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影,郑 斌,胡亚君,贾丽霞,单国华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羊毛纤维作为最早使用的天然纤维材料之一,具有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如弹性大、保暖性好、润滑性好、柔软性好等,是重要的纺织材料。然而羊毛纺织品在磨损和洗涤过程中,织物中的纤维会由于定向摩擦而滑动,从而导致织物毡缩、毛羽化和起毛起球,影响其美观和使用[1-3]。传统的羊毛防毡缩处理工艺中,氯化-树脂法被广泛应用,但会产生有害的可吸附卤化物(AOX)排放到废水里,释放到环境中。因此,无氯防缩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常用的无氯防缩方法有生物酶法和水性聚氨酯整理法。生物酶法处理的羊毛防毡缩效果较差,织物手感硬,需配合其他方法使用。水性聚氨酯不含甲醛,具有成膜性好、弹性好以及渗透性良好等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4-6]。
用于羊毛防毡缩的水性聚氨酯大部分是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为原料合成的阴离子型聚氨酯,而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7]。本研究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2 000)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阳离子亲水扩链剂,甲乙酮肟(MEKO)为封端剂,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CWPU),研究了各阶段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原料用量。
材料:羊毛双股单层罗纹针织物(190 g/m2,80 cm×50 cm,工业品,新疆金塔毛纺织有限公司),聚氧化丙烯二醇(PPG-2 000,工业品)、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分析纯)、N-甲基二乙醇胺(MDEA,分析纯)(上海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丙酮(分析纯,陕西华星实验科技有限公司),冰乙酸、甲乙酮肟(MEKO)(分析纯,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仪器:CP153 电子天平(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SHB-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RE-52A 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DF-10S1 加热搅拌器、LDZ4-2 自动平衡离心机(江苏金坛医疗仪器厂),EQUINOX 5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 公司)。
将一定量PPG 加入三口烧瓶中,在100~120 ℃、99.9 kPa 下抽真空2 h 脱水,降温至70~85 ℃,缓慢加入IPDI 和有机锡催化剂进行预聚反应(2~3 h),得中间产物A。在40~55 ℃缓慢滴加一定量MDEA 进行阳离子扩链反应(1~2 h),得中间产物 B。冷却至 30~50 ℃,加入封端剂MEKO 反应1~2 h。封端结束后加入中和剂冰乙酸,在30~50 ℃进行中和反应(0.5 h),中和度为90%~100%。根据20%~40%的含固量向反应器中匀速加入去离子水,并高速剪切乳化0.5~1.5 h 后减压蒸馏脱除溶剂,制得了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CWPU)防缩乳液。合成路线如下:
工艺配方:CWPUX,2%平平加O 2 g/L,浴比1∶20,pH 7~8(用10%NaHCO3调节)。
工艺流程:羊毛织物→在蒸馏水中浸渍5 min→在整理液中浸渍20 min→二浸二轧(轧余率78%)→烘干(85 ℃,3 min)→焙烘(150 ℃,3 min)。
游离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采用化学分析法,将二正丁胺与预聚体中剩余的异氰酸酯基进行反应生成脲,再用HCl 滴定过量的二正丁胺。游离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NCO 质量分数)计算式如下:
式中,V0为空白试样消耗的盐酸体积(mL);V1为待测样品消耗的盐酸体积(mL);c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为样品的取样量(g)。
封端率:采用二正丁胺滴定法测试封端前后的NCO 质量分数,封端率计算式如下:
式中,w0为封端前游离的NCO 质量分数(%);w1为封端后游离的NCO 质量分数(%)。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取10 mg 样品放在红外光谱仪上进行测试,波数精度0.01 cm-1,分辨率0.2 cm-1,测定区间500~4 000 cm-1。
贮存稳定性:将水性聚氨酯乳液在室温环境下放置2~6个月,观察外观及稳定性。
离心稳定性:用800型高速离心机,在3 000 r/min条件下离心0.5 h后观察是否有沉淀。
黏度:采用NDJ-8S 数字旋转粘度计在恒温恒湿环境下测试。
毡缩率:按FZ/T 70009—2012《毛纺织产品经洗涤后松弛尺寸变化率和毡化尺寸变化率实验方法》进行测定,计算毡缩率:
式中,SW为宽度尺寸变化率(%),SL为长度尺寸变化率(%)。
CWPU 的红外光谱图见图1。
图1 CWPU 的红外光谱图
从图1A 中可以看到,在2 250 cm-1处出现强峰,为NCO 基团的伸缩振动特征峰;从图1B 中可以看出,2 250 cm-1处NCO 基团的特征峰消失,说明加入封端剂MEKO 后,全部NCO 基团与羟基反应,封端反应完全。从图1A、图1B 中可以看出,在3 305、1 530 cm-1处都有宽且较强的特征峰,分别是N—H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和弯曲振动吸收峰,表明NCO 与OH 全部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证明已成功合成了封端的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2.2.1 预聚时间和温度
由图2可知,随着预聚时间的延长,各条曲线都呈下降趋势。在相同时间内,预聚反应温度越高,体系中剩余的 NCO 量越少,80 ℃、150 min 时,体系中的NCO 剩余量为6.23%,最接近NCO 理论值6.21%。因此确定预聚反应最佳条件为80 ℃×150 min。
图2 预聚时间和温度对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的影响
2.2.2 亲水扩链时间和温度
由图3可知,随着亲水扩链时间的延长,曲线都呈下降趋势。90 min、50~55 ℃时,体系中剩余的NCO量最接近理论值2.27%,若温度太低,反应速度变慢,反应不充分,因为MDEA 有自催化效果,所以不适于在较高温度下反应。
图3 亲水扩链时间和温度对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的影响
2.2.3 封端时间和温度
由于本实验采用反应活性相对较低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因此选择封端温度30~50 ℃。由图4可知,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小,要达到较高的封端率,所需反应时间就相对较长,降低了生产效率。45 ℃时,体系仅用90 min 就达到了较高的封端率,后期反应也平稳有效地进行,既能保证封端剂与NCO 充分反应,又能抑制副反应。
图4 封端时间和温度对封端率的影响
2.2.4 R 值[n(NCO)/n(OH)]
由表1可知,随着R值的增大,乳液黏度逐渐降低,贮存稳定性逐渐变好,直至R值大于1.42 后稳定性开始下降。因为随着R值的提高,预聚体分子链中硬段质量分数提高,NCO 基团增多,与水反应生成的脲基增加,使得水性聚氨酯难以剪切分散,贮存稳定性差。乳液从微浑不透明渐渐变为澄清透明再变为黄色不透明。综上所述,R值选择1.30~1.39。
表1 R 值对CWPU 乳液性能的影响
2.2.5 亲水扩链剂(MDEA)用量
MDEA 用量对CWPU 乳液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 MDEA 用量对CWPU 乳液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 MDEA 用量的增加,CWPU 黏度逐渐增加,稳定性逐渐变好,乳液从微浑不透明逐渐变为澄清透明。这是由于随着MDEA 用量的增加,水性聚氨酯预聚物的水溶性增大,乳液愈加透明,稳定性也越来越好。由于MDEA 自身带淡黄色[8],若用量太高,最后合成的水性聚氨酯黄度也会变深,处理织物后,泛黄指数也会升高。因此,MDEA 用量控制在6.0%为最佳。
2.2.6 封端剂MEKO 用量
理论上封端剂与最后剩余的异氰酸酯基团物质的量比为1∶1 时,可以达到完全封闭的效果。但是实际上必须考虑反应过程中反应机理、反应活性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损耗等因素,一般以封端剂中活泼氢过量约10%封端效果最为理想[9]。为了提高水性聚氨酯的封端率,通常选择稍过量的封端剂进行封端,以保证体系中游离的NCO 基团全部被封闭。由表3可知,当n(MEKO)/n(NCO)=1.2时,封端效果最好。
表3 n(MEKO)/n(NCO)对封端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整理效果随整理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好。当整理剂用量达到40 g/L 时,毡缩率为7.04%,有明显的防毡缩效果,且达到了羊毛织物8%的机可洗标准。整理剂用量越大,纤维上的成膜就越厚,会导致织物手感偏硬。从应用效果和成本考虑,推荐防缩整理剂用量为40 g/L。
表4 整理剂用量对羊毛织物毡缩率的影响
(1)通过对CWPU 的红外表征分析证明已经合成了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
(2)合成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推荐工艺配方:预聚体中R值[n(NCO)/n(OH)]=1.30~1.39,亲水扩链剂MDEA 用量6.0%,n(MEKO)/n(NCO)=1.2,预聚反应条件为80 ℃×150 min,亲水扩链反应条件为50~55 ℃×90 min,封端反应条件为45 ℃×90 min。推荐防缩整理剂(CWPU)用量为40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