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湖北美术学院“1+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下,基于视觉艺术基础“通识教育”的课程框架,“艺术通识实验课程”试图以“理论+实践”的基本课程链模式,打破以工具论为课程划分的标准,以期使学生达到从理论到观念构建、从观念到视觉语言转化与输出的目标。
关键词:艺术通识教育;实验课程;课程链模式
一、背景
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基础部自2006年建系以来,在“通识教育”的思潮下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并在湖北美术学院“1+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下,形成了与全国八大美术学院基础教学不同的通识艺术基础系列课程。而“艺术通识实验课程”正是基于系部的课程框架,对目前仍然以艺术工具性为标准的系部课程划分而进行的课程深化创新与尝试。
二、“艺术通识实验课程”概述
自艺术学院产生以来,艺术观念与风格的变迁就以进入美术史的方式进入学院的教学体系。其中又有古代到中世纪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这四个具有差异性的时代分期,其艺术观念与表现方法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艺术与科学、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异质——它直接导致了当代艺术实践与美术学院教学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目前国内艺术高等教育改革力求突破的困境。本课程实验正是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背景下展开的,课程试图以回到艺术史与艺术现场的方式寻求答案。
虽然课程是以艺术史作为学习的依据,但本课程展开的角度是针对日后从事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的实践类创作者,与针对艺术史学科的艺术史专业课程或与面向大众的艺术史科普有很大不同。对于未来艺术家或者实践类艺术工作者来说,学院公共课提供的艺术史课程并不能细致到感觉与技艺的层次,而史论系提供的专业艺术史课程又因其與批评方法的紧密联系而有可能限制艺术的自发性与创造力。因此本课程理论部分的艺术史与前面两者的差异性在于其是基于创作角度进行的艺术史串讲,是以艺术创作的动因——艺术创作作为一种文化结果的概念为切入点,在短期内将艺术发展的逻辑串联起来,使学生从同时性及历时性的角度来理解不同艺术家为何而创作?何以产生不同类型的艺术?……这也是为紧接其后的创作课进行思维的铺垫与开启。这便要求讲授者需要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理解与诠释艺术史,再将其具化为可操作性的课程。
三、“艺术通识实验课程”的四部分课程链
“艺术通识实验课程”的基本模式是“理论+实践”的课程链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课程打破了在学院历史上主导的以工具论为划分的标准,如素描课、色彩课。而是以不同艺术史时期艺术的诉求为切入点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分为:一是“古代到中世纪艺术——文化与图像研究”;二是“古典艺术——科学造型语言研究”;三是“现代艺术——图式与色彩的构成”;四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创作脉络:概念、文本与书写”。在理论部分,课程从文化史的角度对艺术史进行谱系式贯通介绍,并引入相关艺术理论作为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使学生能深刻理解不同艺术个案的创作动因;在实践部分,课程把学生的思考与表达作为实践课程的中心,在实践中触及不同艺术阶段的本质问题。
系列课程的理论课部分可称之为“艺术通识导学课”,其内容分为前三个部分的“艺术史脉络串讲”与第四部分的“当代艺术创作个案分析”。是基于创作的角度而进行的艺术史串讲,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能从同时性及历时性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也是为紧随其后的实践课“创作基础课”进行思维的铺垫与开启。
在架上绘画的框架内,系列课程的实践课则分为“创作基础”与“造型语言基础”两个部分。“创作基础课”是在建立起对艺术史脉络整体认知的前提下,基于“艺术通识导学课”中对于后现代艺术创作方法的介绍,在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主题式的个案分析并对艺术家是如何将特定主题转换为视觉语言的方式有所了解之后,尝试以自身经验就同类主题进行架上绘画的创作。例如在课程的创作单元中,有对“时间”概念的表达,有借“身体”来表现童年经验的心理痕迹,或者对于自身“身份”问题的思考,甚至只是对于某种简单感受比如“深海恐惧”的表达,等等。通过这些或深或浅的想法,学生尝试着完成从观念到语言的转化——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则包含由素描草图到色彩草图直到最后的作品呈现。
而“造型语言基础”的课程重点在于如何从技法层面上支持想法或观念的实现。以同类课程较少涉及的色彩研究为例,以“作为文化符号的色彩学”与“包豪斯色彩理论”这两个方面为出发点。前者是基于学生对艺术史的了解而展开的课题研究式学习,是从心理学、语言学及符号学的角度对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色彩运用进行色彩的符号和意义性的分析与认知。其次课程将以“包豪斯色彩理论”,即以科学的光学色彩学理论为基础,以光谱调色训练为方法,使学生对色彩的认知由自然色体系过渡到主观色体系的学习中。
项目基金:湖北美术学院校级教学研究课题,艺术通识教育在基础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1810。
作者简介:刘小嫦,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