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平花腰傣歌舞音乐的发展现状

2019-10-12 01:36沈晓雨
艺术大观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沈晓雨

摘要:云南花腰傣聚居在滇中地区玉溪市境内的元江两岸,哀牢山地区的花腰傣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傣族一样,同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文字,不信佛教,信奉原始宗教,崇尚“万物有灵”,其历史和文化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哀牢山地区的花腰傣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傣族的特征,沉淀下了独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关键词:花腰傣;歌舞音乐;发展现状

一、花腰傣民间音乐研究现状

花腰傣民风淳扑,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习俗,依附于习俗活动而世代传承的花腰傣民间音乐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无论是竹林深处飘出的情歌、田边地角听见的苦情歌、酒宴席问延绵的祝酒歌和蔑供桌上吟诵的祭祀歌,还是村头寨尾荡漾的葫芦笙舞由、狮子舞场或送葬舞队震天动地的唢呐吹打与锣鼓曲牌,都凝聚着花腰傣丰厚的民族文化蕴藏和独具的民族性格特质、是从山河谷里原生原长,根深叶茂的朵朵奇葩。

吴乔老师在《花腰傣十年三部曲》中提到过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民族特征(属性、服饰、文化等)的初步调查,主要分析了花腰傣的歌曲、器乐、歌舞音乐等相关内容,研究角度有花腰傣的分类、民间音乐的基本形态及特征、民间习俗的传承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花腰傣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花腰傣民歌、乐谱的收集和整理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这些研究仅仅着眼于音乐的本体,对于花腰傣民间音乐的美学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也就是说,花腰傣民间音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繁衍流变。如果只是博物馆式的收集整理,标本式的静态研究,不去探讨其民间音乐的生存的环境,就无法进行活态传承,对于民间音乐本身则是百害无一利。因此,通过对花腰傣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研究,有利于从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角度进行更加真切、更有意义的花腰傣民间音乐的传承保护。

二、新平花腰傣的歌舞特点

(一)歌舞中独特的节奏特点

节奏可以优越与民族意识中的不同,唤起不同民族中的共同美感,虽然很多时候,不同的旋律可能会使我们感到陌生,但是节奏不同,它可以明确的反应出音乐想表达的情绪,是紧凑、舒缓、激烈或者是松散等,因此舞蹈音乐中的节奏担负着向听众描述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的重任。在整个舞剧中,音乐节奏一如花腰傣的民族性格表现出一种简朴、平稳的特性。

为了展现花腰傣生活劳动状态和情侣之间打情骂俏的日常生活,接下来的片段中,节奏进行变得从容而又舒缓,在温柔美丽的旋律中,节奏大多都是以松散舒缓为主,通过节奏平稳进行表现出花腰傣从容的生活状态。但是为歌舞剧情发展的需要,在最后的一部分,往往又以快速、活跃的节奏给整首曲子一个完美的结尾。如《祝福》部分就以欢快热烈的节奏进行表现出花腰傣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欢快的节奏进行体现了花腰傣民族性格中积极乐观的一面。

(二)花腰傣歌舞独特的表现形式

值得一提的还有新平花腰傣的三人舞,三人舞是舞蹈形式中的一类,是独舞和双人舞形式的结合,也为舞剧的创作奠下基础。三人舞的编创技法有三种:

1.互为接触的三人舞

三人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在时时接触的条件下进行运动,它的最大特征是便于造型,而不善于流动。

2.单双并存的三人舞

从形式上看这是单人和双人在同一空间舞蹈,它的最大特征是便于人物矛盾的交织展现和人物情感的互为烘托,但必须要有一个“度”,处理好单、双间的关系。否则,就是各自为阵,达不到三人舞的目的,互为变换也不流畅。

3.互不接触的三人舞

顾名思义,这是三人在各自空间进行舞蹈,它的最大特征是流动空间大,主要针对三人齐舞段的运用,但张弛的把握要有分寸,画面的构成要讲究和谐。

每个三人舞作品都是由这三种形式编创而成。可以单独使用,但都有局限;为了编创的需要,编导者更多地选用综合运用。“但在女子三人舞蹈中高空托举的尝试还不多,因此,我在以上三种技法的基础上又融入新的托举技法,这样在三人舞的表演形式上和情感表达上更丰富多彩。”

三、新平花腰傣民歌演唱技法

记得在我才学习声乐演唱方法时,声乐老师就告诉我:唱歌要像说话一样自然与舒服。那时的我由于才接触声乐,并不能深刻理解老师讲的这句话的含义,在新平我接触到了一首反映花腰傣民族文化类型的电视剧主题曲《花腰恋》然我对“唱歌就如说话一样。”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讲话的方式可以使演唱者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快速的找到正确的发声的位置,并且快速的打开共鸣腔体,迅速达到歌唱状态,例如《花腰恋》中“所有的美好与你分享”这是这整首歌的画龙点睛之笔,用高音完成,表达了花腰傣的姑娘们对待感情的真挚与为人的善良纯真。“在演唱的时候在感情的处理上也丝毫没有遮掩,真情流露的表达更加能激发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不愿在尘世烟火中离散”表达了这份海誓山盟。歌曲的后面做了一次反复的处理,仿佛是沉浸在那段恋爱中并且对那段美好的恋爱的回忆,在歌曲高潮的时候突然转调“花腰卜少和明朗少年相爱”与主题相呼应,达到了点题的作用,也是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相知相恋的过程。这些都是用比较高的音域来处理,需要强大的共鸣腔体效果这样才不会显得声音单薄而又尖锐。

最后,用講话的方式来体会歌词的意义,可以很直接的品味到歌词中想表达的情景和意境,例如《花腰恋》中的“彩虹缠腰间,为你盛开美丽花朵”是花腰傣的姑娘们最单纯、最朴素、最向往、最美好的表达。歌词中的“彩虹”事实上指的是花腰傣姑娘们腰间绑着的本民族花腰彩带,花腰傣也是因为这条美丽的彩带而命名。可以想象一下,我如此盛装打扮就是为了能与有缘人有一次美丽的相遇,所以这里的处理是舒缓的、温婉的、动人的、期待的。当然期待中也带有些许少女的青涩、含蓄与害羞。“我把溪舞云霞,为你留下柔情的等待”这一句是小结句,也是主歌的最后一句,在演唱时的处理要注意过渡,达到承上启下,所以声音的处理也要从渐弱逐渐渐强,把情绪释放到对强烈。演唱时的很多处理都是来源于我们对歌词本身的理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用讲话的方式朗读歌词,从而对作品全面的研究,确定好这首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基调,通过演唱时的处理来把对作品的理解尽量表达到极致,做到相对完美的呈现。

因为讲话和朗读都是有声音的,声音传达到耳朵里,这样培养的语感和乐感也会事半功倍,对歌曲的理解也会达到一针见血的目的。《花腰恋》这首歌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完美的示范。

四、新平花腰傣的歌舞音乐的现状发展及思考

笔者在研究花腰傣歌舞音乐的生态时了解到,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新平县的嘎洒与漠沙两个地方,嘎洒和漠沙都处于哀牢山山脉,属于红河流域中上游的地方,可以说哀牢山与红河水成就了花腰傣独特的风情与状态,给予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气质与样式。

就拿服饰来说,花腰傣的服饰颜色丰富多彩,给人绚丽的审美感受,它的用料特别讲究,比如傣雅(花腰傣有三个支系,分别为:傣雅、傣卡、傣洒),多用于刺绣较为精致的绸缎,这种面料只能用于演出或者参加某些礼仪性质的活动,无法用于劳动,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花腰傣女性服饰华丽与古滇国的贵族一脉相承,所以说花腰傣是古滇国皇室贵族的后裔。

从分析花腰傣音乐的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社会环境与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找到花腰傣歌舞的民族特性以及它不同于其他民族民间音乐的核心要素,也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花腰傣不同的支系的民间音乐的多样性。

近一百多年以来,玉溪新平县哀牢山地区的生产劳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大一部分人从较为低级的社会发展阶段跨入相对来说更加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这样的变化对花腰傣民间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收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代代相传的音乐景观正在慢慢瓦解,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当下民间音乐想要继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音乐特性既是音乐生成的特性,也是音乐传承的特性,研究音乐的特性必须与音乐生成时的环境相辅相成,如果说当时音乐生成时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了,只能从后人的理解与文献当中研究,无法还原当时的音乐生成时的样子,这对音乐的发展和变化是无法精准的把握的。“而花腰傣歌舞不同于其他民族于它的生成、发展与传承都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花腰傣人民没有文字、不信佛教,他们信奉于最原始的宗教,历史和文化也口传心授,发展至今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可以较为精准的把握花腰傣歌舞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它特殊的环境与地理位置也为传承提供了更加合适的土壤。当然这些只是本人在经过田野调查之后的一种拙见,仅仅是众多答案中的一种解释…

五、结语

在调查中发现,花腰傣歌舞文化历史悠久,景象丰富,斑斓绚丽,这些都显示了花腰傣人民强大的智慧与丰富的创造力,不同的民族历史背景与文化的不同造就了各民族独特的歌舞文化,也催生了不同的音乐舞蹈艺术。花腰傣歌舞在创作中努力的表达了该民族文化的民族特性,赋予了花腰傣歌舞鲜活性,把花腰傣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完整的向我们展现了出来。花腰傣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未曾受到佛教的影响,依然信奉原始宗教观,是傣族本乡本土滋生的宗教信仰,因此歌舞文化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与改变,保存较为完整,所以传承与发展它这也是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徐菡.新平花腰傣南碱村“傣卡”的原始宗教调查[J].民族艺术研究,2003(4):54-58.

[2]杨文学.花腰傣人的葬礼及其灵魂观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2):10-14.

[3]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刘荣昆.傣族生态文化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5]仇学琴.红河边上的花腰傣[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钟小勇.傣族民族民间音乐美学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7]张亚林,李安明,黄富.云南花腰傣民间音乐[J].民族音樂,2007(2):25-29.

[8]杨文学.花腰傣宗教信仰探微[J].中国云南新平花腰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7(1).

[9]王美佳.哀牢山花腰傣民间音乐生态研究初探[J].民族音乐,2017(06):28-29.

[10]郑雯雯.花腰傣的舞蹈特点[J].艺术时尚:理论版,2014(11):352.

[11]千红.中国环境下之声乐艺术指导养成计划[J].歌唱艺术,2018(04):25-30.

[12]杨光远.新平县傣族的原始宗教仪式文化[J].新平花腰傣文化大观,2000.8.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