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过程的时间特征

2019-10-16 06:59王兰兰
运动 2019年5期
关键词:节律节奏运动员

王兰兰,谢 云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

在一定时间内,运动员通过运动训练,其各种能力实现从低到高,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控到有控的转变。本文旨在根据时间特点对运动训练过程的主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将这些运动训练研究所包含的时间因素分开讨论,以供商榷。

1 运动训练过程时间特征研究的发展历程

1.1 胚胎阶段

我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中就有对动、植物生长变化、季节以及昼夜交替相关的记载。《黄帝内经》《子午流注》《阴阳节律学说》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养生图(图1)等都是具有我国传统医学特色的时间医学理论。

图3 马王堆出土导引养生术玉帛

1.2 青春阶段

1964 年,美国科学家J. T. Fraser 编辑了《时间之声》一书,随后在1966 年的 “多学科时间研究前景” 国际会议上,发起创建了国际时间研究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ime),由此拉开了时间研究的序幕。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我国时间学代表人物金哲、王世帆和陈燮君等人,分别提出创立时间学的观点并进行了研究和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在21 世纪80 年代初,伴随着现代时间生物学创始人费兰斯.哈尔贝格教授访华和该理论的引入,推动了我国时间生物学的发展。 与此同时,“时间”这一概念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为时间科学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时间”的干预为体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有些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也不自觉地运用“时间”来调整运动员的生理机能。

1.3 系统成长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先进的实验仪器先后引进中国,并在国家体委科教司的大力支持下,时间与体育科学交叉融合,运动训练过程时间特征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体育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哈雷博士在《训练学》一书中探讨了周期化的大致时间划分后,有关时间特征的研究逐渐从简单的介绍,发展为对时间规律的揭示。中国的田麦久、徐本立、过家兴、李波等优秀学者,也从不同层面对时间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正是在这种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不断融合和碰撞中,使运动训练过程的时间研究不断具体而完善。

2 运动训练过程的内部时间特征

从内部表现的角度看,作为训练主要参与者的运动员,自身就含有各种各样的时间因素。

2.1 生物节律研究的成熟与完善

生物节律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最初是基于时间科学研究中其他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此基础上,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人们更多地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在训练、比赛时出现的生物节律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开创式的应用。从20 世界90 年代开始,生物节律研究进入鼎盛时期,研究成果由少及多,逐渐由感性走向理性。徐本立、孙学川、杨伟、郭宏文等许多学者都尝试过这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孙学川博士(1993)在其所著的《运动时间生物学》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节律概念,并表明以科学的态度准确认识生命体的时间结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这也为我们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提供了一条有利途径。

2.2 运动训练过程时差反应的调整

调整生物节律,以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目前人们更多利用生物节律来克服“时差病”。时差反应是一种对突然提前或滞后的环境周期的反应过程,长途的高速飞行到达目的地后,环境周期的紊乱打破了人体内源钟与环境钟的平衡。依赖于环境时钟的节律(如体温)能较快地与新环境集成, 而接近内源时钟的节律 (如睡眠、觉醒周期)则调整得较慢, 各种内部节律正常关系被破坏,并且发生相位不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活动需求和时间潜意识不能与新环境同步, 导致机体容易发生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和胃肠功能紊乱等。这种跨时区旅行所致的综合征通常发生在跨时区飞行后的48h 内, 没有跨越时区的南北飞行,昼夜节律基本上与当地时间一致,并且没有时差。最早郭层城(1992)在《论时差与运动能力》中通过对运动员在赴不同经度地区时,由于时差的差异,造成到达比赛地后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身体机能下降,不能充分发挥最佳竞技能力,比赛成绩不理想等展开论述。根据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对时差反应的适应规律。研究结果认为,时差与运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参加跨时区国际比赛的运动员,运动员需要适应时差。应该指出的是,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对时差反应的适应过程也是不同的。

2.3 节奏在时间上的同步与异步

运动训练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表现出了节奏的变化,即每个环节和部分所完成的时间序列的变化。这一节奏包括训练时的节奏、动作节奏以及节奏感,而运动员成绩的好坏也依赖于最佳的节奏策略。目前国内研究节奏的专家学者很多,如徐本立(2006)从时间生物学、时间医学、时间运动学、时间竞争和中医时间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同步节奏训练法”和 “非同步节奏训练法”。研究发现,当内外节奏同步时,训练效果最佳;当运动训练的节奏与人体节律不同步时,训练效果不好,甚至出现其他不良后果。 因此,对于节奏主要有如下结论:(1)通过训练节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调整和适应身体,提高功能,从而提高训练水平;(2)当发现训练节奏与人体节律不同步时,应该进行生物节律的自我适应重新设计;(3)重建训练节奏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不同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适应时间不同;(4)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应按照规程安排的比赛时间来改变训练时间,重建训练节奏,可适当地多安排一些与比赛时间节奏同步的热身赛、对抗赛;(5)节奏的再造伴随着运动员各种机能和机能能力的下降,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 因此,训练时间应尽可能稳定,以避免频繁的节奏重建。

2.4 动作时机、负荷与恢复时机的掌控

一个准确的技术动作有速度、有力量准确地在实战或比赛中使用,把握好使用动作的时机是至关重要的。不同时机所起的作用不一样,由此会影响比赛的胜负。对于很多运动项目来说,都要求运动员能够合理掌握时机,例如篮球运动员追踪一个视觉物体--篮球,需要启动自身的计时装置, 使其能在恰当的时机以特定的方向、力量或持续时间开始运动。笔者查阅中国知网文献,了解到中国学者对动作时机的认识总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动作时机的把握应具有预测、反应、适当掌控3 个环节;(2)运动员的时间感知能力一般高于非运动员,并且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这种时间感知能力;(3)男女运动员的运动优势不同,运动时机也不同。

负荷、恢复以及运动营养补充的时机必须予以准确把握,才能保证训练的成功。在当前的研究当中,更多的是采用生理生化监控的方法。 在冯世连、冯美云、冯炜权(2006)主编的《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中对不同项目的生理生化监控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说明。如在赛艇训练中,用于赛艇训练负荷监测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尿素氮、血清CK 等。这些指标对于判断负荷是否处于适当的时间是有用的,并为下一阶段的训练计划安排提供合理的依据。

3 运动训练过程的外部时间特征

从外部特征的角度看,前期的选材到训练计划的制定,再到训练过程的具体实施,直至赛前训练的调控乃至运动员的赛后恢复,都涉及对时间的把握。在有限的时间内,运动员可以最有效地完成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的目的。简而言之,运动训练过程的外部时间特征也就是通过时间进行训练安排。

3.1 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特征

根据比赛时间,赛前训练是比赛前最直接的准备阶段,并通过相对短时间的训练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因此,在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控中存在着很多的时间规律。(1)不同项群和运动项目赛前训练时间安排各不相同,教练员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训练水平和年度重大比赛的安排及比赛特点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2)运动水平高、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越早,同时赛前减量的时间越早,每周减量的幅度也越小;(3)运动员的恢复能力与适应能力是决定赛前训练时间长短的因素;(4)目前还没有研究得出男女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的差别。

3.2 应用“时间学”理论深层探讨周期训练

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苏联运动训练专家马特维耶夫提出了周期(分期)训练理论。这一理论广泛被理论界和教练员、运动员所认同,并成为对运动训练最具有影响力的训练理论之一。许多学者,如田麦久、徐本力、过家兴都在专著或文章中对“周期训练”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近年来竞赛体制的巨大变化,运动训练的实践也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国内学者对周期训练理论提出质疑,主要是因为周期训练理论缺乏基础理论和实验支持。它不适应竞赛体系的发展,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尽管众说纷纭,但究其本质不难发现,随着运动训练过程在时间方面的展开,它的结构也由此逐渐复杂起来,运动训练周期或训练模式是一种训练计划,是由时间分为几个小而易于管理的环节组成的。通过这些环节使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提高,从而使其在大型比赛时达到顶峰。这一过程反映了训练过程在时间方面的规律性变化。

3.3 运动训练过程中时间因素的整体把控

田麦久的《论运动训练过程》[7]或者《论运动训练计划》中科学诠释了完整的训练流程,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时间整体。在此过程中,制定不同的目标和时间计划并通过规划和实施运动训练,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得到有效利用和控制,各项竞技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以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不仅如此,运动员的选材、成才训练过程以及最后的衰老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系统。

4 运动训练过程时间特征研究的专题深入

中国当前时间特征专题的深入主要体现在体能主导类项群和技能主导类项群两大方面。在中国学者过家兴、张英波等的努力下,这部分研究已经将时间研究独立出来,并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系统研究。运动训练过程必然伴随理论与实践的密切配合与同步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种双向互动使得对运动训练时间个别属性的关注蔓延到对其整体的全面理解,这是运动训练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 运动训练过程时间特征研究展望

目前,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中缺乏科学运动训练时间理论的指导,研究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并且存在着解释性研究滞后于描述性研究等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内外部时间特征的规律,有利于指导中国训练实践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在充分肯定中国运动训练时间研究对指导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因此,(1)我国的专家学者们应加强实践研究的能力,可多采用生理生化监控的手段,去探究更深层次的本然问题;(2)应主动思考如何利用“时间”来把握运动员的成长成才过程,重视早期专项化严重以及过早退役等问题,以及解决当前中国三级训练体制下,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脱节现象。

猜你喜欢
节律节奏运动员
GmELF3s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分析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轻快漫舞
运动员
爱的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