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南民间舞蹈艺术的内涵辨析在数据库建设中的意义

2019-10-12 13:57刘斌
艺术大观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数据库建设

刘斌

摘要: 由于河南民间舞蹈汇集南北方舞蹈文化以及多民族舞蹈文化相融合的特殊内涵,使得河南舞蹈的地域性特征不是以一种或几种代表性舞种或某些肢体律动模式的方式出现,而是更多地表现在了河南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质上。把握河南民间舞蹈地域特征的特殊表现方式不仅是开展河南民间舞蹈研究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化地域特征在艺术研究中作用的必要理论探索,尤其在建设河南民间舞蹈数据库的过程中,对于其人文内涵的认识和辨析更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河南民间舞蹈确立其自身品质和艺术特征的基础,也是进行数据库建设所不可规避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河南民间舞蹈;数据库建设;内涵辨析

河南民间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这些舞蹈表现的内容有既有农业耕作、战争经历、图腾信仰,也包含有各种民俗、祭祀、礼仪活动。河南民间舞的艺术风格多样,既有粗犷豪放、气势磅礴的大型集体性舞蹈,也有细腻婉转、柔美秀丽的双人、三人舞蹈,简要的来讲,河南民间舞蹈艺术具有以下两个独特内涵:

一、融汇南北,包含有不同地区的舞蹈文化

河南地处中部,正处于南北之间,自古以来便是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加之古代的河南曾长期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使得河南地区成了南北方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舞台,不同的舞蹈文化在河南汇集,这一方面深刻地影响了河南民间舞蹈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使得河南民间舞蹈具有了多种不同的内涵。

此外,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地层系统齐全,构造形态多样,既有山区、丘陵,又有平原和盆地。各种不同的民间舞蹈艺术在河南境内均可以寻找到适合其传承发展的地理环境,这也为河南民间舞蹈的丰富性,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因此,河南民间舞蹈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仅仅从舞种的角度来分析,就可以发现,河南地区不仅有属于北方民间舞系的秧歌,也有属于南方民间舞系的灯和花鼓。

秧歌在河南省分布广泛,名目繁多,形式古老,具有秧歌舞蹈的典型特点,有以“秧歌”命名的跑秧歌、解放秧歌、秧歌灯、花鼓秧歌、回民秧歌、军庄秧歌等,都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此外还有一些不叫秧歌而以伞命名的“捻伞”“穷伞”“笑伞”“扑伞”等,其舞队形式、艺术特征等与秧歌相同,也应将其归为秧歌类。

灯、花鼓在河南民间舞蹈中也较为常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苏家作龙凤灯和豫南花鼓灯。灯舞源于灯节,以彩灯作道具的舞蹈形式,因灯的造型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其表演以南方最为常见,南方地区的灯舞优雅清秀、舞姿轻巧、富有内涵,以不同的情景展现着劳动人民独特的智慧。河南省焦作博爱县苏家作村的“苏家作龙凤灯”形成于清道光年,由苏家作艺人黑旦所创,是河南民间舞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每逢春节和苏家作火神庙会期间(农历二月二十九),苏家作人为了庆贺一年的劳动成果,期盼来年更好的收成,都要把象征富贵吉祥的动植物的形象制成花灯,如:龙、凤、麒麟、老虎、孔雀、荷花、鱼等,这些花灯除在各家门口悬挂外,还根据各种民间传说故事组织起来,进行耍灯跳舞的活动,“龙凤灯”就是其中的代表。无论是军庄秧歌还是苏家作龙凤灯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河南民间舞蹈,南北方的舞蹈文化同时出现在河南民间舞蹈中,并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在其他省份的民间舞蹈中是较为罕见的。

二、交流融合,多民族舞蹈文化汇聚

由于河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古代政治斗争、政权更替的核心地带,经历过多次民族迁徙和民族大融合,这就使得河南民间舞蹈具有了多民族文化汇聚的特色。

河南民间舞蹈对于多民族舞蹈文化的兼容并蓄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如公元494年,鲜卑拓跋宏迁都洛阳,带来了鲜卑民族的舞蹈文化,并且同中原汉族舞蹈文化相互影响、融汇,“北魏鲜卑拓跋族是一只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后逐渐接受汉族文化,其原来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决定了其扭胯出胯、身体成S型曲线、袒胸露臂、挺胸撅臀等舞蹈动作特点,入主中原后他们逐渐被“褒衣博带”的汉族舞蹈风格所取代,舞蹈形态注入了中国传统美学精髓,彪悍粗放的游牧民族的舞蹈特点逐渐与江南丝竹式的舞蹈相融合。”[2]

此外,宗教的传播,也是导致河南民间舞蹈多民族舞蹈文化汇集的重要原因,比如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就是很鲜明的例子,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最早开凿源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佛教在中原地区传播的有力证据。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已经迁入中原,接受中原文化的洗礼,而中原地区的民众更是开始吸收外来民族舞蹈的优点并对其舞蹈动作加以欣赏与中原地区的舞蹈相融合,这一舞蹈文化的融合体现在龙门石窟中雕刻的许多飞天舞伎身上,这些飞天舞伎身上穿的服饰不仅仅有胡服的特点还融入了中原地区的服装特点如长带飞扬和腰束长裙,舞蹈动作中少了少数民族的粗犷、奔放,多了一丝中原人民的飘逸、柔美与洒脱。如龙门石窟的古阳洞中雕凿的一些飞天画面,他们穿着短小的上衣和长裙,翩翩起舞,具有浓厚的中原特点。再如奉先寺台阶下窟盒中,在主佛佛座下刻有一个完整的伎乐像,其形态是“头稍倾,上身微‘冲身(胸部向左前微挺出,古典舞称此为‘冲身),胯部向右侧摆出,右腿为‘主力腿(即支撑整个身体重心的腿,古典舞称‘主力腿)。右腿曲提向后勾。似欲轻盈举步向前。左手作“托掌”姿(手心向上翻,作托起姿,古典舞称之为“托掌”),举至头侧,右手臂平展张开,那绕肩的帛带,顺着她柔和的手姿轻柔下垂,这是一个相当准确的‘顺风旗姿。”[3]在龙门石窟的莲花洞中可以见到许多飞天,他们其中一些做些“托掌”“按掌”的舞蹈动作,还有一些手中拿着翟(用羽毛装饰的舞具)身披飘逸的长带起舞,他们的舞姿、舞具、和服饰都具有中原地区的风格,这些舞蹈形象都体现出了中原舞蹈文化与外来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所形成的新的舞蹈特点。

在现存的河南民间舞蹈中,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回民秧歌,它是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传统的回族民间舞蹈,民间传说中,其起源于唐代安史之乱时期。回族人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但伊斯兰教文化反对偶像崇拜、反对拜物,所以他们的文化艺术装饰多以几何图形、花草图案、古兰经文为主。也正是因为这种信仰,使回族舞蹈在形式上无形象化、无物化遗存,这也就构成了回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有显著的不同,而秧歌这一舞种在汉族人民中广泛流传,和日常生活,农业耕作等保持着密切的关联,从这些表面现象上来看,貌似回族和秧歌之间的关联点较少,但是在河南特殊的地域性和社会发展历程的共同作用下,回民秧歌这种极富特色的舞蹈艺术诞生了,他既具有回族舞蹈民族风格浓郁、韵味独特高雅、充满了异域情调,有着很浓烈的伊斯兰教生活风俗的特点,又具有汉族传统秧歌。

参考文献:

[1]田丽萍.突出地域特色推进民间舞蹈文化產业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3):65.

[2]金秋.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王克芬.试论龙门石窟舞蹈雕像的中原风格[J].文艺研究,2005(2):111.

猜你喜欢
数据库建设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数据库建设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据库建设
试论如何推动政协机关档案管理工作
浅谈大数据信息化及数据库建设
高校图书馆专题数据库结构探析
谈美术学院图书馆动漫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浅析新疆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我国档案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法理性思考
政府公报全文数据库建设探析
当代艺术档案的认识与收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