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着男装”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字面看,是指女性穿着男性服饰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传统服饰和创新服饰之间相互碰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女着男装可以探讨中国服饰的发展变革。
关键词:唐代;“女着男装”;审美风尚;服装设计
一、唐代服饰的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的高峰,政治开明,经济发达,这为服饰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唐代幅员辽阔,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发展国家经济,出台一系列政策,缓和社会矛盾,为唐帝国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政治环境的安定,为唐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唐代的文化繁荣与当时所处的地区贸易脱离不了联系。唐帝国不断地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文化、贸易往来,随着经历文化的互相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唐帝国的纺织业、手工业的繁荣。自南北朝始,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速,唐代对于外来文化,秉承着包容的态度。胡汉文化相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思想的进步,孕育出非常多的艺术瑰宝。唐朝对于文化的开放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并且更具深厚的内涵,服饰文化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同样有了深刻的改变与进步。
二、唐代女性服饰中的女着男装
在唐代,女性喜欢穿着男性的服装,其中主要的体现,既戎装与半臂。戎装,我们现在统称为军装;而半臂呢,既是我们现在夏季穿的中袖或短袖。这两种款式都是在唐代时尚女性中非常流行的款式。这种元素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一蹴而就的,恰恰是因为唐代的贸易文化交流的繁荣而引起了新的社会氛围。据《新唐书·五行志》中记载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武后笑曰:“女子不可以为武官,何为此装束?”唐高宗和武则天看见女儿太平公主身穿男子才会穿的衣服,并没有像其他朝代一样强调什么伦理风化,而仅仅是当作了一个家庭聚会上的玩笑而已,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默许。看来在当时的普遍社会环境中,身为女子而穿着男装也是普遍存在的。
三、唐代女着男装与现代服装中性化
唐代女着男装或者胡服的现象,在初唐非常普遍。盛唐时期,中晚唐以后则日趋减少。并且通过逐步发现的历史文物资料,逐渐解密的敦煌壁画。可以发现女性身着男装的形象,虽然前后变化不大,但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自从中国进入二十世纪,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社会动荡,人们的思想开始思变,对当时的服饰进行了大规模的筛选和改变,甚至对具有性别特征的服饰都加以清除,只有中山装,学生装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生存了下来。自民国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思想的震荡,中性化服装出现了。近代女装中性化是中国服装发展史的转折点,打破了自古以来对于女性的封建枷锁。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终结,也标志着中国服饰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留学生开始穿西装。诸如衫、袍、裘、靴、裙摆脱了传统伦理的束缚,涌现出了大量的新生款式。
四、唐代服饰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一)色彩
在当代的服装设计中,唐代服饰对于现当代服饰设计留下了相当多的财产,在配饰方面提供了大量巧夺天工的设计方案;在色彩上,唐代流行的大红、酒红、暗红等也被许多的设计工作者大量地采用。
(二)图案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中唐代服饰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其端庄典雅、五彩缤纷、巧夺天工等特征,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將大量的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往往具有招福迎祥、驱邪赈灾的寓意。
(三)服饰元素
“无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没有领子。选择领口低开的无领服装,就可以将锁骨露出,使脖子显得修长,从而凸显女性特有的青春与性感气质。在现代女装中,抹胸运用无领的设计,女性上半身胸部以上全部裸露,使人们的视线转移到脖子及肩部,不仅能展现完美的肩背线条,还能将优雅与性感的气质展现出来。
五、结论
唐代文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文化高峰,尤其在唐朝时期出现的女着男装现象,是中国服装史上一个转折点,具有非常特殊的时代价值。中性现象是当今社会上非常流行的潮流趋势,唐代女着男装客观上推动了当时服饰的创新,促进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当代中国人开始越来越多的着汉服,穿唐衣。这是对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的重新认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首次提出“文化自信”。今日之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场合上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为了保持我国特有的文化精神,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习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文化从哪来,到哪去,是我们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都要认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卓林.从《簪花仕女图》谈唐代服饰的构成形式美[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21-23.
[2]郝蕾.浅析唐代服饰艺术与风貌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10X):238-240.
[3]李超德.唐代服饰的风格特征[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6):24-27.
[4]王霄兵,张明远著.服饰与文化[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
[5]袁杰英.中国历代服饰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牛蕊婷,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