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花
【中图分类号】R8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005-01
产前检查主要是将胎儿在子宫的发育情况掌握,将各类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利于出生人口素质的提升。作为产前常见检查项目之一的B超,由于具备检查方便、高准确率等优势,能将可靠且具备诊断价值的依据供于产科临床使用,可将胎儿异常及时发现,成为了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关键手段。B超产前检查时,有一部分常见的错误认识,也有许多需要引起人们重视的注意事项,需要准确了解,以免构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一、B超产前检查方法及重要性
孕妇在B超产前检查时,检测的内容包含妊娠情况、胎儿内脏及骨骼畸形情况、多胎妊娠和预测流产等。而因一次超声诊断无法将胎儿畸形或异常准确判断,所以产前检查通常要多次、实时进行,以便更好的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最终实现妊娠结局的良好改善。
妊娠期间,随着妊娠时间的增长,多数胎儿疾病也会不断发展,特别是目前不断增高的胎儿疾病发病率背景下,将产前检查妥善落实,意义十分深渊。B超属于常见产前检查手段之一,产前诊断中B超诊断需定期观察、随时监测。多胎妊娠中,B超的应用效果较良好,B超检测中通过减胎术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胎儿的存活率。
二、B超检查中常见的错误认识
(一)B超图像存在伪差。
B超诊断中,主要是通过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传播特性的运用,在相互作用后的声信息中将所需医学信息提取出来。超声成像器件,之所以会有图像伪差出现,主要是下述几种原因引发的:其一,有关于人体组织内个别正常结构和生理因素;其二,有关于仪器质量和调节因素;其三,有关于超声传播中的个别物理特性;其四,有关于超声诊断仪中使用的超声耦合剂这一导声介质的质量。上述因素皆会导致图像出现失真的现象,可能会有误诊、漏诊等情况产生,所以B超诊断并非能够保障百分百的准确率。
(二)B超图像为断层形态。
多数人甚至连个别临床医生在内,都以为B超检查能对胎儿任何部位直观观察,且能检查出所有异常。实质上,B超仅是将探头所在部位胎儿组织、脏器断层形态显示出来,辨认时需要结合显示的图像和仪器分辨率、操作者手法妊娠的时间、胎儿处于宫腔内的位置及羊水量的多少等。优生检测项目中,畸形儿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基本无法实现百分百。
三、B超产前检查的局限性
B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羊水量多少、妊娠时间、胎儿畸形类型、B超声最大探测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如妊娠中期,个别畸形儿仅是当胎儿停止恰当、胎动活跃且羊水充足时方可显示。妊娠晚期时,因羊水量少、胎儿屈曲,所以对胎儿肢体异常的确诊难度颇高。通常来说,28周前,一次超声即可将胎儿异常或畸形确诊,能随诊短期观察。不同孕周的B超检查都有着不同的检测内容,妊娠中期有着较多的羊水,此时对胎儿肢体发育情况进行观察,有着最佳的效果。而个别胎儿脑积水的检查确诊只有在妊娠晚期进行。胎儿6个月后才能检查唇裂。综合来说,需将胎儿妊娠时间、异常情况作为根据,定期观察。B超无法将所有胎儿的异常和疾病全部检出,仅是用于部分畸形儿筛查并将畸形儿出生率降低的辅助手段之一。
四、B超产前检查的注意事项
在验孕棒测试显示怀孕之后,应当前往医院进行B超检查,将葡萄胎、宫外孕等可能性排除在外,判断是否为宫内妊娠,此时为孕期首次B超,至关重要。同时,孕中、晚期也需要通过B超对胎儿发育情况进行监控,所以孕期需要认真对待每次B超。我国孕妇做超声检查的次数通常为3次,且为了将信息采集优化,超声检查的进行是在明确的时间段内。
(一)孕中期2次B超检查。
首次B超检查在孕期18~20周左右,主要是将胎儿畸形的情况排除,并确定胎儿是否正常生长发育。该阶段的胎儿B超多项指标并不存在较大误差,能够对孕龄进行核对。同时,该阶段有着相对较多的羊水,胎儿有着较大的宫内活动空间,可对胎兒各器官清晰观察。倘若该阶段观察出不正常情况,可考虑将妊娠及时中止。
第二次B超检查在孕期28~30周,主要是对胎儿组织器官发育情况了解,判断是否存在体表畸形,并将胎儿位置、羊水量掌握。
(二)孕晚期1次B超检查。
孕晚期B超检查基本在37~40周,最后进行临产前的评估,将胎位、羊水量、胎盘成熟程度和胎儿大小确定,并对胎儿体重估测、判断是否有脐带缠颈等,并对孕妇是否可自然分娩进行预测。胎盘钙化或功能不良、羊水偏多或偏少,皆可能会对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构成影响,情况必要时应采取剖腹产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孕期B超的具体次数需要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倘若孕妇患有遗传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或早期习惯性流产、宫外孕等特殊既往病史时,相对于一般的正常孕妇而言,B超检查此时往往更多。
总之,尽管B超产前检查重要性十足,然而也对临床妇产科医师提出了事先了解B超检查范围、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要求,以便将过度依赖B超结果的情况避免。在B超性能及特点宣传过程中,夸大其词的语言必须禁止,应秉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将误导的情况最大限度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