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万枚化学武器埋藏74年的秘密

2019-10-11 03:34
新传奇 2019年35期
关键词:毒剂化武炮弹

据美方披露的档案推测,日本在中国遗留的化学武器约有350万枚、散装毒剂约150吨。而哈尔巴岭是迄今中国内地发现的最大埋藏点,埋藏的化学武器约33万枚。对这里的村民来说,侵华战争的阴云仍未结束。

哈尔巴岭位于吉林省敦化市,现有110户人家,350多口人。在这个四面环山的村子,村民们却频繁患癌,他们怀疑,很可能和村子不远处埋藏的日本战败遗留下来的化学武器(以下简称日遗化武)有关。

日本在中国具体遗留了多少化学武器并无准确数据,美方披露的档案推测约有350万枚、散装毒剂约150吨。哈尔巴岭是迄今中国内地发现的最大埋藏点,埋藏的日遗化武约33万枚。虽然日本已经投降了74年,但对这里的村民来说,侵华战争的阴云仍未结束。

哈尔巴岭成为“炮弹沟”

敦化位于吉林省东北部,日伪时期曾是日本关东军的军事重镇。

1945年8月,苏军攻占敦化,日军运来的化学武器没派上用场。为销毁证据,这些化学武器被随意丢弃在敦化各个乡镇的田间、沼泽、荒野及灌木林中。

那个年代,村民对日遗化武完全没有常识概念,在田里触碰到这些毒弹,轻者致伤,重者致残、致死。敦化市内陆续发生多起村民因日遗化武受害中毒的事件。1951年,敦化专门成立了废毒弹处理委员会,负责日遗化武的搜集及处理。

限于技术条件,当时政府只能组织村民人扛马拉,将各地遗弃化武集中挖坑深埋。经过实地勘察,哈尔巴岭南部山区一处高地,因山下四面沼泽,被选定为埋弹地址。此后匯聚于此的日遗化武越来越多,“炮弹沟”也因此得名。

就这样持续了七八年,各地日遗化武陆续运送过来,以致哈尔巴岭埋藏的日遗化武逐年增多,目前探测已达33万枚。其中大部分来自敦化市一带,其他则来自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份。

“把它们埋起来,是当时选择的最好方法。”吉林省博物馆原副院长赵聆实说,当年对这些搜集来的日遗化武并没有进行准确辨认、分类,各种毒剂弹混合埋在一起,只能用深埋的办法进行简单处理。

神秘的化武销毁工厂

哈尔巴岭埋弹处目前变成军事区域,修建起了一座大型化武销毁工厂,那些埋藏近70年的化学炮弹正被挖掘出来进入销毁状态。通往“炮弹沟”的道路已被封锁,进出需要军方核发的通行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曾向日本通报境内的日遗化武问题,要求日本政府采取妥善处理措施予以销毁。但一直以来,日方消极应对,甚至公然否认侵华期间使用和遗弃化学弹剂。

由于使用化学武器违背国际公约,一旦被认定,日本承担的战争责任将会更加严重。为了掩盖这一事实,日军在撤退前,烧毁了相关文件,原地填埋或投弃了化学武器。而且,埋藏点或投弃点,对中国方面严格保密。

1995年5月,日方派人到哈尔巴岭现场挖掘和实地确认,才不得不承认遗弃化武的事实。此后中日双方交涉多年,单是为哈尔滨移动化武销毁作业,从2010年开始着手准备到最终达成一致,就经历了30轮磋商。2006年,日本派调查团来华处理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并决定在哈尔巴岭筹建大型化武销毁设施。历时8年,哈尔巴岭日遗化武试销毁作业才正式开始。目标是2022年结束这里的化武销毁作业。

“高毒、高爆、高风险”

听说哈尔巴岭的日遗化武在2022年将被彻底销毁,村委会主任孙立丰嘿嘿一笑:“这怎么可能。”他说,日方人员也就夏天在这工作,还没到11月就撤回去了。“就这一年干半年活的工夫。他们最好把这些炮弹拉回去。”

作为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报负责人,防化学院教授黄顺祥20年来一直从事销毁化武的风险评估。“在销毁的过程中,风险特别大。”黄顺祥说,日遗化武通常是化学炮弹与常规炮弹混埋,随时有意外爆炸的可能。“高毒、高爆、高风险。”

在孙立丰的记忆中,敦化市化武办早年曾开展日遗化武相关知识的宣传,发放宣传单,开设防范课程,同时还在发现炮弹的地点竖立警示标识,提醒村民防范。但现在对于日遗化武销毁的进展情况,化武污染的危害等这方面却一直无从了解。“炮弹不销毁我们害怕,销毁我们还是害怕。”哈尔巴岭的村民越来越担心化武污染已全面入侵他们的生活。

(《Vista看天下》)

猜你喜欢
毒剂化武炮弹
树上长“炮弹”
装填炮弹
“炮弹”表妹
俄指特工中毒案毒剂产自英美
积木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