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

2019-10-12 02:42李德彬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抚育管理林业发展造林技术

李德彬

摘 要 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经济建设,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但这个过程中也忽视了环境保护与管理,所以目前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林业生产是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对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方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林业发展;造林;抚育管理;造林技术

1 林业造林方法

1.1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林业生产中的第一步,将种子播撒到土地中进行造林,这种方法比较常见,也被称为直播造林,操作技术较为简单,不需要进行单独育苗。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种子对土壤质量的要求较高,需要土壤水分含量充足,而且种植环境需要保持稳定,不能在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进行直播,通常在土壤质量较好的区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植树造林。

1.2 分殖造林

随着林业造林技术不断发展,还衍生出很多新的造林方法,分殖造林就属于其中一种。分殖造林指的是将树木的根枝部分直接植入土地当中,通过这种繁殖方式育苗。这种方法缩短了育苗时间,有助于幼苗健康生长。分殖造林的操作也比较简单,幼苗成活率比较高,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幼苗在继承林木的优良基因同时,也可能将原林木中的不良基因携带上,导致树木后期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或者长势受限等问题。使用分殖造林的树木主要有柳树、杨树及松树等,本地杨树较多,也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造林[1]。

1.3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指的是将苗木作为造林的基础材料,进行栽培和种植,这种造林方法适用于很多树种,而且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比起来,其优点更多,播种造林对土地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外界的限制因素也不多,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植苗造林技术的整体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成本,其整体成本远远高于其他两种造林方法。

1.4 营造混交林

营造混交林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杉树、松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商品林主要追求经济效益,但是一种树木的弱点也比较显著,不利于改善土壤地力条件,而且树木的适应性较差,容易产生病虫灾害。因此,从生态学以及植物多样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应该要积极营造混交林,以多树种为基础,提高森林生态结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培育出更多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2 森林抚育方法

森林抚育采伐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林木成熟之前通过人工管理达到抚育目的,能有效促进森林生长,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在进行抚育管理的时候要确定抚育采伐起始时间,而且整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客观因素,比如树种的类型、林地立地条件、林地的原始密度等,不能忽视林分起源、经济以及交通等各方面因素,必须要考虑各种要素进行科学抚育。具体来讲,林木抚育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抚育间伐

抚育间伐是林木抚育过程中的关键,能够优化林木群落结构,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林地生产力,间伐包括透光抚育和定株抚育两种。郁闭度太高会对林木生长造成影响,透光抚育的关键是保证林木可以获得充足的光照,将一些多余的枝叶打掉,为树木提供此更多阳光。通常来讲,当林木的郁闭度大于0.8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透光抚育,将一些长势不够旺盛的树种伐除,需要注意的是,在间伐的时候要保护好珍稀树种。定株抚育是有针对性地对林木进行抚育管理的工作,尤其是一些幼龄林,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穴多株或株距过密而相互争肥的问题,通过定株抚育可以对林木的密度进行调整,让林木分布更均衡,促进林木茁壮生长[2]。

2.2 割灌工作

林木抚育管理的最关键阶段在于中幼龄时期,这个时期是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较多,林下灌木与乔木会出现争肥问题,为了让林木生长得更旺盛,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养料供给,必须要做好中幼龄树木的抚育管理。进行割灌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保证珍稀植物不会受到损害,割灌是将杂草和灌木割去。例如,白榆在本地也有栽种,喜光,根较深,生长速度很快,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对土壤的要求很严格,对于白榆周边的杂草,必须要及时清除,才能有效确保其生长和成材的质量。

2.3 合理剪枝

合理剪枝可以将一些长势較旺、但不利于树木整体生长的枝叶清除,保留主干和主要枝叶,促进树木生长。剪枝也主要在中幼龄时期进行,树苗的修枝高度要符合既定的标准,对于幼龄树木而言,剪枝的高度不能超过幼龄林本身高度的三分之一,对于中等树龄而言,剪枝的高度不能超过树木本身高度的二分之一。剪枝的时间一般在早春或者晚秋,这样可以降低气候因素对林木的破坏和影响。对于一些枝叶萌发力比较强的树种,比如刺槐、山杨等树种,应该要结合其生长特性,在合适的季节进行剪枝,避免第二年因为枝条生长过多无法形成主干的问题。

2.4 低产林抚育

在林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低产林,比如密度较稀、结构不佳、对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适应能力较差的林地,其单位面积产量低,生长速度慢,生态循环缓慢。这类林木也是抚育管理的重点,对于这类林地,一般都采用重新造林加抚育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造林,然后进行抚育管理,提高林木生长水平[3]。

综上所述,林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林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不注重抚育管理,只关注林业生产,后期的抚育管理力度不够,所以导致林木生长受到影响。在林业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加强造林技术应用,并且做好抚育间伐,为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凤珍.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J].现代园艺,2016(04):35-35.

[2]周海江,任其岭.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7(26):121-121.

[3]刘晓东.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探析[J].山西农经,2018(23):57-57.

猜你喜欢
抚育管理林业发展造林技术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宁夏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浅议森林生态旅游与林业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