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225009)
2014年在“12·13国家公祭日”海报邀请展中,廖波峰先生设计的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图1),引起广泛关注。他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七张纸上写下了30万个人字,以最直观形式表达了对于死难者的哀悼,同时警示后人勿忘历史。这幅作品一改以往单纯借助计算机图形设计的模式,采用了手绘表现强烈情绪,密密麻麻排列的人字各不相同,仿佛一具具尸体陈列在观众眼前,这样的表现独具特色,令人过目难忘。由此感知,公益海报设计面对相对熟悉的主题内容的时候,如何拓展表现技法的创意思路,实现更好的传播价值,显得非常重要。
现代社会进入读图时代,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每天接受大量图像信息,如何让公益海报作品在第一瞬间吸引观众眼球,并得到准确理解,这是每一位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公益海报的主题内容相对固定——环保、节能、和平等主题一再重复上演,而表现形式有待创新,有必要借鉴视觉传达其他类型的表现手法,改变传统摄影照片加广告标语等陈旧样式,更多契合现代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用更新颖的形式打动他们,这样才更有利于公益海报作品的深入传播。
人类漫长的艺术发展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风格、技法以及出现的无数经典艺术作品,都是今天公益海报设计可以借鉴学习的宝贵资源。在公益海报设计过程中巧妙运用大师惯用技法去表现新的主题内容,或者直接借用某一经典作品中的造型作为基本素材转化利用,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可以带给观众新的感动。笔者作品《Revolutionary Friendship》(图2)模仿日本著名设计师秋山孝的手绘线条,表现马克思、恩格斯的战斗和工作的状态,展现深厚革命友谊,具有卡通意味,生动而有趣,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手绘方式一直伴随人类发展,从最早的洞窟壁画,到圣经插图,再到今天的电脑绘画,手绘一直具有极强的个性表现力,能够自由驾驭多种风格和类型,而手绘技法与摄影实拍元素自由组合时,画面对比效果突出,主题表达更加多元包容。笔者作品《吞噬》(图3)中涂鸦表现的怪兽即将吞噬实拍的地球造型,两种形式实现高度反差,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和紧张感。
图1
图2
图3
“极简主义”一词语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由抽象表现主义演变而来,起初应用于绘画,之后逐渐发展到雕塑、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而手绘表现的极简图形既简约明了,又能体现设计者的个性诉求,一改当下矢量格式极简素材泛滥的诟病。同时,黑白两色搭配,摈弃了一些无关信息,强化了视觉效果。黑白、极简和手绘,这三种技法因素的有机融合很好地契合了多种视觉传播途径,能使观众迅速理解创意主题。笔者作品《海洋石油污染》(图4)用涂鸦表现了一只被石油废料污染而无法飞翔的海鸟造型,警示人们海洋石油污染的严重后果。
这是现代版式设计的一种创新,即在画面中吸纳字体、几何图形、手绘图形、摄影图片、肌理底纹等要素进行自由排版,形成色彩透叠、隐性结构对齐,实现看似纷乱却又和谐统一的效果,此技法在公益海报中应用,富有现代感,更容易被年轻观众认知。笔者作品《雾霾之下》(图5)用天空材质叠加多重元素,并做结构对齐和波普样式拼贴,层次分明,内涵丰富,展现雾霾之下的人们对蓝天的渴望。
近年来以杜蕾斯、苹果等品牌为代表的平面广告,注重创意文案表现,一改读图时代依赖高清炫目特效的套路,直观明晰,以看似简单平实的方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公益海报中精彩的文案往往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让观众产生更加自由的联想,且有助于加深设计者与观众的互动。如笔者《追梦路上的坚持》(图6)以纯文字排版形式巧妙展现餐巾纸和个人理想的关系,简洁有力,引人深思。
图4
图5
图6
此技法借用“观念摄影”的一些理念,所涉及素材并非电脑后期合成,而是来自真实世界的人类、动物身体局部,或者是手工制作的装置,亦或许是一种自然现象等等,包罗万象,设计者将其以新的视角展现给观众,表达某种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的内涵,通过强烈的个人观念情绪来感染观众,表达更多理性思考。“12· 13国家公祭日”主题海报中的一幅作品《NanJing Massacre 1937》(图7)以看似真实的血染的断头台比喻日本太阳旗,展现出纪实摄影风格下艺术摄影所具备的逼真性,“可以以假当真,创造出比真人真事真场景更具时代的典型形象;可以以假逼真来强化艺术的形趣与技趣,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1,让观众自然联想到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恶,画面纯粹,氛围凝重。
图7
图8
当下,新中式风格在很多设计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倍受年轻观众喜爱。公益海报作品中运用新中式风格的水墨字体元素特别能够引起受众的文化认同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表达”的文化宣传主旨。笔者作品《众盼回归·完美中国》(图8)中用祖国各个省份的版图拼贴成水墨质感的“国”字,内部一个点绿叶象征台湾省,以此期盼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早日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
当今社会,公益海报以其丰富多元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视觉传达方式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作为海报设计者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深入挖掘公益海报主题的同时,尝试探索不同类型风格的表现技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主题内容服务,更好地发挥公益海报的社会功能。
注释:
1.范文霈,《艺术摄影审美特征的新构想》[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