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构建

2019-10-15 00:04陈发迅于景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7期

陈发迅 于景河

摘  要: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以史料为媒介和载体,在史料探究中引导学生求真求善,以学科营养培育学生素养,树根立德。欲建大厦,必先打好地基。史料就是“地基”,它决定着高中历史课堂的高度和厚度。本文立足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并结合新高考改革的变化,着重探讨史料构建的缘由和史料构建的方法,以期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史料探究;史料构建

一、走出传统的藩篱,打通任督二脉

“历史教师如果单靠固有的那点经验和教条,来应付现代时的历史教学,无异于于堂吉柯德大战风车。”1传统历史课堂上,教师大汗淋漓地搬运着教条式的结论,学生应接不暇,来不及思考“所以然和之所以然”就将其装进大脑,这种知识本位的传统课堂失去了历史的本色,营养缺失,核心素养在半空中悬浮,难以落地生根。究其原因,原来是课堂史料的缺失,学生失去了探究历史的权利和机会,更是失去了思考。在堂吉柯德式的传统历史课堂的背后,有史料回归的呐喊、倾听历史回声的耳朵和那一双双渴望思考的眼睛。

史料教学“群魔乱舞”,乱象丛生。当前,由于教师史学素养有限、史料积累不足、对学生情况不够了解等方面的因素,使得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形成“群魔乱舞”的乱象。第一,史料堆砌。教师对史料缺乏选择思考,拿来就用,课堂充斥着史料,“草木皆兵”,秉持着“为了史料而史料”的理念,陷入“史料教学”的泥潭。第二,史料指向模糊。史料蕴含信息模凌两可,不能明确说明问题,这种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史料充斥在课堂里,既占用了宝贵的时间,又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第三,史料解读随意。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有些教师对所选择的史料的内涵和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对史料想当然地进行随意解读,误导学生。这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原则,不利于历史的求真,更有甚者出现前后矛盾的历史解读。这提示我们在选择史料时要注意史料的出处、内涵和背景,利于我们准确解读、应用史料。

借助史料探究打通学生“任督二脉”,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早已习惯搬运和接受固化认知,这个过程是安静的,没有泛起半点思考的波澜。为打通学生“任督二脉”,我们需要借助史料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感悟历史探究的过程,在解读中生成新知、建构知识、还原客体”2,最终滋养情愫,博古通今。党的十九大确立了立德树人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这对中学历史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围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历史学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史料实证是五大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同时史料实证也是历史研究的基本精神。为此,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把史料探究摆在了核心位置,通过史料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史料实证的落地需要构建合理的课堂史料为前提。那么,如何去构建高中历史课堂史料呢?我们紧密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尝试从史料来源、史料选择和加工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构建问题。

二、搜集史料“上天入地”,加工史料“精雕细琢”

历史是浩瀚无垠的,历史研究是广泛的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史料来源具有广泛性,这决定了我们在搜集教学史料上需要“上天入地,上下求索”。当然,高中历史教学与历史研究不同,面对纷繁复杂的史料,我们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史料,必要时对史料进行“精雕细琢”,为我所用。这有利于解决“有限与无限的矛盾问题,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3

立足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我们着重从史料教学的实践层面来探讨史料来源,认为教学史料来源有如下渠道:第一,教材和高考试题中的史料。它们是国家史学研究和历史教学方面的专家们精心设计的,这确保了史料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同时它们也便于搜集和利用。第二,中学历史教学方面的期刊杂志。它们为我们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特别是期刊中具体的教学案列,为我们史料搜集提供了现实参考。第三,历史专著。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可供参考的古代文献数不胜数,“经史子集四部中的精华都可以作为史料的来源”4。但由于时间和教师素养方面的因素,沉潜古籍寻找史料操作难度大。鉴于此,我们主张从一些近现代学者的权威专著中去寻找史料,如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郭沫若《中国史稿》、费正清《剑桥中国史》、曹大为《中国大通史》、钱乘旦《英国通史》、丁建弘《德国通史》、杨生茂《美国通史》等通史类型的史学专著。另外,围绕一个或数个历史问题、人物进行论述的历史专著是我们搜集史料的重要来源,如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雷颐《从刀笔小吏到第一重臣: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李开元《秦迷:重新发现秦始皇》等。第四,历史学术论文。历史学术论文往往围绕某个历史问题进行专业探讨,指向性强,一方面它里面所引用的史料可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它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五,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只是曲折地反映它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但这种反映却往往是逼真的、确凿的。”5文学根植于时代,有意无意地反应着时代,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虚构的人物和情节背后往往折射出一段真实的历史。另外,小说注重细节的描绘,通过有血有肉的小说人物生动的描绘,有利于丰满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认知,这样的史料适当地引入课堂,可以大大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甚至有益于学生神入历史、理解并同情历史。第六,图像史料。除文献史料外,图像史料在历史研究和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摄影图片、音频史料的介入大大增强了历史课堂的立体感和现场感,有利于“历史再现” “情景还原”。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与境界是需要修炼的”。6在此过程中,课堂史料的选择、加工至关重要,我们认为,高中历史课堂史料择取、加工有如途径:第一,立足课堂立意,按需择取史料。课堂立意决定着历史课堂所能达到的高度,根据立意设计教学环节,根据环节择取史料。第二,对准课标要求,有的放矢。第三,充分利用教材史料,它易于获取且围绕本课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将其纳入课堂架构之中。第四,引进最新学术观点和史料。将它们适时引进课堂,对学生已有认知产生强烈冲击、眼睛发亮,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第五,史料加工需“精雕细琢”。篇幅较长史料可考虑在不改变原意前提下按需摘取,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对部分不太好理解的史料加入适当注解,利于学生解读;根据史料和史实,构建“故事化、通俗化、甚至诗意化”的历史材料,它们在课堂中适时、适地地插入使用,“不仅不会削弱历史的严谨性,相反,它会在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互中,在课堂中人与人的心灵对话中同起同伏”7,碰撞出理性的火花和感性的温度,实现价值情感的升华。

“路漫漫其修远兮。”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构建任重道远,我们在史料搜集上放宽眼界、上下求索,史料择取上取之有道、精雕细琢。构建合理的史料,还原历史的本色,让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课堂生根落地,让学生在史料探究的路上自由徜徉,纵情于历史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惠军.灵魂的追问(5)—关于教学丰富性、批判性和知本性的思考【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6)

[2]何成刚、沈为慧.史料教学案列设计解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P69

[3]夏辉辉.追问核心:素养立意下历史课堂的思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5)

[4]何成刚.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P40

[5]何成刚.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P49

[6]夏辉辉.追问核心:素养立意下历史课堂的思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5)

[7]李惠军.心灵关照.智性涵养与理性情怀的滋育——我讲《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企划诠释和内心絮語.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