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

2019-10-15 11:07覃恬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患者

覃恬

【摘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患者在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表明心理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以期唤醒人們对心理护理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心理护理;患者;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164-01

1 引言

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当身体产生疾病,人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同时也会引起人在认知、情绪、意志等的心理改变,甚至影响人的人格特征;同样,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受心理状态的影响。如恐惧、紧张会削弱机体的免疫监控功能,相反,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心脑血管疾病,情绪对其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2 患者的心理需要

由于疾病和医疗活动的影响,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与健康人不同的心理现象。虽然患者的心理需要因人而异,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也是有律可循的。一般来说,患者的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认知反应上可能会出现①感知觉异常:感受性提高或降低、时空知觉异常、幻觉;②记忆异常;③思维异常。

在情绪反应上可能会出现①焦虑;②恐惧;③抑郁;④愤怒。

在意志行为反应上可能会出现①意志变化;②依赖行为;③退化行为。

在人格特征变化上可能会出现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观念改变;②自我概念发生改变。

这些特点不一定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但在每个患者身上一定会出现一个甚至多个特点。因此,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心理需要一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理的需要

患者在患病后其生理需要会受到一定的威胁,甚至诸如饮食、排泄、呼吸等基本的生理需要都有可能无法自主完成,因此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要,保持身体舒适。而病痛的折磨更使得患者渴望得到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帮助,这已成为患者尽快康复的第一需要。然而由于疾病的需要,患者常常不得不卧床休息,因此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限制,尤其是住院患者,活动的范围和空间相对有限,生活单调乏味,患者会感觉孤寂、厌烦、度日如年。而感官剥夺实验表明:丰富多样的环境刺激是人类维持正常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必要条件。适度和良性的环境刺激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身体非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通过多种心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2.2 安全的需要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因此,生命的安全保障是患者最迫切的心理需要。并且,由于个体自我保护能力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反比,患者的安全需要就同病情的轻重缓急成正比。

基于此,患者将十分关注自身疾病的变化,迫切需要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信息,如疾病的性质、成因和严重程度,可行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所用药物的作用和毒副作用,疾病的预后等。患者如果不能及时获取这些信息,容易引起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开展以及患者的康复。因此,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建立方便、快捷、通畅的信息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获得必要的准确的相关信息。

同时,生病后患者选择医院、医生、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案的意识显著增强。患者希望知悉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主治医师的专业擅长和从业履历,乃至医院的就医环境、收费标准、服务态度、生活制度、就医流程等,都在其考虑的范围。患者期望得到安全可靠的治疗,那么医护人员应避免可能影响其安全感的行为。在进行诊疗和护理措施前都应先和患者耐心地进行解释,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并在日常工作中也应以严肃、负责、友好和稳重的态度,时时处处地给患者以安全感。

2.3 爱与归属的需要

由于疾病的折磨,患者非常渴望能够得到他们所爱的人的理解、关爱和呵护,尤以住院患者为甚。离开熟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医院,希望得到家人的体贴陪伴和精神支持。当患者进入恢复期时,希望了解家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以及工作单位的变化等,期待病愈后尽快重返家庭和工作团体。因此患者需要亲朋好友的关爱,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促进早日康复。

住院患者在新的环境下还有着强烈的归属动机,希望与医护人员和病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被新的人际群体接纳和认可,尽快融入新的环境[1]。这时,作为健康人到患者的角色转换,有些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可能难以适应,若患者适应角色不良,则容易出现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减退、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异常等问题。

此时,患者一方面需要得到医护人员认可、重视和爱护,以期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更好的诊治;一方面需要与病友沟通,被病友所接纳,寻求病友的精神支持[1]。此时医护人员需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其产生孤独感、无助感和冷落感。而病友间相似的病痛和医疗经验容易“同病相怜”,可以产生一定的心理安慰,从而消除患者的孤独感;病友间的信息沟通、互相鼓励,有利于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因此医护人员还需协调病友间的关系,帮助病友之间建立温馨和谐、互相帮扶的人际氛围,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

2.4 尊重的需要

疾病可能导致患者自理能力的部分丧失甚至完全丧失,有些病患在日常生活起居上需要依靠别人,并且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自己成为了家人的累赘,负担过重,自尊心受损,缺乏自信,容易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对尊重的需要增强。据此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自主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知情同意权,在制定和执行医疗护理方案时应与患者协商以取得合作,进行必要的沟通解释,保护患者隐私,主动、热情、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态度和蔼、称呼礼貌、耐心倾听、换位思考、科学用药,尽量减轻每一位患者的经济负担。

2.5 自我实现的需要

疾病常使患者感到力不从心,可能需要他人的照料,使得患者易产生挫败感,因此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患者在患病期间最难以满足的,它主要体现在战胜疾病的过程中。在患病初期,医护人员可通过已经痊愈的患者现身说法来做示范,以开导、激励患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决心和勇气;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把病情好转的信息及时告知患者,运用积极的语言技术和暗示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在恢复期,医护人员应鼓励和指导患者逐步生活自理、增加活动,以良好的家庭干预促使其逐渐恢复健康。

3 总结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的身心状态。

参考文献:

[1] 杨艳杰.护理心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72-182.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患者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的识别与急救方法你都知道吗?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癫痫发作有“三防”
恐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