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及其标准研究与实践

2019-10-14 03:23罗玉明
决策探索 2019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工商管理

罗玉明

【摘要】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依据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和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及标准,探索了制定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架构、打造专业课程为“金课”、完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课程;路径

根据2018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管理技能和决策能力;二是综合性,注重管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工商管理类的典型专业之一,要求学生通过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的学习,具备相应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总体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通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实训课程、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

一、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及标准

课程是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实现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一致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素养并且能高效地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要将学生职业需求、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学科课程系统性融于一体。

其构建基本标准为:第一,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与专业课程系统性相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依循管理知识认知的规律,不仅要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课程的系统性,系统性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满足该专业“一专多能”的需要。第二,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相吻合。依据社会发展需求、该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工作需求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要在调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注重与行业企业联合,确定专业核心技术能力,进而确定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需求,设计该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学生今后职业岗位需要相吻合。第三,培养专业应用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专业知识的自主拓展和更新打好基础。所以,要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拓展课程资源,适度紧缩课堂教学总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四,加强专业知识传授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职业工作者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是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所以,该专业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將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各项内容中,积极促进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满足该专业较强的综合性、人文性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实践

顺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将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作为突破点,是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经深入探索与实践,洛阳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制定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引领。因此,要按照国家对各专业的质量标准的要求,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洛阳理工学院根据国家质量标准和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了“1234·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图所示:

该模式是在充分调研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有效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上确立的。该模式设计从驱动力出发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到教学效果制定了明确的定位和标准,为本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架构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为培养出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经过充分的调研,洛阳理工学院将本专业的课程学分合理划分为:通识教育平台47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42.5学分,专业教育平台36.5学分,集中实践平台34学分,素质拓展平台5学分。应用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专业教育平台和集中实践平台上,专业教育平台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包括专业导论、管理学、经济学、商务办公软件、会计学、管理运筹学、经济法、组织行为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校企)、市场营销学、创业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运营管理、市场调查分析、证券投资学、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与ERP、国际贸易实务、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管理沟通;专业选修课中包括了企业运营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经营模拟、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员工开发与培训、绩效与薪酬、员工关系管理)两个方向各8学分专业方向课和供同学们自主选择的10门专业选修课,保证专业课程体系能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机会支持,满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专业课程的开设严格按照知识学习的逻辑关系递进安排。集中实践平台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匹配推进。具体安排如下:

(三)打造专业课程为“金课”

“金课”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必须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授课老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从管理实践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实际状况和本校的授课制度以及教学条件,系统研究、安排、讲解专业课程的课程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完善有针对性的本土化案例进行灵活的案例教学,积极探索和改进课程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从而高效地完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金课”建设的目标,建立高效的应用课程授课体系,更好地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结合最紧密的领域,新商科也正在全国高校被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新商科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硬技能”,更要具备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学习创新等“软技能”,单纯地通过课堂讲授难以实现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这与工商管理专业的“金课”建设的创新性、挑战性和高阶性的要求是一致的,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洛阳理工学院建立了经济管理实训中心,建设了包括创业实训室、沙盘模拟实验室等,保障学生能够将课程内容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进行业务实践。该学院以校企合作基地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养成为核心目标,形成了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基地、学科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认证、专业素质拓展层层推进的递进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金课”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教师对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开展教学大比武,加大对优质课程的奖励,提升课程的创新性、挑战性、高阶性,培养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四)完善课程建设的保障体系

课程建设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教学条件、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学制度保障等方面。洛阳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获得河南省“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试点改革”。本专业的18名专业任课教师都能做到一人担任2~3门专业课,其中14名教师为双师型教师。该学院鼓励教师大量参与专题培训学习和专业社会实践,满足了教师在专业应用性课程教学中既熟知教育教学规律及专业知识,又具有精深的行业技术的需要;教学设施、教学经费等教学条件满足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在网络教学方面,学校投资建成了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改革,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国家慕课平台相关网络课程,主要核心课程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建成了在线课程;在教学制度上,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本专业依据国标建立了专业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

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要既满足学生的知识传授、专业素养的打造,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能力自主更新知识,做到终身高效学习,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晓瑶,段美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11).

[2]王桂云,王明明.构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J].中國高等教育,2107(18).

[3]陈国平,汪小飞,王瑞乐.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改革思路[J].科技视野,2016(19).

[4]林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转型研究与评价[J].高教学刊,2016(17).

【本文系洛阳理工学院教研项目“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及其标准研究与实践”(18JYYB-3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经管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工商管理
独立学院法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物理“翻转课堂”应用型课程建设初探
基于应用型课程大学物理的改革研究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构建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CDIO教学模式指导下网路工程类课程改革研究与实施
高职应用型课程标准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