是值得肯定的,但核算指标均止步于旅游业直接、间接增加值等单项指标,并未形成统计核算指标体系。有学者借助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部门间的结构特点,提出贡献率等测算方法。王如东等计算出旅游投入对城市经济直接贡献率,周文丽使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出旅游消费对三大产业的贡献率[9-10]。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强调投入产出模型对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经济关联性的研究,但测算所使用的旅游业总量指标数值的旅游产业纯粹性值得考量。也有少数学者提出将旅游卫星账户和投入产出技术相结合。杨仲山等均认为应将投入产出模型作为落脚点来构建核算指标体系,刘迎辉等通过将投入产出模型和旅游卫星账户进行比较,对两者融合进行理论探讨[11-12]。此类研究多处于理论探索、可行性分析,并未给出旅游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和算法。

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统计核算工作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发展。在充分研习我国旅游统计制度演变历程和学者们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结合典型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本文以旅游卫星账户为基本理论框架和数据来源,构建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核算公式,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旅游业经济贡献类指标,包括提出旅游业完全增加值、旅游业完全贡献率等热点核算指标,最后以广东省为例展开实证研究。本文提出的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已经编制旅游卫星账户的地区,对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全面测度与分析。

二、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理论依据

我国旅游经济统计核算以《旅游统计调查制度》为准则,相关政府部门采用统计直报系统为主、统计专项调查为辅的方法获得旅游统计和统计核算指标数据,所得核算指标结果以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这些旅游指标多属非货币型指标且存在统计口径小、核算方法单一的问题,不能满足对现代旅游业统计核算的基本需求。2000年世界旅游组织、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欧共体统计署和联合国统计署发布《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所提出的旅游卫星账户(TSA,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为世界各国科学完善旅游统计核算指标、数据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旅游卫星账户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统计基础,按照国际统一的国民账户概念和分类标准,在国民经济核算总账户下单独设立的一个子系统。通过编制这一账户,可以把因旅游消费而引发的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直接的和间接的旅游产出从相关行业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核算,从而达到在国际统一的框架下对旅游经济进行全面测量和分析比较的目的。旅游卫星账户主体是10个账户,从旅游消费、旅游支出、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和旅游生产账户等多角度记录旅游相关数据。《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还提出了包括旅游业增加值、旅游就业、旅游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等多项总量指标核算建议。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以加拿大为首的许多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法国、新西兰、挪威等相继研究并着手开发各自国家旅游卫星账户。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在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编制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北京市、广东省、云南省、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都先后试编了本省旅游卫星账户。将传统旅游经济统计核算与旅游卫星账户相结合,国内外纷纷探索构建适合本地区旅游业经济发展特点的旅游统计指标和核算方法。通过对比现有理论和实践成果,发现各地区旅游统计核算差异化显著,即统计核算工作缺乏系统性。

以旅游卫星账户为基本理论框架和数据来源,结合当前旅游统计核算的实际需求,以指标设计和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原则,本文构造如下的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S,见表1。

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一级指标覆盖旅游需求、供给、就业以及对经济贡献程度等方面。其中前三项一级指标是《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中提出的,在完成旅游卫星账户编制后可以核算的三项总量指标,同时可以对地区间旅游统计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旅游业经济贡献指标是对旅游卫星账户总量核算指标的新发展,是本文创新性工作之一,是测度旅游业对地区经济贡献和产业关联效应的系列指标。指标体系中的23项二级指标以货币化指标为主。如前文所述,传统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主要是以旅游总人数、景区景点数和旅游饭店客房数等非货币化指标为主,而货币化指标主要是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等指标。因货币化指标具备较好的数学属性,通过构建如表1所示的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将极大丰富旅游统计核算内容,较全面地反映出旅游经济发展全貌,厘清旅游业对其他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之间经济技术联系。

表1 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表

三、核算方法、概念界定和数据选取

(一)指标体系核算方法及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旅游卫星账户是构建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基础数据来源,同时也为指标核算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具体来说,现代旅游业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多个部门,其经营活动与其他行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关系紧密,如何将旅游产出等相关总量指标从各行业产出中分离出来一度成为此类研究的重难点问题。有学者采用旅游业剥离系数的方法[13],但剥离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未形成一致观点。旅游卫星账户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即旅游卫星账户在编制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将纯粹的旅游产出从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产出中剥离的任务,所以剥离后的纯粹的旅游产出等总量指标和数值结果可以从旅游卫星账户直接读取,这是关系到旅游统计核算整体工作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投入产出方法是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的另一项重要方法论。投入产出方法于1936年由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1906—1999)在《美国经济体系中的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中首次系统阐述,并于1973年凭此项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投入产出方法是研究经济系统各部门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各个部门间的经济技术联系是通过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表现的。其中投入产出表是基础,数学模型是投入产出表的行和列间数量关系的模型表达,并基于此提出了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系数、分配系数等,用以刻画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经济技术关联性。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的直接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增加值率、流量矩阵计算等技术(1)篇幅所限,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和系数公式从略。,是测算旅游业统计核算指标体系中旅游业经济贡献类指标的核心技术手段。

(二)概念界定

本文将涉及几个重要概念:

游客,采用广义游客概念,即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其常住地区到旅游区域,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该旅游区域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其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旅游产出,是指旅游产业和旅游相关的其他产业剔除非旅游相关产出后的纯旅游产出之和。如餐饮业剔除非旅游相关产出后为餐饮业的旅游产出。

旅游直接增加值,是旅游产业和旅游相关的其他产业为服务地区旅游消费而直接产生的增加值,包括所有产业在向游客或未来游客或为了其利益的第三者提供货物和服务的过程中所直接产生的那部分增加值。

旅游完全增加值,将产业的总产出和游客消费综合考虑,得到产业的总供给归属于游客消费的价值,是旅游直接增加值和旅游间接增加值之和。

旅游就业人数,是指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为满足旅游消费而产生的就业人数。

旅游业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比率,是指旅游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其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有需求,即促使其他产业为满足旅游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创造的增加值与该产业总增加值的比例,分为旅游业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直接增加值比率和旅游业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完全增加值比率。

(三)数据选取

实证研究中,选用广东省2012年139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10年广东省旅游卫星账户(GDTSA-2010,Guang Dong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s 2010)为试算数据。投入产出表和旅游卫星账户未能实现时间同步的原因是,各省投入产出表编制和发布时间只在逢2、7的年份,而旅游卫星账户发布并不是各省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中的“规定动作”,不是每年都开展旅游卫星账户的核算工作。所以,本文采取时间相近性为原则,2010年广东旅游卫星账户成果已经公开发表,广东2012年投入产出表在时间上与之最为接近,并且从经济发展视角看,可以认为相差的两年间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不大,可以将广东2012年投入产出表与2010年旅游卫星账户相结合用于分析广东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因此,所选数据理论上可以满足核算基本需求,实践中核算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当年广东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四、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中指标核算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读取类和计算类两种类型。因为旅游卫星账户在编制中已将部分旅游消费和供给指标进行了计算,因此表1中的部分指标可以直接取用旅游卫星账户中的数值,具体的对应关系为:

A1旅游消费指标中的B1区域旅游消费总额直接取用广东旅游卫星账户(GDTSA-2010)表4中“区域旅游消费总计”为5 920.75亿元。B2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总额直接取用GDTSA-2010表1“入境游客旅游支出总计”为844.85亿元。B3区域外国内游客消费总额取用GDTSA-2010表1“省外国内游客旅游支出总计”为2 498.83亿元。B4本地居民区域内旅游消费总额取自GDTSA-2010表2“居民广东省内旅游支出总计”为1 872.93亿元。B5本地居民区域外消费总额取自GDTSA-2010表3“居民境外及省外国内旅游支出总计”为2 568.49亿元。类似地,B6,B7,B8,B9,B10,B12可以从账户直接取用,结果见表5。

计算类指标需要借助投入产出方法,通过矩阵计算完成指标核算工作,下面给出具体计算步骤和计算公式。

B11,B13~B23等指标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将2012年广东省139部门投入产出表归并为包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等四部门投入产出表(2)归并依据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其中第三产业部门是不包括旅游业及其相关部门的,即新归并的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和旅游及相关产业数据加总是完整的第三产业,结果见表2。

表2 归并后的四部门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第二,根据表2流量矩阵计算四部门直接消耗系数A和完全消耗系数B,结果见表3。

第三,设aij为直接消耗系数,表示j部门单位总产出对i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i=1,2,3,4,j=1,2,3,4,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A。xij为是投入产出表第一象限流量矩阵的元素,表示第j部门生产中对i部门的消耗量。Xj为j部门总产出,在数值上总产出等于总投入。则有

(1)

(2)

表3 归并后四部门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表

第四,采用分块矩阵计算方法,本例中利用旅游卫星账户表6“旅游总产出”数据,即从旅游及相关部门总产出按照旅游供给比例剥离非旅游产出后的旅游总产出,记为X4,旅游及相关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Ai4,i=1,2,3,4,旅游及相关部门中间流量矩阵Wi4,i=1,2,3,4,即

Wi4=Ai4X4

(3)

类似地,当引入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和旅游及相关部门分块矩阵Bi4后,可以得到旅游及相关部门消耗其他3部门产品的价值量,各部门直接中间投入和完全中间投入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旅游业带动的各部门直接和完全经济总量表 单位:亿元

第五,根据表3可以计算四部门投入产出表的中间投入率和增加值率,将第四步计算出的旅游总产出为5 877.48亿元消耗其他三部门的中间投入量,经过中间投入率和增加值率的系数转换,可以得到由于新增旅游产出而带动其他部门投入产出的增加值。计算结果见表4。

B11,B13~23指标核算数据准备已经完成,按照式(4)至式(9)进行计算:

B11旅游业完全增加值=表3各部门旅游业带动完全增加值的和

(4)

B13~15旅游业带动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就业人数=表3旅游业带动第一产业(二、三产业)直接增加值/旅游业直接增加值×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

(5)

B16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直接贡献率=旅游业直接增加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6)

B17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完全贡献率=B11/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7)

B18~20旅游业带动第一产业(二、三产业)直接增加值比率=表3旅游业带动第一产业(二、三产业)直接增加值/地区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增加值

(8)

B21~23旅游业带动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完全增加值比率=表3旅游业带动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完全增加值/地区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增加值

(9)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5。

由表5可见整体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从计算结果看,广东省2010年旅游业对地区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为5.16%,这表明旅游业对广东地方经济的贡献程度;旅游业完全贡献率为13.32%,则是测度了游业对经济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的总效应下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程度,可以看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显著,这部分旅游业对经济的“隐性”贡献是被传统旅游统计核算所忽视的;旅游业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直接增加值比例的5.88%、1.35%和8.47%,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三次产业的发展,所创造的增加值占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旅游业的发展对除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带动效果较明显;旅游业带动三次产业完全增加值比率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间接效应的情况下,旅游业对第一产业的带动效力很强,这表明旅游业新增总产出所带动的第一产业产品的中间投入量和增加值的增量趋势显著。

表5 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和核算结果表

五、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本文围绕新形势下旅游统计核算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需求,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和研究展望为:

第一,构造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该体系是以旅游卫星账户为基本理论框架和数据来源,为了弥补传统旅游统计核算指标口径小、指标种类单一(非货币化指标为主)的问题,设置了一系列逻辑密切相关的旅游统计核算货币化指标,使全域旅游统计核算、旅游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旅游产业关联性和旅游经济贡献程度等研究得以实现。

第二,旅游完全增加值计算方法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给出了完全增加值计算的公式,并进一步延伸到旅游业带动的三次产业完全增加值和完全贡献率的计算。通过对广东算例的试算,结果表现出合理的经济学含义。

第三,区域型旅游卫星账户结构设置和核算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可以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本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各省旅游卫星账户编制的结构差别较大,个别省份过分突出地区旅游特色,导致所设计的旅游产品项目没有基础统计数据支撑,为后面统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此外,在核算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还可以根据区域旅游特色增加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特色旅游项目消费等指标,力求更为全面地反映旅游业发展全貌。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增加值账户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Windows10账户的删除、禁用与启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