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与管理

2019-10-15 11:07俞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俞平

【摘要】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工作中出现的常见理由,根据理由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执业风险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制定相应规范并采用逐步的循序渐进完善的机制, 增强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与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使全社会得到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关键词】护理管理;常见理由;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132-01

在现代医学中, 大家在注重治疗疾病效果的同时, 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护理人员相对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有一定的风险性。面对这种情况,及时的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常见理由,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对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起到有效的作用。

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护理管理工作中造成风险的常见理由和相对有效的防范措施。现将现象描述如下。

1 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理由分析

1.1 管理理由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策略略有不当。

1.1.1 人员管理

(1)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合理:由于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有些不合理,使护理人员不能各自充分发挥各自特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2)管理力度不够强大:护理管理制度实施的不够完善及缺少相应专业人士的管理,使护理人员未能按要求执行工作。

(3)监督制度不够完善:虽然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监管制度不合理,使建立的管理制度未能有效的实施,从而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1.1.2 机械设备管理

(1)护理器械准备不完善:使护理人员不能顺利的开展护理,在耽误时间的同时可能会对病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从而引发医患纠纷。

(2)护理器械消毒不合格: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3)护理器械保管错误:影响了护理器械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延误病人的救治。

1.2 护理人员理由

护理人员主要存在工作压力大,法律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医患沟通障碍,护理文书不准确等风险因素,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护理质量下降,导致护患关系紧张,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2.1 技术水平

(1)护理知识缺乏:一些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知识不够完善,在护理过程中犯一些低级错误从而引发护理安全隐患。

(2)护理经验不足:护理人员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工作中预见性较差,遇见紧急情况时不能迅速采取措施,从而延误患者的救治。

1.2.2 责任心

有些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工作马虎,致使出现严重危害病人健康的情况,为医疗纠纷发生留下隐患。

1.2.3 沟通配合

(1)医护人员沟通配合:医护人员由于平时缺乏沟通,不能顺利的与医生进行配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健康。

(2)医患人员沟通配合: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耐心与技巧,容易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延误病情及影响治疗效果。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同时一个标准的制度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加大监管力度可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2.2 加强器械的管理

护理器械要严格按照说明对器械进行保管与使用。在使用前要对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术后及时对器械进行清点。

2.3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关起门练的形式,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科室以组织业务学习、技术操作培训、查房、考核的形式来推动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2.3.2 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感,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语言行为。

2.3.3 提高沟通配合能力

提高護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常常给患者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严格的按医嘱行事。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既然有了防范措施为什么还要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呢?那让我们进一步探讨风险管理的问题。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采用机会最大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要求护理人员

护士的护理效果是整个护理阶段最直观的表现[1]。可以定期组织培训考核,评选优秀工作者进行鼓励。对于相关法律要熟悉

2 安排正常合理的上班时间

合理的工作时间可以让护理人员高效高质的完成工作, 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有新人及时补充, 避免身体疲惫以及精神紧张导致的工作失误。

3 做好交接记录

医疗护理工作中患者病情的变化记录很关键,在面对医患纠纷的时候, 医疗记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4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只有风险制约部门建立才能够对护理部门或者其他部门进行监督, 分析风险因素对于避开下一次风险的发生有预防作用。风险因素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从管理因素入手 只有做到先制定风险管理章程, 明确责任制度才能够保证风险管理能够正确的实行,无论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对于风险的制约, 还是风险发生之后的应急处理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操作。

4.2 从执行人员的水平入手 护理管理中风险制约者就是护理人员。很多护士比较关注护理的结果以及医疗方面的知识, 但是不注重患者感受, 这样做是一个危险因素[3]。要监控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执行。

4.3 患者因素也要重视 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所以护理方面要采取特殊的方式, 减少因为护理不当或者是态度理由增加医疗事故的产生几率。

在良好的医疗环境下,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规避风险以及创造机会都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很重要的。

结论

积极的对护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常见理由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有效制定与调整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医疗护理风险事故的产生,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桦,廖志玲.护理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临床护理杂志,2012,8(4):53-54.

[2] 张晓英,潘佩珍.护理本科生护理专业思想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现代临床护理2006, 5(4):55-60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