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体系构建及推广对策

2019-10-12 03:13付业勤陈雪钧罗艳菊
关键词:绿色建筑

付业勤, 陈雪钧, 罗艳菊

(1.海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海口571158;2.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40007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使用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时是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指南被制定出来[3]。世界上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价法”(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BREEAM)由英国建筑研究所1990年提出,开创全球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先河。目前,国际上较为完备、影响较大的绿色建筑应用指南包括加拿大绿色建筑性能认证系统(Green Building Tool,GBTool)、美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LEED)、日本建筑物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CASBEE)、澳大利亚全国建筑环境评价系统(the National Australian Built Environment System,NABERS)和德国可持续建筑认证体系(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Nachhaltiges Bauen,DGNB)。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指南专门介绍了绿色酒店旅馆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应用较晚,典型的有2001年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7年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和2014年的《绿色建筑评价国家标准》等。绿色酒店建筑技术指南存在于一些国家和行业的绿色酒店评价标准中,如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发布的《宾馆、饭店合理用电国家标准》,对酒店建筑节能降耗进行了规范。面对强烈的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中国饭店业协会于2016年12月颁布了《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是现阶段我国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的纲领性文件。何恒钊等研究了酒店改造工程的暖通空调系统绿色节能设计[4]。卢求分析了酒店能耗的主要来源,从降低碳排放量的角度探讨了酒店的绿色设计问题[5]。许谦介绍了斯里兰卡一家被美国LEED认证的绿色酒店建筑的成功要领[6]。在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国家标准颁布后,学界缺乏对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推广的系统研究,不利于绿色酒店建筑技术落地和发挥成效,本文希望在这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二、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体系

建筑生命周期是利用生命周期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系统理论等,把酒店建筑看成整体产品,从时间维度分析酒店建筑产品的经历[7]。构建绿色酒店建筑应用体系时,以建筑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遵循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和动态性原则,解析与重构绿色酒店建筑体系复杂的要件和需求,将绿色酒店建筑发展周期看成一个整体,各发展阶段具有逻辑关联性,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与对策措施配合,具备未来性和成长性,是绿色酒店建筑技术体系较好的分析思路和框架。结合酒店建筑[8]和行业特点[9]3-28,将酒店建筑生命周期分为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开业筹备、日常运营和改造扩建5个阶段,以夏热冬暖地区为研究背景,主要考虑建筑的通风、遮阳、隔热问题,分析不同阶段的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为酒店推行绿色建筑技术提供清晰严密的应用体系。

(一)规划设计阶段

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建筑规划设计是实现绿色酒店建筑目标的良好开端。规划设计阶段应明确绿色酒店建筑的发展目标,引导酒店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10]25-28。科学合理、符合生态安全的场地选址可以减少酒店建设施工和运营管理中的环境问题与安全隐患。合理的建筑朝向、间距、布局、功能分区、动线设计等,控制酒店建筑开发强度和建设规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筑空间,合理运用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以及建筑内部空间、围护结构和外部空间设计等因素,都为酒店资源能源节约、绿化、排水和对外交通等功能实现打下良好基础。见表1。

第一,科学选址。场地选择决定了酒店与环境的总体关系,参考地质、水文、生态、气候、历史、文化等学科知识[11],收集相关数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确定酒店选址。第二,场地安全。在科学选址基础上,对酒店场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保证用地安全[12]12。第三,朝向布局。建筑朝向要求有良好通风和日照,避免东西晒,冬暖夏凉降低能耗[13]31-35,大堂、餐厅、客房等朝向有景观要求;间距是酒店建筑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对酒店的视野、节地、室内外环境和安全都有重要影响;酒店建筑组群规划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单体建筑的日照、通风和节能效果[14]30-32,布局应考虑土地利用、功能分布、气候环境、交通流线、客房面积、顾客体验等因素。第四,分区动线。功能分区按照酒店运营、顾客活动和绿色建筑要求进行,各功能区面积合理、分工明确、互不干扰;流线设计方便客人准确、便捷、快速、愉悦地在酒店活动,与外部有效衔接,物品服务流线简洁高效[15]。第五,节能设计。楼体设计,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得热和散热能力影响较大,主要考虑舒展、空隙多、体形系数大的建筑形体,增加建筑散热表面积,利于夏季通风散热;遮阳设计,遮阳可以减少建筑的太阳辐射得热、降低空调使用时间,减少用电量,提升室内的热舒适和视觉舒适[13]147-156;外墙设计,围护结构是外部与室内的分界,包括外墙、屋顶、外窗幕墙,其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建筑节能效果。外墙是围护结构面积最大的部分,散热任务较重[16]29;屋顶设计,屋顶作为建筑最上层围护,全天接受热辐射,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室温;外窗幕墙设计,外窗是围护结构开口部分,除满足隔热、隔声、保温等需求外,对采光、通风、日照、视野等也有要求。酒店为获得良好的视野和采光,往往采取大面积开窗或玻璃幕墙,对保温隔热提出更高要求。第六,节材设计。以节约材料为目的的建筑设计手段,土建设计与装修设计衔接,实现一体化,避免重复设计施工、反复拆改等现象;材料选用,材料选用的合理性决定了建筑的节能环保性,提高建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易维护性[8]。第七,绿化设计。场地绿化对缓解热岛效应,获得适宜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辐射环境有重要作用。第八,给水排水。安全稳定的水源供应、合理调配,废水和非传统水源综合利用,在酒店建筑的汲取、处理、输送、再处理、排放过程的绿色环保,是绿色酒店建筑的重要要求,需要科学设计排水。第九,交通设计。关注酒店场地内外交通组织、停车、客人出行,保障出行安全、快捷方便,减少污染[14]45-64。

表1 酒店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要点

(二)建设施工阶段

施工体系是包括施工组织、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场地生态复原等环节的系统工程,要求施工过程贯彻绿色原则[17]。酒店建筑施工是建筑构建和场地改造,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扬尘、噪声、污水、水土流失等污染。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可以减少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开发资源、维护身心健康,实现酒店社会责任,提高酒店形象。绿色施工不仅需要在施工规划和施工工艺上有环保理念,还需要业主、管理层、承包商都具有环保意识[10]59-60,见表2。

表2 酒店建设施工阶段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要点

第一,过程管理。施工规划需要进行施工计划与场地布置,分析施工各阶段重点难点,明确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严格控制设计文件变更;材料采购需要控制材料的质量和环保性能;施工过程做好人员、工艺、质量、消耗、成本、工期、安全风险、环境影响等的管理控制,将节能环保理念植入施工流程;工程验收贯穿施工过程,检验每个工序的完整性,整改不合格工序,保障建筑质量和生态标准。第二,资源节约。适应场地所在地气候,避免气候带来的资源能源使用量增加,监测现场用电量,优化施工用电配置,安装节能灯管,利用声控照明系统提高电能使用率;实时检测用水量,使用小流量出水设备,采取节水工艺,水资源循环利用;施工场地区域功能统合优化,场容设计管理,尽量减少临时设置,减少施工设备搬运。减少材料消耗,设计材料回收方案。第三,环境保护。维护场地环境和周边社区,分析施工污染源,减少施工对周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区居民的影响。

(三)开业筹备阶段

酒店开业筹备是酒店业主委托酒店管理公司和专业安装团队,根据酒店星级、节能环保和服务运营要求,安装设施设备、室内装修、改造室外环境的过程[9]5。相较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阶段以建筑土建为主,开业筹备阶段更注重设施设备安装和室内外环境的装饰美化,见表3。

表3 酒店开业筹备阶段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要点

第一,节能设备。白天处于部分负荷或部分空间使用状态、夜间有较大能源负荷等情况是酒店建筑的常态,采取有效的节能设备至关重要。采用高效供能用能系统设备,优化用能系统,采用能源回收技术,利用酒店废热、城市废热、工业余热、太阳能、地热等非常规能源[18]。第二,节水设备。保证供水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水量浪费和消耗。使用完善安全的给排水节水设备,限制超压出流和无效水量产生,采用高性能管材管件,配备用水计量设施[14]107-115。第三,暖通空调。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维持室内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客人体感舒适度,是酒店建筑主要的耗能设备,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涉及冷热源机组、输配系统和末端调节等。第四,照明电梯。照明和电梯是酒店中仅次于暖通空调的第二大能耗源[14]89-91,要实现节能降耗,需要合理选择照明和电梯,通过智能化系统和能耗管理系统监控照明和电梯运营状况[16]30-31。第五,室内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决定了客人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满意程度。室内环境改善和维护是绿色酒店建筑的重点,可从室内声环境、光环境、湿热环境、空气质量4个方面展开。第六,室外环境。室外环境一方面要缓解和消除酒店建筑运营给周边带来的污染,另一方面要维护酒店外部和周边的良好环境,相关技术措施应从声环境、光环境、热岛环境和风环境4个方面着手[14]380-477。

外业核查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内业识别的岸线的范围、类型,进行不少于30%的核查并修改;对内业识别无法准确判定的,全部进行核查并修改;作业过程统一采用平板电脑进行记录。所得结果包括拍照日期、时间、经度、纬度、方位角等信息。

(四)日常运营阶段

绿色酒店建筑的物质基础与硬件条件主要是在选址规划、施工建设和开业筹备阶段实现的,而日常运营在酒店建筑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也是客人实际入住、体验与感受绿色酒店建筑各项内容和技术细节的阶段。研究显示,建筑运行阶段消耗能源占整个生命周期的80%[14]30,同时有大量绿色酒店建筑项目在日常运营阶段无法贯彻规划要求,出现设备闲置、设备损坏、能源利用率低、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日常运营阶段的管理流程和措施是绿色酒店建筑技术效果实现的关键,见表4。

表4 酒店日常运营阶段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要点

第一,物业管理。绿色酒店建筑运营管理主要通过物业部门实现[14]35,物业承担了提高绿色酒店建筑运营质量、节省消耗、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的责任。第二,设备管理。保持酒店建筑内外营业和公共设施设备正常运营,是绿色酒店建筑各项技术指标实现的基础,物业机构应在尽量减少对住客干扰的前提下,定期检查、调试、维护、更新设施设备,提高设备性能和能效管理水平。第三,节能和节水管理。降低酒店设施设备单位综合能耗水平和费用,提高能源和水资源使用管理技术含量,实现系统化、智能化管理[19]。第四,环境管理。控制和提高酒店建筑的空气质量、热舒适、声环境、采光与视野等环境指标。第五,耗材管理。降低酒店日常经营、服务提供、菜肴制作、设备维护、清洁卫生、污染防治、植物绿化等物品的原材料消耗。第六,客户管理。客人是绿色酒店建筑设备的直接使用者,酒店应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客户服务和客户管理中,利用环保技术提高服务质量,获得客人理解、支持和认可。第七,绿化管理。维护管理酒店室内室外植物和园林小品,提高植物成活率、美观环境、减少病虫害防治污染和水源浪费。第八,垃圾管理。酒店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巨大,有效控制管理垃圾物流,创造整洁、美观、优雅、健康的环境。

(五)改造扩建阶段

酒店建筑改造扩建是对运营一段时间后的酒店的建筑空间和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与新建扩建的行为[20]。由于受到前期规划设计缺陷、客源需求升级、素质不高的客人破坏、员工操作不当、设施设备缺乏维护保养、特殊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酒店运营一段时间后,常常需要改造和扩建,也是我国酒店业的特有现象[9]20-21。改造扩建一般每5年一次,通过改造扩建,可以弥补酒店设计缺陷,改进空间布局,优化接待设施,完善酒店功能,提高产品竞争力。酒店改造扩建时应该坚持绿色施工理念,完善环保设备,弥补耗能漏洞,优化用能结构,延长酒店生命周期,满足客人高层次的健康舒适需求,见表5。

表5 酒店改造扩建阶段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要点

第一,客房改造。客房作为酒店最重要的营业部门和客人生活空间,损耗最大,需要更新客房软硬件,改造后注意清除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第二,公共区域改造。提高功能空间的接待能力,使用无毒无害、可循环使用的装修材料,特别处理与源头控制厨房、烧烤、吸烟室、雪茄吧、酒廊、发廊、按摩室等容易产生污染的区域。第三,后场改造,包括酒店办公区域和后勤区域的改造。提升酒店行政办公条件,改善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注意与公共区域和客房的区隔,维护员工职业健康。第四,工程改造。改造酒店管网、大型设备、围护结构、节能、安全设备等,优化设施设备性能,提高酒店设施设备的运营状态、服务水平、节能和安全性能。第五,室外改造。通过改造室外工程,减少酒店运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缓解热岛效应,增强排水性能和公共服务能力等。第六,拆除施工。对必须拆除的建筑结构,经主管部门批准,采取科学规范的拆除流程和方法,注意人员和建筑财产的绝对安全,对拆除物进行分类管理、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将施工对环境和客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21]。

三、绿色酒店建筑应用推广对策

利益相关者是组织的决策和行动所能影响到的外部利益主体,这些主体对组织目标实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2]。酒店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受到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酒店企业、顾客和社区居民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23],这些利益相关者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实施产生影响,共同决定了绿色酒店建筑应用推广的效果。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的利益相关者维度,提出应用推广对策。

(一)政府维度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对绿色酒店建筑应用推广负有领导职责,将酒店建筑节能环保纳入政府议程,由住建部牵头,发改委、文旅局、规划局、工信部、环保局等部门参与[24],制订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推广规划,协调绿色酒店建筑开发、设计、施工、运营、评估、检测等机构,建立技术应用的市场机制,将绿色酒店建筑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果。

第一,财政税收。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实施在短期内会增加酒店的经济负担。政府应从行业整体利益出发,为酒店提供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减免增值税等优惠,减少推广绿色酒店建筑的外部不经济性,促进技术应用推广。第二,标准制定。编制星级酒店用能定额标准,作为用能对标管理依据,促进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实施;制定星级酒店绿色建筑技术实施标准,作为技术实施指南;制定酒店能效标识和认证体系,为酒店实施绿色建筑技术和调控节能减排范围提供依据[25]38-41。第三,绿色建筑评定。基于绿色酒店建筑评价国家标准,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绿色酒店建筑评定体系,开展创建活动。第四,标识管理。政府牵头制定绿色酒店建筑主要指标的标识公示制度,专业机构根据标准进行衡量、评定等级,授予达标建筑荣誉称号、绿色标识和政策奖励,提高酒店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性。第五,示范试点。通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试点,为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奠定基础。示范试点内容包括高效空调、冷热源设备、热回收、照明、智能控制等,鼓励酒店使用节能减排设备和可再生能源。第六,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建筑节能宣传周”“建筑科技活动月”等主题活动,印发酒店建筑节能知识手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汇编等,宣传绿色建筑技术;讲座宣讲,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审查、绿色建筑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媒体宣传,依托媒体发挥宣传教育、舆论引导职能,开展多样的酒店建筑节能环保宣传活动。

(二)行业协会维度

作为联系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在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推广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制定中,中国饭店协会是标准制定的参与者。在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推广中,酒店、建筑等领域行业协会应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支持辅助。行业协会制定扶持政策、解决矛盾问题、提供配套服务,组织行业培训,协助酒店做好日常运营、维护管理、节能管理等工作。第二,沟通协调。协助政府成立绿色酒店建筑联盟,为会员单位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组织酒店与绿色建筑供应商合作,提供技术展示平台,开通诊断热线,开展网上交流活动。第三,信息服务。建立信息网络,搜集节能信息,为酒店提供咨询服务。对顾客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绿色消费意识,创造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的社会环境。第四,社会监督。定期播报绿色酒店建筑实施进展和绩效,树立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典型,对不达标酒店进行通报,要求其整改。

(三)企业维度

酒店企业是绿色酒店建筑技术的使用者,酒店对绿色酒店建筑技术的态度和行为,决定酒店建筑节能环保工作成败。企业应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建筑节能与优质服务、环境管理与业务经营之间的关系,通过推行绿色酒店建筑技术,提高酒店科技含量和经营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设置机构。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涉及酒店各阶段、各部门和各环节,有必要成立专门机构,由酒店总经理或业主负责人牵头,隶属酒店工程管理部门,工程总监具体负责,酒店前台和后台抽调人员共同参与[25]36-37。第二,系统思维。新建酒店从选址规划之初就要注意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一张蓝图干到底”,力争一次性完成绿色酒店建筑设计和定位,为后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全员节能。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需要全员参与推进。宣传培训,对酒店员工开展技术培训,使建筑节能成为员工自觉行为,从而影响顾客接受绿色建筑;环境营造,将绿色建筑融入酒店品牌文化和形象识别系统,使绿色建筑成为酒店特色;奖惩结合,将绿色建筑技术落实到酒店各部门,将绿色建筑节能降耗作为考核指标[26]。

(四)顾客维度

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绿色酒店建筑使用者和体验者的顾客,对绿色酒店建筑认知度低,除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顾客与大众的宣传引导外,更重要的是酒店深化绿色建筑与产品服务的融合,加强服务管理和营销创新力度,提升顾客对绿色酒店建筑技术的了解、认可和支持。

第一,理念创新。酒店应用绿色酒店建筑技术时,要避免对绿色酒店建筑的“片面化”“投资化”“豪华化”“技术堆砌化”和“泛化”倾向[27],从顾客角度出发,注重细节体验,不断提高酒店环境舒适度、建筑质量和建筑品质,满足顾客健康、环保、求知、社会责任等高层次需求,让绿色建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易被顾客感知,让绿色酒店建筑溢价出售成为可能,从而激发酒店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实现顾客由奢华享受向健康自然的消费升级。第二,服务创新。酒店将有限资金用在最能产生环保效益的地方,在前厅、客房、餐饮、厨房、康乐、洗衣等重点部门优先采用绿色建筑技术,为客人提供创新性服务产品。如客房绿色生态无污染材料、无噪音房、无烟房、房间空气净化系统、饮用水净化系统、清洁卫生系统解决方案、无纸化自动值房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等,提高顾客满意度。第三,营销创新。营销内容创新,在酒店营销中突出对绿色酒店建筑选址规划、建筑特色、平面布局、空间利用、采光通风、制冷隔热、降噪隔音、优质空气等特色的介绍;营销媒体创新,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等先进科技,微博、微信、小程序、短视频等新媒体,向顾客展示酒店绿色建筑的优越性;营销传播创新,将绿色酒店建筑的复杂技术科普化,用顾客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方式说明和展示,培养少年儿童的建筑环保意识;会员计划创新,在会员奖励计划中加入使用绿色建筑产品的奖励条款,将会员培养成绿色酒店建筑的信仰者;产品定价创新,酒店在定价时采取折扣和技巧,向客人说明溢价原因,对绿色客房及绿色餐饮消费给予折扣、积分和礼物,增加顾客的感知价值。对顾客用水用电实行定额管理,节约的水电抵扣房费,鼓励顾客节能环保。

(五)社区维度

社区居民是酒店所在地的文化创造者、生活空间塑造者、好客氛围营造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社区居民与酒店顾客交往过程中的友好程度影响了客人的满意度和居住体验[28],是酒店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而社区居民在酒店施工建设、日常运营、改造扩建等过程中往往会成为利益受害者,他们承担了这些活动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却难以获得补偿。绿色酒店建筑技术应用推广有利于缓解酒店产生的各种负面作用,改善社区环境,将社区居民转化为酒店顾客,实现酒店与社区的繁荣共生。酒店应秉持社会责任理念,与市政部门协调合作,通过社区环境修复、雨洪管理、无障碍设计与绿地共享等措施,改善周边环境,造福社区居民。

第一,环境修复。一些酒店常常位于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自然旅游地和环境质量较差的乡村社区,酒店施工建设和日常运营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有必要对受损的山体、水体和社区等进行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例如,通过生态恢复、基质改良、植被修复和景观美化等措施修复破坏的山体;通过河岸生态化、清污除塞、贯通水系、达标排放等方式改善河流环境;通过种植防护林、垃圾清运、达标排放、珊瑚抚育等方式修复海洋环境;通过吸纳居民就业、结对帮扶、公益支教、清运垃圾、景观绿化、配合拆除违章建筑等方式改善社区环境[12]16。第二,雨洪管理。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在遭遇大规模集中降水时常常出现严重的内涝问题,威胁着城市包括酒店在内的建筑和人员安全。酒店在实施绿色酒店建筑技术时要充分考虑所在城市降水和地下管网特征,配合市政部门开展雨洪管理,打造“海绵城市”和“海绵社区”。城区层面,酒店要配合“城区海绵系统”建设,提升社区排水防涝能力,解决酒店周边内涝问题;场地层面,进行“社区微海绵体”建设,打造微生态水循环系统,布置雨洪管理设施,实现雨水有效存储、下渗、净化和利用;建筑层面,通过屋顶绿化、蓄水屋顶、墙体绿化、雨水花园等措施,促进酒店建筑“立体海绵化”发展[29]。第三,无障碍设计。落实绿色酒店建筑评价国家标准中酒店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要求,为顾客和社区居民中的残疾、老年、孕妇、儿童等群体提供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体验。酒店建筑内部无障碍设计包括酒店出入口、中庭、前台接待、电梯扶梯、客房卫浴、餐厅和康乐设施等的无障碍设计[30]。酒店外部无障碍设计主要考虑缘石坡道、轮椅坡道、通道、盲道、大门、台阶、升降平台、扶手、公共厕所、轮椅席位、机动车停车位、服务设施等的无障碍设计,同时配备无障碍标识系统,保证信息无障碍[31]。第四,绿地开放共享。绿地是酒店为顾客提供的重要服务产品,为打造绿色酒店社区、践行社会责任理念、共创和谐环境,酒店应合理规划,实施植树增绿工程,创建园林式单位,在保证不干扰住客正常生活休憩的前提下,推进绿地的社区开放共享,为顾客和社区居民创造共同的绿色游憩空间。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