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2019-10-15 00:28洪玉波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呼吸内科抗生素

洪玉波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8年接收的120例患者为例,对其使用抗生素药物,并对其临床资料展开恢复性分析,探究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情况。 结果:120例患者中,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10例,其中,适应频率相对较高的抗生素主要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阿莫西林等。结论:针对护理内科患者,给予其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减少药物滥用问题的发生,并避免抗生素使用时间过程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043-01

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在很多医疗结构都存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如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将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并发症发病率。给患者后期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临床药学是临床用药和药学互相渗透的学科,根据卫生部改革的相关条例,临床用药是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医学和药学知识的结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科2018年接收的120例患者为例,对其使用抗生素药物,并对其临床资料展开恢复性分析,探究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情况。其中,男78人,女42人,年龄22~78岁,平均(36.54±2.64)岁。研究均在得到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开展,排除患者具有精神病史的可能性。

1.2 实验方法

结合患者毒药物的应用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标等,对我院接受研究的呼吸内科患者使用抗生素合理性进行探究,根据药物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入手,对药物的日剂量进行确定,并促进相关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将药物的常见适应症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确定药物的用药量和药品日剂量。就药物的使用频度来说,其是将总用药量除去日剂量而得出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药物的使用频度越大,其对应的药物使用频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为广泛。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利用,需要对其药物利用指数进行分析,其是指用药频度除去总用药天数,在药物的利用指数<1时,表明药物的应用合理。但是在药物的利用指数>1时,表明药物的应用不合理。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了患者年龄,抗生素名称,用药的合理性和是否进行联合使用等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抗生素的处方数、以及品种以及联合使用情况进行说明。

通过病历情况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信息管理,通过构建信息平台,对药物进行动态管理,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基础运动操作系统、临床路径的管理系统以及构建药物信息化平台。对于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来说,可以将卫生部下发的病种临床路径来进行整合和集成。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10例,其中,适应频率相对较高的抗生素主要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阿莫西林等。

3 讨论

人们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普遍认为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有预防感染的作用,而且觉得价格高的抗生素效果高于价格低的抗生素,造成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所以导致一些医院在使用抗生素时出现滥用、多用的不合理现象。

3.1 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医生在给患者开药之前,可以先进行涂片检查来确定患者的病原體类型,然后根据病原体的种类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品种。常见的病原体类型是G-杆菌、G+球菌中的葡萄球菌、厌氧菌和绿脓杆菌,不常见的有真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好而极少见到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3.2 联合用药应该遵循的原则 对于常见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来说,使用一种抗生素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联合用药的。对于一些特殊患者,例如自身免疫功能不全的儿童或者免疫功能下降的老人、混合感染的患者、感染不明病原菌的患者以及还患有其他疾病类型的患者,可以进行联合用药治疗,不同药物之间发挥出不同功效达到增强治疗的效果。联合用药要根据各类药物的功能进行合理配伍。可以在繁殖期杀菌剂中加入静止期杀菌剂可以起到不错的协同作用;在速效抑菌剂中加入静止期杀菌剂中也具有累加协同效果;但是速效抑菌剂和繁殖期杀菌剂不适合联合使用,二者是拮抗作用。所以在联合用药时,一定要分清楚每种药物的作用。

3.3 抗生素给药途径和次数。

3.3.1 给药途径 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感染情况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如果患者的感染情况比较轻,最好选择口服方式给药,以提高药物吸收效率;对于一些感染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肌内注射或者是静脉注射的方式,以便可以将抗菌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液中。

3.3.2 给药次数 药物发挥作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所以合适的给药次数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结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互相结合原理确定合适的给药次数是每个医生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前提。对于一些浓度依赖型的药物,例如孢菌素、氨曲南、青霉素等,这类抗生素的杀伤力较强,不可同时摄入过多,要循序渐进。

综上所述,针对护理内科患者,给予其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减少药物滥用问题的发生,并避免抗生素使用时间过程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关于抗生素滥用现状下临床药剂师的工作开展研究[J]. 姜琳.中国医药指南. 2019(11)

[2]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 尹晓莉.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21)

[3] 对住院患者进行抗生素临床干预的效果观察[J]. 王丽娟.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15)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呼吸内科抗生素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抗生素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