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权
连日来,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频频报道了老兵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通过许多方式,纷纷表示对这位“时代楷模”的崇高敬意。
毋庸置疑,这位老兵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兵,而是一位立过“特等功”、获过“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称号的人,是很有理由公开张扬、表现和“炫耀”一下自己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相反,他却装“傻”,把自己的“功劳”不声不响地“深藏”了60多年。他的卓著功勋,妻子不知道,儿孙不知道,外人更不知道。直到2018年底,因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90多岁高龄的他拿出证书奖章,这才“意外出名”。好一位人民的功臣,这是多么可贵的“自我埋名”啊!
由此,不禁使我想起了同样两位老英雄。一位是孙毅将军,《西行漫记》的作者将他误写成邓华;另一位是李玉安,《谁是最可爱的人》将他错写成烈士。当时,他们都健在,而且知道作家的失误,但他们若无其事,以致使失误延续了三四十年之久。后来,当有记者采访这两位老人时,他们都直截了当地说,我们虽然为革命流过血,立过功,比起那些为革命牺牲了的战友算得了什么呢?
有功不居,自我埋没,却显露出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居功莫自扬,即使自己有值得公开赞美的地方,还是由他人赞美去。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相比老英雄张富清的这种“自我埋名”精神,一些党员干部却逊色多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自我埋名”不足,“自我夸张”有余,“突显”自身欲强烈,向往功成名就一步登天;有的人对名利“情有独钟”,费尽了心机、绞尽了脑汁;有的人不是明争,就是私下暗斗,争的是脸红耳赤,斗的是死去活來;有的人稍有“功劳”,便“当仁不让”,总是挖空心思“争取到手”,即便有“难度”、有“阻力”,也要“力争”,也要削尖脑袋往里钻,也要“创造条件争取到手”,于是不惜谎报成绩,骗取名誉;还有的人利用权和钱,网络一批“捉刀人”写“锦绣文章”,把自己吹捧成“艺术家”“理论家”“思想家”“老专家”,冠冕堂皇,不知羞耻。在文化队伍中,有的人扭着屁股唱了几首歌,便自我包装成“歌星”;有的人刚演了一部无座率的风情剧,便自我吹嘘为“影星”;还有的人出版了一两本书,充其量只是自娱自乐自赏的“小儿科”而已,内容空洞乏味,绝无阅读和收藏价值,却沾沾自喜把自己打扮成所谓的“作家”“文学家”……不一而足。
这些“恶行”,使我想起了一个儿时听到的故事: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镇江,登金山游览,问一和尚:“你看大江之中,风帆片片,碧天无际,你知道这江面上来来往往有多少风帆?”那和尚稍一沉思答道:“陛下,依贫僧所见,只有两张帆,一张帆为名,一张帆为利。”乾隆皇帝点头道:“好一个为名为利。”的确,在一些追名逐利的人的心目中,什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国家、人民等,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唯有名利“两张帆”。培根说过:“名誉心恰似人体内的黄胆汁,若分泌、运行正常,可以使人活跃、敏捷,但若堵塞、回流,就会烤焦,从而有害有毒。”
我以为,求名牟利,无可厚非,问题是别“离谱”“出格”。有一点成绩就搁不下来、到处张扬,就自吹自擂、“发烧”“发狂”;没有什么成绩,又处心积虑地去沽名钓誉,去东拼西凑,去投机取巧。其结果,只能自身昙花一现,甚至声名狼藉,既玷污了社会公德,又损害了党和国家形象,那是无论如何要不得的。我看,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地学学老兵张富清等这些老英雄们的“自我埋名”精神吧,做个受全社会尊崇的人该有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