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
摘 要:课堂导入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时间较短,内容也不多,然而其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教学导入内容进行精心选择,优选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引领学生自然的步入到新知的学习当中,实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自然衔接,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对提升教学效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文结合实践,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导入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而在课堂教学当中,导入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优秀的课堂导入,就如同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激情充分的调动出来,让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深入的开展小学数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于猗老师曾经说过:“为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将新课导入环节的重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通过精心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益,推动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由此不难看出,课堂导入环节是多么重要,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等进行充分考虑,围绕教学内容,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习激情,更好的开展新知的学习,实现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浅谈如下。
一、直接导入法
这种课堂导入方法,是直接开始新课知识的讲授,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过程中,这样进行新课的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非常大的数字,如1400000000等这些数字,我们应当怎样对其进行读些呢?”同学们摇摇,表示不知道。隨之变告诉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便可知道这些大数字如何进行读写,同学们拭目以待。”这种课堂导入,直接的将课程教学的正题切入,开门见山,重点突出。但是直接导入法,将正题直接切入,略显枯燥,新意不足,缺乏趣味性。所以,应当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合理应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游戏导入法
小学生喜欢做游戏。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我运用游戏来导入新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摆擂台,看哪位同学能打败老师,比一比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回答出“某个数能否被3整除”。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争先地说出一个数字,我总是赢家,学生给出一个任意数,我第一时间就可以说出能否被3整除,学生对我的“特异功能”非常钦佩,此时我说:“你们想和老师一样有这样的特异功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样在游戏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求知。
三、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运用故事导入法,在故事中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激情与兴趣。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就运用了《分西瓜》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的学习:“唐僧让悟空分西瓜,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人一份,八戒想多吃,便说这样分不公平,悟空想了想,便将其中的一份又分成了两份给了八戒,对于这样的分法,八戒很满意,悟空却在一旁笑个不停,同学们,你们认为八戒分的比其他人多吗?”这样会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思考进入新课的学习。
四、悬念导入法
问题是思维的窗口,是探索的动力。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尤其是小学生好奇心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设置问题来制造悬念,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意愿,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内容时,我先问:“同学们,你们多长时间过一次生日?”学生答道:“一年过一次。”我再问:“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今年12岁了,可以在这12年里他只过了3个生日,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引发了学生的认知矛盾:为什么我们每年过一次生日,可是这位小朋友却四年过一次生日。此时我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便会认真听讲,来解决心中的疑问。
五、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多媒体这一新颖而又有趣味性的教学媒体充满了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导入新课。
六、复习导入法
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中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导入法。其优势在于实现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同时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如在进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给出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让学生解答,然后将这两道相关的应用题组合成一道应用题,这样学生既巩固了一步应用题的解法,同时又利于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新知识,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总而言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起始阶段的导入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一个设计精巧、新颖,充满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石。导入的方法不是仅局限于以上几种,只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紧密结合,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可以科学而合理地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只要我们用心设计,导入就一定能成功,我们的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小学教学,2017(24):50-51.
[2]蓝新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课的艺术[J].课堂教学研究,2017(06):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