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师地理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9-10-14 02:47刘雁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有效性信息技术

刘雁

摘   要:在新课改教学要求下,中师地理课程改革涵盖“课上”和“课下”,中师地理教师在教学上应从这两方面着手,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具体来讲,教师要根据新课改标准,对教学计划和实施过程进行统一规划,并贯穿于每一节课中。中师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对于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使得教学模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师地理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b)-0184-02

随着21世纪我国迎来了开放、高效的信息时代,这些都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运用也越加广泛。中师地理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升,在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同时,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对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1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师地理课堂教学

1.1 通过扩大无线网络覆盖面,优化活动教学

中师地理教师在开展活动课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方案和计划,真正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为活动教学创造优质的环境。具体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中师地理教师应从学科知识角度出发,在课堂上为学生梳理所学章节的知识点,再复习巩固课堂所学,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地理活动课程的开展也会顺水推舟。其次,在完成所学章节知识层面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做到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从而加深学生的认知。

例如,在一节活动课上,笔者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类宇宙探测的资料,重点搜集生命探测成果的有关资料。首先,笔者为学生设置了以下探究问题:由于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较厚的大气层,这些被科学家称之为“金锁链条件”。那么,我们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探究地球具有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是什么?其次,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探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地球与其他星球在体积、质量以及与太阳的距离等的差异,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球具备“金锁链”的原因。此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需要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分析。由于此次分析需要的数据较多,且难度较大,学生操作起来极为繁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小组在综合利用交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互聯网进行资料搜集与数据分析。互联网工具在分析地球有利生存条件中的应用,不仅创造了活动教学的机会,而且还有助于锻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1.2 通过普及智能终端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课程开展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调研,总结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通过此话题引导学生向地理知识过渡,然后运用智能终端设别,这样有利于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对于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不偏离活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免让学生偏离学习目标,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其次,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整体观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学习观;最后,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智能终端设备的优势,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例如,在学习“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这部分内容,由于不同矿物的结晶形态、条痕、透明度、光泽、颜色、硬度、密度等存在差异。在开展本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较为热播的纪录片或者电视剧进行作为引述,如《舌尖上的中国》里面介绍了一些富含赤铁矿和磁铁矿的村落,教师将其作为多媒体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和探究,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师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2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师地理课外教学

2.1 锻炼学生互联网探究能力,提升其地理技能

由于中师地理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考试,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备考上,学生的地理技能很难得到提升,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因此,中师地理教师加强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搜集,来辅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身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根据教学要求对地理实践活动进行改造,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促进其地理技能的提升。

例如,在带领学生调查家乡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针对家乡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并谈一谈自己的治理想法。在此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在线地图的功能,对家乡的工业部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采集工业区周边土壤、植物、河水作为标本,分析其化学元素,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做出判断。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信息技术在中师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提高其对教学活动的改造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

2.2 通过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加强与各组织之间的交流,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由于户外活动所在地大都没有WiFi无线网络信号覆盖,这样的话,学生只能通过2G、3G或者4G网络信号上网搜集信息,这样,会大大增加学生的网络资费。学生所花费的网络资费必定会随之升髙。因此,WiFi无线网络信号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不利的,使得课外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基于此,学校和课外活动组织单位应加强交流与沟通,为学生争取免费的有公共WiFi的无线网络资源,这样能够减轻学生网络流量资费负担。但是如果活动所在地远离城镇,或是在大自然中,那么教师可以携带随身WiFi作为共享资源,以便于学生查询相关学习资料,提高课外活动教学效率。

例如,在组织学生“家乡的河流”调研过程中,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家乡的河流展开调査。调査方式主要有査阅相关资料、实地勘察、登陆相关网站、走访有关部门等。首先,笔者安排每个小组运用不同的调查方式。由于此次活动地在户外,笔者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确保河流周边地区处于安全状态中。其次,笔者在开展课外活动前,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掌握本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等。再次,笔者还会携带随身WiFi,为河流周边地区没有可供使用的免费无线网络信号做第二手准备,这样不会打乱课外活动的计划。最后,然学生对于河流的基本概况、水源、结冰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的调査,引导他们通过网络査询相关资料。其中,对于水质状况和河流开发这两项任务,学生需要实地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这就要求教师应提前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一致。

3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今天,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师地理教师应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着力提升中师地理教学质量。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和教师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打破了时空限制,能够有效将课内外教学形式相结合,提升学生地理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侯建成.分享·互动·公益式网络地理教研平台的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60-61.

[2] 卞洁.分析中职学校旅游地理教学方法的实现途径[J].旅游纵览,2017(8):254.

[3] 万友丽.中师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14):172.

猜你喜欢
有效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