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孟祥鲁,吕金娇,刘文宝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农业科技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甘蓝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是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透明的斑,3~4 龄幼虫可将菜叶咬成缺刻或孔洞,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使蔬菜失去商品性;还可危害留种株的嫩茎、幼荚和籽粒,结实率较低,给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目前生产上防治甘蓝小菜蛾主要采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异丙威;或者采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有机磷类杀虫剂由于毒性较高,已经被禁止在蔬菜上使用;还有使用烟碱类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或者采用生物制剂,如BT;以上几类杀虫剂有的效果慢,有的易产生抗药性[1-6]。药剂三氟甲吡醚是一类新的嘧啶类低毒杀虫剂,化学结构独特,作用机理与以上几类杀虫剂不同。本试验对新剂型10%三氟甲吡醚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进行评价,观察其药后对甘蓝的安全性,探索其最佳使用剂量。
试验对象:甘蓝小菜蛾,为田间自然发生。
试验作物:京丰一号甘蓝,购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试验药剂:10%三氟甲吡醚悬浮剂。
对照药剂:10%三氟甲吡醚乳油,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登记证号:PD20110255F110021。
试验设在山东省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试验基地一连续多年进行蔬菜种植的大田内,位置为117.1°E、36.7°N。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耕作、施肥、株行距等)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的种植习惯。甘蓝8 月13 日进行移栽,株行距为30 cm×50 cm,密度4 400 株/667 m2。试验设计见表1 所示。
小区面积为20.0 m2,每个处理重复4 次。采用卫士WS-18D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常量喷雾。在2018 年9 月6 日(甘蓝莲座期)小菜蛾处于低龄幼虫发生初期时施药一次,施用药液量50 L/667 m2。在9 月6 日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在药后3、7、10 d 即9 月14、18、21 日,调查活虫数,共调查4 次。每个小区5 点取样,每点固定2株有虫株,调查整株上的幼虫。药效计算方法见式(1)。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Table 1 Design of test agent
表2 10%三氟甲吡醚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Table 2 The result of field control effects of 10% pyridalyl suspension concentrate on cabbage diamondback moth
由表2 可知,供试药剂3 个不同剂量处理在药后3、7、10 d 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85.20%、93.84%、94.80%,84.57% 、94.25% 、95.22% 和84.73% 、93.91% 、95.81%,说明其击倒速度较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三氟甲吡醚乳油药后3、7、10 d 的防效分别为95.79%、94.80%、95.83%,和供试药剂中、高剂量处理的防效相当。
对药后3、7、10 d 的防效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三个不同剂量处理间中、高剂量处理相比无差异,二者与低剂量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对照药剂10%三氟甲吡醚乳油处理和供试药剂中等剂量处理防效相当,无明显差异。
在药后3、7、10 d 观察各药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相比,甘蓝无药害现象发生,对蜜蜂等其他非鳞翅目昆虫也没有影响,因此它对甘蓝和其他非靶标生物是安全的。
试验得出制剂用药量60 g/667 m2和70 g/667 m2的10%三氟甲吡醚悬浮剂(折合有效施药量90 g/hm2和105 g/hm2)和10%三氟甲吡醚乳油对甘蓝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击倒速度快,药后3 d 就表现很好的防治效果,用药后经观察对甘蓝也均无药害发生。但是剂型乳油含有大量的芳香烃类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对环境和作物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已经被列为环境监控物质,乳油剂型正面临逐步被淘汰的局面;而悬浮剂适用于各种喷洒方式,也可用于超低容量喷雾,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悬浮性,加工以水为介质,对操作者和环境相对安全,防效上与乳油剂型相当,因此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有较大的发展空间[6]。
从经济有效的角度考虑,使用剂量以制剂量60 g/667 m2(折合有效施药量90 g/hm2)为宜。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与其它农药轮换或混合使用,以延缓害虫对其单剂产生抗性。另外,应在低龄幼虫发生初期施药,选择晴天的傍晚施药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