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模式的相关探索

2019-10-12 12:51张贻玮
艺术大观 2019年23期
关键词:群众性模式青少年

张贻玮

摘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服务于社会公共文化,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的开展,让群众感受到文化的多样化。而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极大的意义,它可以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全面身心发展。因此,这是一项需要长期落实的基本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开展青少年群众公益文化活动的意义,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模式

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文化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都在不断更新,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已日益复杂,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适当组织开展公益化活动。社会的公益活动有很多种,目的就是为了让社会产生一种良好的风气,提升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了我国现代教育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而形成主要原因的因素就是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向造成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应只注重青少年的理论知识,还应注重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

一、开展青少年群众公益文化活动的意义

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开展青少年群众公益文化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公益文化的焦点已经定位为青壮年,鼓励广大的青壮年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当一位社会改革的推動者,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文化建设一般放在首位,而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又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所以在社会和谐的文化过程中,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格外重视对青少年文化活动的建设。

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不但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校外教学资源,还可以给青少年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活动场所,避免受到外界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应运用社会当中的一些积极的正能量,正确引导青少年参与到社会的公益活动当中来,教会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青少年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面人才。

二、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的应用策略

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群众活动,可以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塑造青少年的精神面貌,陶冶青少年情操,丰富青少年的精神内涵,使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开展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

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主要就是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质与责任感,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知识学习。教育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他们思想道德、情感、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开展“爱祖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献给灾区人民的爱心”“唱红歌”等公益文化活动。大力推进青少年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做好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的准备

每一次的文化活动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要想使活动进展顺利且圆满结束,需要我们每个环节都考虑到位。在开展公益活动之前,首先,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活动策划案,工作细节包括:本次活动的宗旨,在什么时间、地点举行、主办方、相关部门人员的分配工作,布置活动场地的预算、设施等方面,方案做得越详细,考虑的越周到,越是可以提高活动的可行性。接下来就是争取领导的支持和筹备活动经费,经费方面一可以向学校申请公益活动费用,二可以向当地企业、单位争取资金赞助,尽最大的努力为企业、单位做好产品的宣传,以及企业的公关形象宣传,也让他们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增加活动的气氛。所以,要想成功举办文化活动,必须具备完整的活动方案和足够的活动资金。比如在举办:“建校50周年的表彰大会暨文艺晚会”,除了组织编排舞蹈外,要事先布置晚会的现场和晚会的会议流程,如,灯光音响的调试、观众的入座位置、颁奖时间、演员穿什么服装、节目的演出顺序、领导讲话、伴奏音乐等,一定要保证活动的连贯性,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为保证活动的圆满成功,最好是在正式演出前,进行多次彩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活动的万无一失。

(三)符合青少年群众的文化需求

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是为了满足青少年的文化需求,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比较枯燥乏味。已经不能满足青少年的文化需求。所以,青少年群众性公益活动必须要有创新的理念,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他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不同,只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去改变传统文化活动的单一性,我们的文化活动就能被青少年群众所接受和喜爱,深入去了解青少年文化活动的需求是什么,开展一些他们热心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比如,歌唱爱好者活动,广场舞比赛、书画展览大赛等。

(四)正确认识青少年群众公益文化活动

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是以娱乐方式为主,满足青少年精神和生活需求,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全身心的舒展自己,实现自我教育,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体验其他活动中体验不到的乐趣,青少年群众文化既烘托了校园艺术气息的文化氛围,又体现了学校的素养和品味,是其他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不能代替的。

教师可以组织和带领学生,去烈士家庭中进行慰问,让青少年以军人为榜样,增加爱国情感,让全社会的人都形成热爱祖国、军人优先、尊老爱老等良好风气,这就是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青少年群众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应利用多种空间,如,校园文化、街头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合理运用这些空间,那么青少年群体文化工作就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比如,校园文化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以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性文化。

(五)优化环境,为青少年群众文化提供条件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开展活动,如,在儿童中心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为青少年群众文化公益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了有效加强社会舆论效果,要加大与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的合作力度,提高公益活动的美好形象。

总之,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的公益活动,只有一直坚持以公益性为原则,让更多的青少年受到社会教育,把社会教育作为青少年的校外教育,不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性主题活动,服务于社会,进一步扩大公益活动的影响力与渲染力。以创新的思维理念、方法和精神,逐步探索教育青少年公益活动运行的新机制,为青少年群众文化教育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青少年群众文化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当前我国呈现出利益复杂化、冲突化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存在,不但使一些社会矛盾问题不断增强,还引起了社会上一些人的不安情绪,甚至产生了各种心理危机,这对正处在身心阶段发展的青少年来说十分不利,所以学校一定要积极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与青少年构建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全方面为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它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文化发展大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要以社会主义精神为宗旨,弘扬当今时代的旋律,铲除那些低级趣味、伤风败俗和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违背,腐朽落后的精神垃圾。

三、结束语

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必须有效实施,主题活动一定要合理化、健康化,坚持公益性原则,与校内的课程知识相结合,优势互补,教师要正确认识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的重要性,不断创新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孙鹏飞,刘晓.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9):210.

[2]陈秀梅.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7):177,179.

[3]钱红.坚持公益性,打造文化活动品牌[J].大众文艺,2017(9):13-14.

猜你喜欢
群众性模式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增强服务意识 打造为民频率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浅谈现代民间绘画的特性体现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性戏曲活动的引导工作
大力发展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