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产后疼痛及出血的影响

2019-10-15 04:27徐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初产妇出血量产后

徐静

自然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对产妇和胎儿来说,均有积极作用。就产妇而言,可保持产妇身体的完整性,有助于产妇产后体型的恢复。但是,对于初产妇来说,分娩容易对其造成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惶恐和紧张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产妇的子宫收缩和儿茶酚胺分泌出现异常,发生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等不良情况[1]。为研究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产后疼痛及出血的影响,特选择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初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9±3.1)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21±2.01)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初产妇14例、高中文化水平初产妇17例、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初产妇19例。观察组初产妇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5.3±2.9)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7.92±2.11)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初产妇13例、高中文化水平初产妇19例、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初产妇18例。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孕周和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初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产前、产中和产后对产妇进行必要知识的讲解和相关注意事项的提醒,防止产妇的分娩遭受意外。

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对于初次分娩的产妇来说,在分娩前、中、后的各个阶段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表现出异常的焦虑和不安。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初产妇的情绪变化,主动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全面了解其心理诉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同时,还可通过按摩肌肉的方式,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放松身心,降低因情绪不稳而带来的分娩风险。②健康宣教。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产妇自身理解能力的偏差,产妇对涉及分娩的相关知识有所欠缺,对产后出现的系列反应也表现出明显的疑惑状态。对此,护理人员须对产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结合产妇的文化水平、性格特征和家庭状况等实际情况,对产妇进行知识的普及,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③饮食护理。对产妇在饮食上加以控制,尽量多食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若饮食不合理,易造成产妇排便不畅等不良情况,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的健康。④分娩环境的营造。较好的分娩环境能够有效促进产妇分娩的成功率,因此,护理人员应从分娩环境的空间、温度、湿度和氛围等多方面营造环境,并定期清洁产妇的分娩环境,包括定期更换床单、打扫地板等,保证产妇顺利分娩。⑤角色转变护理;产妇对于母亲这个角色还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照顾幼儿和调节自己的状态方面还未找到合适的方法,容易产生产后抑郁。此时,护理人员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给予产妇足够的鼓励,增强产妇的信心和决心,指导产妇合理的适应母亲这个角色。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SAS评分[2]和产后24、48 h VAS评分进行比较[3],SAS评分和VAS评分均为分值越低表示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越低。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后2、24 h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SAS评分和产后24、48 h VAS评分比较 分娩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初产妇的SAS评分分别为(54.5±5.3)、(54.8±5.4)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观察组初产妇的SAS评分为(40.3±1.7)分,低于对照组的(49.2±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48 h,观察组初产妇的VAS评分分别为(5.1±1.1)、(3.1±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1.6)、(4.6±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初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产后24 h产后出血量为(231.79±34.8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18.41±50.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SAS评分和产后24、48 h 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SAS评分和产后24、48 h 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初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s,ml)

表2 两组初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s,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护理干预作为一种以初产妇为核心的护理手段,可从心理、饮食、健康宣教和环境营造等多方面,积极主动的与产妇进行沟通,致力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缓解产妇消极情绪,降低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2-4]。有文献表明,对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影响着产妇的焦虑和疼痛程度,还与最终的分娩结局密不可分[5-7]。而在本文研究中,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分娩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初产妇的SAS评分分别为(54.5±5.3)、(54.8±5.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观察组初产妇的SAS评分为(40.3±1.7)分,低于对照组的(49.2±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48 h,观察组初产妇的VAS评分分别为(5.1±1.1)、(3.1±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1.6)、(4.6±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产后24 h产后出血量为(231.79±34.8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18.41±50.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护理过程中,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通过对产妇的心理干预、饮食护理、环境营造和角色转变护理等众多措施,可有效缓解产妇的消极情绪,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初产妇出血量产后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