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蔚林
【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胃出血采取急诊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66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30例)和研究组(n=30例)。对照组实行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急诊胃镜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血红蛋白指标、止血和住院时间也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胃出血患者给予急诊胃镜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有效改善血红蛋白指标,减少住院时间。
【关键词】急性胃出血;胃镜治疗;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急性胃出血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因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受工作劳累以及精神紧张易导致胃出血[1]。一般情况下,患者常表现为便血和呕吐等症状,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所以,本次研究将对急性胃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胃镜治疗的效果予以分析,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66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30例)和研究组(n=3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小至22岁,大至60岁,平均年龄则为(42.31±3.15)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4:16,年龄小至21岁,大至61岁,平均年龄则为(42.55±3.05)岁。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取扩容和补液治疗,针对失血严重患者可实行输血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药物治疗,首先,将40mg剂量奥美拉唑与100ml生理盐水行静脉滴注治疗,需在半小时以内完成。其次是将50ml生理盐水与80mg剂量奥美拉唑行静脉泵注,速度控制在1h8mg。最后是将40ml生理盐水与3mg生长抑素混淆,先静脉推注3mg左右,后静脉泵注3mg。研究组则给予胃镜止血治疗,先通过内镜清除患者胃内积血,其次是寻找出血点,针对出血点不清楚时,给予冲洗,便于确定其位置,最后,将肾上腺素注射于病灶局部位置,其病灶范围大约在2mm左右,剂量控制在0.5~1mg左右。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指标、住院和止血时间进行对比。并且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治疗后1天内出血消失表示显效;治疗1~3天内出血表示表示有效;治疗后出血症状未改变表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指标对比 研究组住院和止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血红蛋白指标也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见表2。
3 讨论
胃出血属于胃溃疡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之一,若急性胃出血患者出血量相对较少,其症状不明显,而出血量相对较多的患者,常伴有呕吐、便血等症状,且一部分患者还会导致血压降低、头晕以及心率加快等情况,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2]。因此,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要及时判断其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临床上常见的奥美拉唑、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效果相对一般,多数患者药物停止使用后仍伴有出血情况,不利于疾病预后。通过胃镜采取药物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快速、准确找到患者出血病灶,便于及时处理积血,降低不良应激反应[3]。而针对病灶位置不清楚的患者,利用反复冲洗,也能及时找到病灶位置。对患者注射肾上腺素,有助于激活血管,促进黏膜下血管收缩,从而达到缩短止血的效果。此外,肾上腺素还有助于出血局部组织肿胀,提高血管内血栓,促进血小板凝聚,便于及时止血[4]。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住院、止血時间以及血红蛋白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由此可知,采取胃镜治疗,其效果相对常规药物治疗更佳,能够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发展,且对于患者止血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对急性胃出血患者给予急诊胃镜治疗,效果满意,不仅能缩短止血和住院时间,还能改善血红蛋白指标,对于疾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咸利军, 张岩.急性胃出血的急诊胃镜治疗及临床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21):53-54.
杨会玖.急诊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25):4797-4798.
刘瑞.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综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4):2612-2612.
常红梅.急性胃出血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4):8551-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