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实践类课程“虚”“实”结合授课模式研究

2019-10-12 23:44范丽丽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结合

摘要:通过在设计实践类课程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提高设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挖掘实践教学的潜力,实现常规实践教学的“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实践教学的“虚”相结合,以“虚”“实”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设计实践类课程;“虚”“实”结合;授课模式

一、常规设计实践类课程的现状

(一)艺术专业设计实践类课程即包括设计理论又包括设计专业技能的教学,还包括施工方面的实践操作。传统的艺术实践类课程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应用能力操作,设计的图纸过于理想化与实际施工不符,导致设计方案难实施。

(二)学生到施工现场或者工厂现场参观学习,会受到安全、时间、场地、管理、资金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在施工现场或工厂学习充满了危险和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另外即使有相对保障的条件可以去施工现场参观学习,但是不同时段的工期不同,短时间的学习很难学习到全面的施工实践知识。工厂现场参观产品种类繁多工艺复杂多样,很难全面的了解工厂所有产品的实践知识。

(三)为了提高实践性教学能力,部分学校自己建设专业的工作室或实训基地,但是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也会面临设备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再者由于学校建设的工作室或者實训基地普遍缺乏行业指导,导致其科学使用率较低,难以保障教学质量。

二、建立“虚”与“实”结合的设计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模式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虚”与“实”相结合的方式,“实”即传统的常规教学,主要通过理论讲解结合案例教学、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讨论、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教学相结合加深理解。“虚”即虚拟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借助虚拟现实教学平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虚拟实践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亲自动手实践。

(二)教学手段

在传统常规艺术实践教学中多采用黑板重点内容板书、多媒体PPT课件结合视频或音频文件讲授、实物现场展示或示范教学和典型案例分析讲解教学,通过文字结合多媒体动画文件、搭配案例分析和现场展示示范加深对实践理论授课内容的理解。在虚拟实践教学中需要借助虚拟平台,教师需要根据授课内容自主规划建设虚拟实践“基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实践基地”自主实践。

(三)授课内容

“虚”“实”结合差异化虚拟实践教学,在传统常规艺术实践教学中主要讲授课程中的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讲解,并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讲解。例如家具设计实践授课中,常规授课旨在家具设计基本概念、家具设计分类、家具设计风格、家具设计流程、人体工程学、家具制作材料、家具结构、家具制作工艺等内容的讲解,并对家具结构、家具制作工艺进行深入讲解。

(四)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在设计实践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设计表现效果图和施工图绘制的表现方法。虚拟实践教学注重虚拟设计实践的实践能力的理性和感性培养,虚拟现实空间中的实操能力,反复设计实践修改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重点

在传统常规艺术实践教学中,教学重点在掌握设计实践的基本理论知识、功用性能、经济性、设计流程、设计风格、设计审美倾向、设计材质、相关制作流程、设计表现等。艺术设计虚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在虚拟现实技术下在“真实”空间环境下进行设计实践,在真实环境中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随时验证体验最终的设计效果,并可以不断反复修改。

三、“虚”“实”结合实践教学方法推广应用挑战

(一)技术挑战

在技术方面,“虚”课程的实践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教师未经专业培训学习很难自行对虚拟现实技术教学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并且国内的VR技术发展相对落后很难满足较高沉浸式体验,主要存在虚拟现实技术装备的分布率不够高,不能随时随地进行无线连接,在视觉和触觉方案反馈开发较少,长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装备会出现一些如疲劳、恶心等健康问题。

(二)教学法挑战

在虚拟现实实践教学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学习结果的评估方面给教师提出了挑战,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虚拟现实环境下学生的表现是否在学习很难识别。教师需要开发有效的监控和学习结果评价方案,并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实时干预和引导,研究学生在虚拟环境下的学习数据,研究借助学习数据有效监控学生学习行为和评价学生学习结果,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

四、总结

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实践类课程的授课在自主性、实操性、系统反复练习方面较差,通过“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设计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刘德建,刘晓琳,张琰,陆奥帆,黄荣怀.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进展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4):25-31.

[2]李勋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虚拟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研究——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2):86-92.

作者简介:范丽丽,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猜你喜欢
结合
浅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
广西民族图案的拆分与重组创新研究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企业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
浅谈刑事现场勘查与图侦相结合的新模式
舞蹈元素在杂技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浅析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