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们国家的电影产业不管是规模、还是发展理念以及营销方法等等,都呈现出了显著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导演,这些导演背后的作品往往都体现出了电影工业美学的元素。
关键词:电影工业美学;创作研究;电影分析
一、引言
新生代导演虽然在电影的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导演背后有着同样的生存语境,其电影创作的原则和观念有着潜在的共性。针对不同的语境和外部形态,新生代导演普遍遵循工业美学的思路和原则,协调电影作品中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以及作者性和体制性等等之间的关系。从这些角度可以看出,电影在当前时代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全新的态势,本文针对当前国内电影工业美学的原则以及创作展开研究。
二、电影工业美学原则和创作的基本概述
电影世界和人们的生活关系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就意味着电影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要进行紧密的连接,从实际的电影创作来看,电影工业美学一方面保持电影的虚构和假定等基本观念,引导和推动魔幻、科幻类型电影的发展,并产生积极创新和超越现实生活的意识。我国电影中科幻电影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源自中国电影创作者的想象力确实,也是一种电影观念过于保守的体现。此外电影并非是拒绝现实主义,要强调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生活环境以及现实气息的描写,让观众感受到现实主义电影的魅力。典型的如《我不是药神》中,作为一种以关怀人性作为核心的电影,并非是凭借着喜剧效果和戏剧性取胜,而是通过小人物的情怀,以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引导观众产生共情。其温情的结尾也整体满足我们国家的中国梦,最终引导产生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推动了民众的理想。当然戏剧性的冲突要适当地超越一些现实生活,这也是当前国内社会观影群众需要的内容。艺术创作应当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三、我国电影工业美学的构建
从电影创作者的角度来看,认识到电影作品本身是集体的产物,并非是某个人凭借自己就可以完成,电影的生产并不仅仅是编剧和导演,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电影产业链条和生产系统上的重要环节,所以只有互相协同、配合以及制约才能实现系统的优化,发挥出系统的高效作用。导演等主创人员,要成为体制内的作者,在制片人中心的制度下,要尊重电影的个性,工业美学从本质上看,是限制了导演个性的发挥,但是并非抹杀导演个性,而是要求导演在制片人中心制度下进行操作,导演必须要使用产业化形式下的生存,以及技术化的生存的情况,电影生产不能成为小手工模式的生产。
从电影作品的层面来看,电影的剧本在电影制作中有着非常核心的作用。核心文化的產出本质上就是讲文本反馈的一种产物,在当前强调品质的电影产业中,要关注剧本在整个电影工业美学创作中的地位,从西方国家学习剧本管理的制度,基于受众群体的喜好打造出满足群众需求,且具有人性特点和叙事规律的剧本,基于这些内容推动类型电影的发展。对好莱坞电影进行学习和引入,从中国本土的电影发展中,打开工业电影创作的美学,还要关注到电影自身的技术创作和工业特征,在工业水准和技术指标上,为观众提供相应的视觉服务。当然在关注电影工业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其美学的发展。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审视电影工业美学的发展。从这一视角上思考,首先要明确电影所具有的大众文化性质,也要明确受众为核心的创作理念,尊重常人的美学趣味和普世价值观,并做好创作工作。在艺术的创作中,特别是电影艺术的创作,要关注到一些没有经历过艺术理论和教育的群众,也就是没有关注过文艺学说的普通人,这些人是最广大的观众和读者,许多艺术创作者虽然并不关注这些普通的群众,但是最终自身作品的流传还是需要依靠群众的认可。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基于电影工业美学进行电影创作,正是要围绕着大众和常人作为消费的主体。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不是药神》等票房和口碑充分体现出了观众具有一定的鉴赏力,而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也反映出创作者对于观众的轻视以及嘲笑。从实际的理论构建过程中,我们要对市场和受众展开详细的分析和调研,基于多样化的渠道进行营销和传播,明确细分市场和观众定位,不管是阖家欢乐的喜剧电影,还是主流的大片,或者类型电影,都要将档期导入到电影的项目中。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中国一些具有较强作者性的导演,如陆川、陈凯歌以及姜文,如果有相应的制片人和监制与之搭配,产生一定的制约关系,会促使他们的电影获得更加良好的反应。
四、总结
从美学相关原则上着手分析电影的创作,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当前中国电影在发展中呈现出的现实性以及科学性,虽然我们国家的电影规模逐渐的庞大,甚至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但是电影工业的理念尚处于发展阶段,必须要构建出与中国电影规模相匹配的电影工业体系以及美学,才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创作成为世界强国。
参考文献:
[1]王天雨,杨帆.浅谈电影工业美学的原则——以影片《前任3:再见前任》为例[J].数字传媒研究,2018,35(08):20-22.
[2]陈旭光,张立娜.电影工业美学原则与创作实现[J].电影艺术,2018(01):99-105.
作者简介:张涯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