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词林摘艳》中“生活俗事”类的散曲

2019-10-14 12:15王少博
文教资料 2019年19期
关键词:小令散曲

王少博

摘 要:《词林摘艳》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部元明散曲集,收录的作品包括小令和套数。在将全部散曲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散曲可以概括为“生活俗事”的类别,这类散曲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对《词林摘艳》中属于“生活俗事”类别之下的小令进行分析和阐述,进一步深化对“生活俗事”类别散曲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词林摘艳》 生活俗事 散曲 小令

《词林摘艳》是吴江人张禄编撰的元明散曲总集,一共包括十卷,每卷即为一集,以天干计数法标注卷序。根据内容类别可以分为小令和套曲两部分。根据任中敏先生在《散曲研究》中对于“散曲”的界定,认为“凡不须有科白之曲,谓之散曲”①,那么《词林摘艳》当中收录的很多套曲都不符合這一标准,因其许多作品“本为杂剧中有科白之套曲,而选者削其科白,仅登曲文”②,科白是读懂曲辞进而领悟整个戏曲作品必不可少的要素。用黑格尔的话说:“提供戏剧内在价值的,主要是一种便于上演的动作情节。”③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会削弱曲辞本身的审美体验和剧情代入感。不过散曲的写作方式是要遵循固定程式的,在不损害散曲本身形式及主题意义的情形下将科白省略,更能专注散曲本身之美。因此.《词林摘艳》仍然是一部优秀的元明散曲选集。

以每一首曲子单独成立为准的,《词林摘艳》中小令部分共有286首作品,套曲部分共有2649首作品(散套和剧曲都统一算作套曲作品),共计2935首作品。小令作品在总曲子作品数量中占比大约l0%。笔者大致将《词林摘艳》涉及的全部曲作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爱情题材”“情绪体验”“触物兴怀”“景象描绘”“生活俗事”。“生活俗事”这一部分只占据所有曲子中很小的比重。在小令中,“生活俗事”类型的曲子有23首,占比大约8%,为数虽少,却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单就小令来讲,涉及“生活俗事”的这23首曲作和其他小令在整体风格上比较类似,都是更倾向于诗词风格的艺术特征,富于象征意象和悠然意境。象征主义者认为,在日常生活感知的各种事物后面隐藏着生活的全部秘密,人们的内心能在静寂和朦胧中领悟这种秘密④,而小令这种体裁非常适合表达这种认知和体验。《词林摘艳》收录的小令大多以组曲形式呈现,纵观所有曲作,很少有一组小令只单纯涉及一方面内容,而是在跨度不大的范围内竭尽作者之能事进行创作。

尽管涉及“生活俗事”类型的作品为数不多,却不影响它们摇曳生姿、各具特色,将社会生活景象尽情展现。以《摊破金字令·秋思》为例:

摊破金字令·秋思

红妆艳质,今日多僝僽,家乡缥缈,对景空回首。懊恨双亲,下得毒手,把奴推出门外,做出场丑,如今到此不自由。寒风冷飕飕,寒蛩泣暮秋,月挂银钩,雁过南楼,寒灯冷落独自忧,梧桐树,一叶秋,寂寞几时休。转添愁,黄昏时候,万木凋零将尽,恨锁眉头。娘行谩自凝泪眸,相奴家命薄,天知否?和天也瘦,恨悠悠,峭似长江水,涓涓不断流⑤。

尽管这首小令虽然从内容类型上理应归入“生活俗事”的范畴内,不过其小令中女主人公通过对天色和气候的凄凉描绘对照自己因双亲的不当举措而“做出场丑,如今到此不自由”引发出来的悲愤与失落之情,有如神来之笔,将惆怅之极的心境和盘托出,令读者仿佛能随着女主人公一同叹慨非常。张禄在编纂《词林摘艳》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散曲的顺序,不过大体上还是按照元人散曲在前,继之以明人散曲的编排顺序。这首小令虽然作者名讳不详,大致推断应是元代散曲作品。对元代戏剧家而言,创作几乎成了他们的一种本能活动,精神力量和艺术力量都从他们的笔端自然流出⑥。正是在这样一种本能般的艺术力量驱使之下,立足于日常生活经历的散曲作品一旦以悲闷之情倾贯其中.往往更加感人至深。

如果说《摊破金字令·秋思》还保留有较多成分的诗词余韵的话,接下来这首《鱼游春水·闺怨》则很彻底地体现了不同于诗词一面的涉及“生活俗事”方面的小令风格:

鱼游春水·闺怨

两三日不来家,入门来由咱骂,走将来便口儿里哩哩喇喇,吃的来无上下傻傻答答,劣性子用心机怎捉耍,涎眼恼巧待诏也难描画,割舍了我咬着牙,狠一会和他罢,罢则罢他害羞也,颠倒做了真假,他猛可里边走将来,问一声我好么,我则索陪着笑忍着气怕他怒发,一两日不来家,不见一个人去寻他⑦。

同样是小令的体裁,但很显然《鱼游春水·闺怨》和《摊破金字令·秋思》的语言风格已经迥然不同。《鱼游春水·闺怨》是一组小令,这里只列举其中一首。这组小令更多抒发了对于社会现实及家庭关系种种矛盾之间的喟叹和感慨。此曲丝毫不掩饰地揭示了那样一个“此时此刻”女主人公内心所想所感的生活片段,杂之以内心感受,烘托以家居情景,让人顿感真实而有深味。毕竟,戏剧指的不是剧场,也不是文本、演员、风格或形式,戏剧的本质全在一个叫作“此时此刻”的迷里面⑧。将这个迷层层剖开,最后的谜底是回归最普通生活的真实本源。与之类似的作品还有同属于该组散曲的《闺怨·让与您逞偻罗》和《闺怨·楚台云秦楼月》等。

离开家居情境,将目光放眼到社会生活中,又是另一番景象。以《醉太平·走苏卿》为例:

醉太平·走苏卿

寻葫芦锯瓢,拾砖瓦攒室,暖堂院番做乞儿学,做一个莲花落训道,戴一顶十花九裂遮尘帽,穿一领千补百衲藏形袄,系一条七断八续勒身绦,这的是子弟每下稍◎。

这组《醉太平·走苏卿》属于“同调重头演故事之小令”,这里仅列其中一首。整组曲子不仅穷形尽相地展现出一个痞子气十足的舞台人物形象,而且一定程度上在层层推进的戏曲表象中展现了小令演故事的风貌。戏曲的意境有浅深厚薄之别,这个“浅深厚薄”最终是由戏剧家观察、认识、评价生活达到的深度决定的⑩。因此,戏剧家如何观察生活及在多大程度上将生活融入戏剧进而创作剧曲与散曲,势必成为衡量散曲创作的重要标准。与之类似的作品还有同属于该组散曲的《走苏卿·让与您逞偻罗》、《走苏卿·休问我咬嚼》和《走苏卿·为是么下番》等。

描绘“生活俗事”类型的散曲之所以最能引起人们的感触,最直接的缘由就在于散曲中描摹的内容与读者自身息息相关,可以瞬间引起切身感受。试以元·刘庭信《醉太平·忆旧》这组小令当中的两首为例:

醉太平·忆旧

书囊绣箧闷担愁车,几番放下睡些些,又被这几般儿恼者,晓风摆动檐间铁,锦鸡斗落残更月,扶桑迸出紫金蛇,俊娇娥醒也(11)。

蘸钢锹难用衡钢钢,纸汤瓶不耐温汤荡,爱钱娘枉把人央快,没来由惹得傍帮谤,多少晃谎荒,每日闲郎浪,姨夫每使钞难当当(12)。

这几首小令作品描绘了一个书生形象,在细致人微的刻画中表现了他在刻苦攻读的某个时间段的日常行为。第一首小令描绘的是书生在一个普通的夜里几番平常的行为及适时而生的感触。这种日积月累的平凡生活突然之间迸发出来一番感触,才更让人觉得真实,才更让人觉得顺理成章地捕捉到了生活的真谛。戏剧是精神生活方式的外在盟友,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在电光石火的一刹那,窥见那些已然渗透到我们日常世界又为正常感官忽略的看不见的世界(13)。第二首更深入入心,毕竟,涉及钱的问题,才是最直接根深蒂固于百姓生活的基本问题。

刘庭信还有《寨儿令·戒漂荡》小令组曲,其中多首曲子表现了日常俗事的情节。戏剧艺术必须有日常生活的表象,故事、情境、主题必须能引起共鸣,因为人说到底总是对他了解的生活感兴趣⑩。像《寨儿令·戒漂荡》这样通过间接描绘不良子弟的行径造成的后果来进行劝惩的创作手法,尽管在后世时有出现,却仍有十足的典型性。

《词林摘艳》中小令部分涉及的“生活俗事”方面的曲作共23首,虽然没有将该类型全部作品一一列出,但已经将其主要类型和风格特征基本做了相关论述,窥其一般可见全豹。《词林摘艳》的研究价值非常丰富,本文仅从某一类型的小令部分进行论述,对于其他类型及占据更大篇幅的套数部分没有更多的叙述。本文在撰写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水平及相关资料的局限,难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十分期待此中同道能够予以批评指正。

注释:

①②任中敏.散曲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7,7.

③④余秋雨,世界戏剧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350,399.

⑤⑦⑨(11)(12)张禄辑,词林摘艳[M].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乙酉刊本,第24页,第76页,第131页,第127页,第128页,

⑥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102.

⑤(13)(14)彼得·布鲁克,著,于东田,译,敞开的门[Ml.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80,85,90.

⑩沈尧.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179.

參考文献:

[1]张禄辑,词林摘艳[M].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乙酉刊本.

[2]任中敏,散曲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3]任中敏,散曲丛刊[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4]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5]余秋雨,世界戏剧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6]彼得·布鲁克,著,于东田,译,敞开的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7]沈尧,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

[8]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小令散曲
闲吟小令
掉坑
掉坑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