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秋英 崔利
【摘要】目的:分析CT、MRI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使用电脑分配原则对其进行随机分组,A组、B组、C组各50例患者,A组使用CT检查,B组使用MRI检查,C组使用CT+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准确性。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A组诊断符合率为76.00%;B组诊断符合率为80.00%;C组诊断符合率为94.00%。A组和B组诊断符合率差异不大,P>0.05;C组诊断符合率分别和A组、B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CT联合MRI应用于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诊断中,能有效检出疾病,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关键词】CT;MRI;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077-02
前言
盆腔肿瘤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宫颈、卵巢、输卵管等部位。此病的早期症状隐匿,症状缺乏典型性,患者难以注意到,诊断效率不高,导致肿瘤有足够的时间长大,随着疾病的进展,成为恶性肿瘤,会导致女性不孕,严重患者会死亡。因此,对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检查方法进行盆腔肿瘤诊断十分重要。CT、MRI是临床常用的早期诊断盆腔肿瘤的方法,本次我院将二者分别应用于A组和B组的盆腔肿瘤检查中,将二者联合用于C组的盆腔肿瘤检查中,发现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50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使用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成A组(n=50)、B组(n=50)和C组(n=50)。A组年龄36~67(45.10±4.51)岁;宫颈癌13例,子宫肌瘤22例,卵巢囊肿10例,其他5例。B组年龄37~68(45.34±4.15)岁;宫颈癌15例,子宫肌瘤28例,卵巢囊肿8例,其他4例。C组年龄36~69(45.42±4.87)岁;宫颈癌14例,子宫肌瘤25例,卵巢囊肿7例,其他4例。三组患者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A、B、C组患者均符合《妇科学》中盆腔肿瘤的诊断标准,并经手术病理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其他类型肿瘤患者。
1.2 检查方法
A组使用CT检查,仪器为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CT剂,患者平卧,进行连续扫描,范围为骼峭到耻骨联合处,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医师根据结果对肿瘤进行定性,若为恶性肿瘤,需要进行分期。B组使用MRI检查,仪器为Siemens 3.0T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SE)成像,加权成像为横断面T1、T2及矢状面T2,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扫描冠状面,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对肿瘤进行定性诊断。C组使用CT+MRI检查,方法同A组和B组。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三组患者的检出疾病类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比较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手术病理学为准,A组检出38例妇科盆腔肿瘤,诊断符合率为76.00%;B组检出40例妇科盆腔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0.00%;C组检出47例妇科盆腔肿瘤,诊断符合率为76.00%;B组检出40例妇科盆腔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4.00%。A组与B组诊断符合率相比,x2值为0.23,P>0.05;C组和A组诊断符合率相比,x2值为6.35,P<0.05;C组和B组诊断符合率相比,x2值为4.33,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临床诊断盆腔肿瘤的方法很重要有CT、MRI等,二者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本次我院为探究何种检查方法对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效率更高,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给予A组50例盆腔肿瘤患者CT检查,给予B组50例患者MRI检查,给予C组50例患者CT+MRI检查,结果显示,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A组的诊断符合率为76.00%,B组为80.00%,C组为94.00%,A组与B组的诊断符合率差异不大,P>0.05,C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以上数据说明,相比于单独使用CT和MRI诊断盆腔肿瘤,使用CT+MRI诊断盆腔肿瘤的效率更高。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①CT与MRI具有不同的优势。人体盆腔处的器官脂肪组织少,运动少,器官的解剖结构及病变情况可以通过CT平扫清楚显示,甚至可以清晰呈现肿瘤、腹腔积液及邻近器官的關系、密度改变情况等,而增强扫描可以对肿瘤的的转移、浸润等情况进行有效的鉴别,可以帮助医师区分肿瘤类型[1]。MRI能将肿瘤的各种结构清晰显示,医师可以根据图像对肿瘤进行分期;其对比分辨率高,能让医师更直观、准确地对比肿瘤与周围的正常组织;SE T2加权像上子宫体三层结构及信号的展现,对于子宫内膜分期、宫颈癌等的早期诊断有重大的意义。②CT与MRI可以互补劣势。MRI的软组织分辨能力高于CT,对肿瘤中水含量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相比于CT,MRI可以更有效地发现早期病变。但是,MRI缺乏合适的对比剂,不能清晰地显示运动性器官、骨骼病灶、钙化灶,这一点不如CT敏感、准确;CT可以较为准确地观察盆壁、网膜、肠系膜,高分辨率使其可以准确对盆腔腹膜后淋巴结进行评价,利于诊断晚期患者恶性肿瘤的浸润、分期、转移;MRI对于超微组织结构的分辨率高,能发现较小的病灶,同时可以判断子宫肌层的浸润深度,有利于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的早期诊断[2]。因此,将CT与MRI联合应用于盆腔肿瘤的诊断中,可以在患者肿瘤的早期、晚期取得准确、全面的诊断,能提高疾病诊断检出率。
综上所述,给予妇科盆腔肿瘤患者CT、MRI联合检查,能提高疾病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贤权,陈磊,郭国梅.CT与MRI联合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7):68-69.
[2] 江德胜,张晓云,袁家长.CT联合MRI对妇科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6,37(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