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话分享式”课堂教学技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2019-10-15 01:55北京市五路居第一中学安华里校部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小姑娘自然段情境

北京市五路居第一中学安华里校部 王 雪

新课改使中国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全新的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呼唤多样的语文课堂,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以“一言堂”“应试堂”为主要形式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因此,新课改推动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焕发学生的课堂生命力等为形式的新式语文课堂逐步形成。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校推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对话—分享式课堂教学”。“对话—分享式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对话—分享式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分析背景、找准问题—选好方式、定清目标—诱趣导引、合作研学—对话交流、分享感悟—梳理评价、实践研究。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使语文课堂富有生命力,笔者将学校研究的“对话—分享式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中,并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第二课时为例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一、分析背景、找准问题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备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查阅本学段的目标,了解本学段的理论基础与依据。因此笔者在授课之前查阅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及大量关于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文献。从查找中笔者发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生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标中还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于是,笔者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通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另外,在众多关于学习方式的文献中由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对于上述问题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学习金字塔”指出,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习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的内容,可以保留20%。第四种,采用“示范”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记住75%。最后一种是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即“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以上内容与我们所倡导的“对话—分享式”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教学要多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将知识有效迁移、应用,创设更多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分析教材

为了更好地设计“对话—分享式课堂教学”,笔者又进一步对教材进行了分析。从分析中发现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到小姑娘想法的奇妙,还可以体会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这里可以进行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提升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这篇文章富有情趣,用儿童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本文以对话的形式,通过6个问句巧妙串联,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这样巧妙的设计非常适合学生间进行对话交流、情感融合。

(三)分析学情

通过对教材背景的分析,笔者已经初步想好了如何设计“对话—分享式课堂教学”。因此,在分析完背景的前提下,从学生第一课时的知识起点和能力起点挖掘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发现本课的问题所在,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

知识起点: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学会书写“那、到、着、成、千”五个生字。初读课文后,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懂得了彩虹的形成。

能力起点:

一年级学生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方面都处于最佳培养阶段。对于体会文中小姑娘想象力奇妙之处的信息提取能力不足,思考角度也比较单一。

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起点后,笔者对学生调查。

调查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调查学生总数:24人。

调查方式:访谈交流法。

调查问题:

1.文中的3 个长句子学生能够朗读到什么程度。

(1)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2)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

(3)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选了班级中两个异质小组共10个学生,其中9个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句话,都只有一处断句,断在了“那把”后边。1个学生读得不流利,听不出断句。

2.你觉得课文里小姑娘的想法怎么样?

调查结果:

学生回答的词语集中在“丰富的、有意思的、想法很多”这些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感知小姑娘想法的新奇。

3.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调查结果:

认为小姑娘是一个有想法、喜欢幻想的人占96%,有1人认为小姑娘是一个关心家人的人。

4.课文哪些地方你还不理解?

调查结果:

(1)有5 人提问:小姑娘真的能走上彩虹桥吗?(占20%)。

(2)有4 人提问:她怎么把月亮变成镜子给妈妈照着梳头呢?(占17%)。

分析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情况,笔者对学情做出如下分析:

一年级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读好长难句的方法,在句子朗读过程中能够恰当停顿,有一定的语感。但是少部分学生对长难句的朗读存在障碍,需要回顾学法,以及反复的朗读练习。

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小姑娘想象之奇妙感受不深。且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上,认识角度单一,只看到了小姑娘想象奇特,却忽视了小姑娘的想法都包含着对爸爸、妈妈、哥哥的关心这个角度。需要教师在课堂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的奇思妙想,奇在哪,妙在哪?小姑娘这么想的动机在哪?学生对于关爱家人的情感体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通过以上环节分析背景、找准问题,笔者对本课“对话—分享式”教学形成了初步的思路,并且能够根据问题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选好方式、定清目标

定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于上好这节课来说非常关键。什么样的目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解决是需要仔细斟酌的。“对话—分享式”就是一种实效性高的方式,因此笔者会将这个办法应用于本课教学活动中。

1.本课采用教—扶—放的教学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和情境中的人物对话。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和书本对话,引导学生读好长难句、积累语言、发散思维。通过幻灯片及板书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与童话中的小主人公对话。

2.笔者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以齐读、自由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分享自己的朗读成果,学会欣赏、互相评价。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朗读、师生接读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美读。师生再朗读对话,互相赏析分享。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作中,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得知识最好的方式,对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1 个生字新词,书写“高”“兴”两个字。

2.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训练朗读,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读出问句的语气。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姑娘想法之奇妙的基础上读出课文的情趣。

三、诱趣导引、合作研学

1.拍手朗读童谣《彩虹》引出课题。童谣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童谣是一首美妙的诗,是一幅美丽的画,是一首欢快的歌……本课伊始,学生拍手朗读童谣《彩虹》。第一,可以让学生有美的享受;第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调动课堂气氛;第三,还能让学生了解彩虹的由来。在拍手声、读书声中,一节课轻松、愉快地开始。

2.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字音正确、声音洪亮。

通过小游戏“小火车开起来”比赛读词语。一边检验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看看哪组声音亮、字音正;一边开火车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合理运用激励性的竞赛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3.合作交流,读好长难句。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数句子。让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给句子标上序号。

(2)读长句子。

出示句子: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①回顾学过的读长句子的方法。

②用已学方法读句子。

③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

(设计意图: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只在“那把”之后断句,教师进行范读并与学生的读法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还有不同的断句方法。“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④理解句子意思,问学生:你知道这是哪把水壶吗?

⑤创设情境读好句子。

谁向爸爸要水壶?

⑥读好问句语气。

关注问号、疑问词,反复朗读体会问句的读法。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3)体会小女孩动作先后连续性,读出疑问语气。

①过渡:小姑娘找来爸爸浇花用的水壶,她想做什么呢?读读第二句话。

②出示句子: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边读边做句中的动作,其他学生观察动作。

师生共同边读边做,体会动作:提、走、洒。

③把表示动作的词圈出来。

④体会动作的连续性、承接性。提问:三个动作能改变顺序吗?

总结:这是三个连续性的动作。

一起再读读,读出动作的连续性。

(4)过渡: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呀?(学生回答)

出示: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①谁来读读这句话。

②谁来评价。

③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姑娘,请你把这个想法说给爸爸听听。自己练习一下。

④请同学朗读。

(5)体会小姑娘想法的奇妙之处。

提问:小姑娘真的提着那把水壶上了彩虹桥吗?为什么?

追问: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引导学生关注关联词语“如果……就……”)

提问:小姑娘把水壶提到彩虹桥上,就能下雨了,这是真的吗?你觉得小姑娘的这个想法怎么样?(奇妙、丰富……)

追问:怎么就奇妙了?

(6)找到学伴合作学习。

理解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采用合作、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有效的合作,组间的交流、追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敏捷性、深刻性,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里的“合作”是促使学生理性思考和初步感知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的感受更深刻。当学生能够清楚表达自己是怎么感受到小姑娘想法奇妙的之后,再让他们把自己的理解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对话交流、分享感悟

这个自然段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自主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学生需要根据自学提示,运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通过自学、探索、发现来获得科学知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她的想法多奇妙呀,她又找来妈妈梳头用的镜子想要做什么?运用咱们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读好问句、长句,读出动作的先后顺序,自己试着读一读。

1.学生自主学习。

2.检查学习成果。

(1)出示句子: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

指名读(会选择中等生和学困生)。

(2)出示句子: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指名学生加上动作读句子。

(3)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把教师当妈妈,把想法说给笔者听。

(4)再次体会小姑娘想法的奇妙之处。

还是采用追问的方式。“哪个地方让你觉得有意思?为什么?”

五、梳理评价、实践研究

学生互评能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学会倾听同学的回答、更容易虚心接受同学的建议,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变得热闹了。

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引导学生读书的环节中创设读书情境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她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呢?请你读读第四自然段。

1.教师用图片再现课文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手持秋千:你们看这是什么?

这是哪的秋千?

谁能说得再具体点?

教师梳理语言:“是啊,这就是教师从哥哥那要来的,哥哥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

教师再拿出小姑娘的图片,问这是谁?

指名把秋千和小女孩贴到黑板的适当位置。

两个学生贴图片,其他学生齐读句子,共同想象小姑娘荡秋千的景象。

2.说话练习。

过渡:小姑娘在秋千上真舒服呀!裙子随风舞动,荡来荡去的。

把“荡来荡去”描红。

(1)指名读词语。“这个词语谁会读?”

(2)做个动作表示一下。

(3)拓展词语。“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预设:飞来飞去、跑来跑去、游来游去、跳来跳去……

(4)引导学生说话。

“小姑娘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你能用上自己的词语像这样说一句话吗?

指名说句子。

3.创设情境读第四自然段。

把小姑娘的奇思妙想说给哥哥听。

谁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通过以上“对话—分享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笔者得出以下实践结论:

本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感知、质疑、探究、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经过交流分享和思维碰撞,擦出火花、萌生灵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分享式教学顺应时代的需求,分享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分享式教学顺应儿童的天性。

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成果分享,在生生间、师生间形成反馈评定。一是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二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了,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而且通过分享,学生们彼此间可以交流心得体会,激发灵感,开阔思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生彼此不再陌生,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思维的碰撞和贯通。分享可以使人在不断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保持前进的脚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分享式教学更能明确地体现出这一特点。所以,分享式教学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猜你喜欢
小姑娘自然段情境
采茶小姑娘
春天的小姑娘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秋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采蘑菇的小姑娘
美丽的秋天
采蘑菇的小姑娘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