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策略分析

2019-10-15 00:05裴雅乐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策略分析一带一路

裴雅乐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为深化国内经济发展,促进周边国家及区域经济共同繁荣而制定的新时代发展策略,借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优势对加强中国对外传播的力度和广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在对外传播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对外传播政策及方式依然还存在许多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中国对外传播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为有效缓解这一现实性问题,本文就此分析了中国当前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进一步加强中国对外传播深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策略分析

一、“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下中国对外传播的意义

(一)拓展中国对外传播的受众群体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促进了中国同沿线各国建立深入的多边关系加强全面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而且推动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双向互动。中国的经济文化及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主张得以在这些区域获得支持与发展,中国各种信息及变化也深重地影响着其他各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新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体系,使中国获得了极大的国际认同感和支持率。

(二)增强中国国际实力和话语权

在现代传播技术的支持下中国的国际形象得以巨大提升,传播的力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在政策的拉动下,中国综合实力逐渐增强,赢得了更多的国际事务参与机会,获取了更多国家的支持率,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获得了更多与发达国家争夺话语权的新机会。

(三)促进新的国际传播秩序的建立

发达国家基于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和深厚的传播实力,曾一度形成了具有垄断地位的世界传播秩序,在世界范围内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文化及政治阻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上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施行,政府鼓励更多的传播媒体敢于走出去、敢于创新,中国逐渐打破了这种两极分化的传播垄断局面,并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在对外传播中面对的主要问题

(一)发达国家的传媒封锁和扼制

面对中国实力高速而迅猛提升,中国传播力量在国际舆论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引起西方敌对实力和一些不怀好意者的极大担忧,纷纷制定和推行针对中国传媒的扼制政策。如:美国总是抓住任何机会宣传“中国威胁论”,经常爆出一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报道,借此抵御和挑衅中国文化和政治经济,丑化中国国际形象,阻碍中国国际传媒发展。

(二)境外舆论中存在的质疑声音

基于历史及民族文化的因素,境外很多人士依然存在对于中国的误解和无知,有很大一部分国家和地区仍然对中国的对外传播媒体认可度较低,不愿意进行媒体交流合作,妄图孤立和分解中国传媒势力。如:印度担忧中国崛起,因此频繁挑起各种事端,为“一帶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行设置障碍;部分东盟国家利用国际法“抱团取暖”对抗中国,南海争端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主要短板,并影响到东盟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支持,进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形成挑战;台湾地区质疑“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前景,担忧台商在“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阶段中能参与及获利的机会少。

(三)中国媒体对外传播“半失语”状况严重

而中国媒体基于一贯的单向宣传模式,更加注重于强调意识形态,较少运用双向互动模式,在涉外事务报道中,传播内容过于官方化,形式过于呆板,报道过程的专业度、媒体制作的精良性同国外优秀媒体仍有差距,造成国外受众认可不高,缺乏较大的国际竞争力,长期深受国外媒体的压制,“半失语”现象凸显。

三、提升对外传播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传播形式改变和创新

中国长期坚持“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传播政策,针对国内事务和国外事务采取不同的传播形式,以规范和有效把控信息传播,防止不利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传播原则会造成信息传播的失真,也会被部分不良媒体利用,同时因受政策性影响发展过于“规范”难以有所革新,造成传播形式落后,传播影响力较低,为此必须加强传播的形式创新和优化,通过对西方先进传播技术的学习和借鉴,可提升自我传播水平和传播实力,增强中国对外传播的国家话语权。

(二)加强推动媒体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拓宽发展空间

借助于“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推动各媒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区域合作和传播行业的联系。如:鼓励和推动国内媒体加强同海外华文媒体的联系和合作,建立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传播业界交流,学习和优化自身结构和传播形式,同时可以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媒体进入,政府通过简化引进程序和发展限制,为优秀媒体企业的进入在政策上制度上给予一定的照顾。以此寻求与优秀媒体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借用其版面和传播影响力,拓展自身的传播力度,加强国内媒体的传播实力。

(三)加强新媒体传播和建设力度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急速发展,以新型信息技术为发展特点的新媒体,凭借着传播方式灵活、传播影响力深远、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丰富的明显优势,正成为当今媒体行业的新兴发展力量。中国对外传播可以此为渠道,加强开发新的传播途径,建立新的传播形式,展现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姿态。

四、结论

中国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需要充分借助于同周边国家的多边关系,与各国(地区)进行全方位的互动沟通,通过各种手段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对外传播中国的和平发展态度。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加强思想解放和传播方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红杰.以“一带 一路”为契机打造对外传播新格局[J].中国报业,2016,2 (1):27-33.

[2]杨珂.“一带 一路”背景下对外传播政策解析[J].特别关注,2017,1 (1):12-13.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策略分析一带一路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