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起“上山下乡”,如今一起“抱团享老”

2019-10-11 03:36
新传奇 2019年34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平均年龄北大荒

50年前,成千上万平均年龄16岁的北京知青,一起坐着火车去了黑龙江。50年后,上百位平均年龄60岁的老知青,在北京“抱团享老”。从年少到年迈,从北京到北大荒再到北京,他们最终依然选择了集体。

50年前,成千上万平均年龄16岁的北京知青,一起坐着火车去了黑龙江,在建设兵团里野营、拉练、干农活。在那里留下将近10年青春的知青们,被称为“北大荒知青”。

50年后,上百位平均年龄60岁的老知青,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小区里“抱团享老”,唱歌、跳舞、集体旅游。他们互相照顾,彼此磨合,有快乐,也有矛盾。

从年少到年迈,从北京到北大荒再到北京,他们最终依然选择了集体。

快乐与矛盾

当初一同在北大荒寒冷冬天里“抱团”的人们,如今老了,换了地方,换了方式。

相声演员孟凡贵是北大荒知青,他在电视节目中向观众介绍,“跟老战友聚在一起,有得聊,就连吵架都能吵到一块儿。”吵架的原因千奇百怪,有生活习惯不合拍,有观点上的冲突。有时,甚至只是因为想起了当初谁的连队睡的是床,谁的连队睡的是地窨子。“或许我们就是喜欢集体生活”。

从2014年8月28日開始,这群退休的老人陆续搬进小区,姚惠荣是这群人的牵头人之一。

姚惠荣守在知青活动中心,有人找她倾诉跟邻居吵架的不快,或是吐槽对他人生活习惯的不满。有人想出什么新的活动点子,也会来找她。

“抱团”的老人们建了微信群,还定了群规。头一条规则就是要“传播正能量”,他们回忆从前的兵团生活,群规里又加上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头一条就是“热受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还规定“禁推销防上当”。

“抱团享老”的意义,不只是在零零散散的活动中一起笑一起唱,更多是洒在生活里的细碎。好些人家互相搁着旁人家的钥匙。谁若是生了病,大伙儿一起照顾。

北大荒与北京

50年前的8月,北京知青陆续出发,前往北大荒。当时,知青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6岁。

一个宿舍住37人,睡大通铺,姚惠荣用双手反复比划“每人80厘米”,褥子都得窝着,挤得满满当当。在炕上加一层板子,又能睡下一排人。姚惠荣睡在下铺,上面的人一翻身,木板嘎吱嘎吱响,不断有木头渣子掉在她脸上。

“我记得清清楚楚,有个睡在上面的,怕冷不想出被窝又想上厕所,憋不住,在上面就尿了。”她饶有兴致地描述记忆里的事,比如兵团组织歌咏比赛,参赛的女孩把东北最常见的红花绿叶被面裹在身上当裙子,唱一半被面掉了,没捡起来就羞着跑了。比如男生的合唱团,用钢笔当指挥棒,甩出了墨水,把前排人的脸都甩花了。

一个豆制品过敏的上海知青让她印象深刻。那小伙子叫李久胜,每次打饭都不吃豆制品。姚惠荣以为这人挑食不好伺候,故意往他的馒头里掺了点儿豆粉。

李久胜中午吃了豆粉馒头,下午就去看急诊了,上吐下泻。等李久胜回来,直接找到姚惠荣。“当时给我吓得,以为他要来打架,结果他说,那个馒头他一拿起来,就闻到了豆子的味道,也猜到是我使坏。可他自己也想试试,到底能不能吃一口。”

当初的种种友好与不友好,都在50年的漫长岁月里,变成了如今彼此拿来打趣的故事。姚惠荣拿出手机,翻到李久胜不久前发给她的消息。李久胜在扬州,刚给她寄了特产白桃。

抱团与孤独

十几年前姚惠荣没退休时,被选为区人大代表。她开始频繁接触社区的老同志,也开始接触属于老人的“孤独”。

她在中午11点半接到社区里一位老太太的电话。“姚代表,你12点上我们家吃饺子,我包的芹菜馅儿的”。她去老太太家里客客气气吃饺子,吃完就走不了了,老太太有很多话要对她说。

老太太丈夫的耳朵已经听不见了,子女也不在身边,老太太初来北京,几乎谁也不认识。姚惠荣打起精神,边听边琢磨,“这哪是叫我来吃饺子,这就是找人聊天”。

她还接触了一对老夫妇,80多岁了,家里4个女儿只在周末回去,有6间屋子的大房子安静极了。这对老夫妇问姚惠荣:“你北大荒战友这么多,朋友这么多,那些没有房的、收入困难的,能不能叫来我们这里住,一个月给500块钱房租就行。做饭收拾屋子由我们请的保姆负责,入住者会玩麻将就行。”

姚惠荣组织了6对60岁左右的夫妇,一起去老夫妇家住了两天,然后问他们谁愿意留,没人应承。

“老人毕竟80岁了,人家五六十岁的还能玩得动,能到处走,谁陪你老同志玩。”那对老夫妇请保姆都只要会玩麻将的,还总邀请姚惠荣去家里玩。刚开始她还想,这家人真好,后来她明白过来,他们很孤独。

养老与享老

“跟兵团战友特别有感情,有话聊。”姚惠荣反复地说。50年前在漫天冰雪中积累的战友情,如今随着他们逐渐老去,变得越来越深。

北大荒建设兵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一共6个师。用姚惠荣的话说,北大荒知青接受“正规训练”,过的是“集体生活”。那些部队编制的特性刻在他们的生命中,在他们年迈之后,重新显出了痕迹。

“特别认同这种抱团的模式。”每次集体活动之后,姚惠荣都要写一篇一两百字的总结,发到抱团享老群里,给大家分享和汇报活动内容,点名表扬作出贡献的人。几年来所有的活动,她都留存了照片和视频。

每周一下午两点,是知青合唱团活动的日子。姚惠荣把一个大西瓜放在活动中心的桌子上,大伙儿唱完歌,话题从当年谁在哪个连队、谁和谁认识,说到最近的演出谁唱哪一段。没一会儿,桌上只剩下西瓜皮。

每周四下午,大家到一位专门装了卡拉OK设备的“荒友”家唱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祝祖国三杯酒》,也唱《相约在北京,相遇在房山》。

“我们有体育比赛,弹球、拍洋画、推铁环,接东北嘎拉哈。”孟凡贵在节目里连说带比划地介绍“抱团享老”的生活。

到今年8月28日,“抱团享老”的北大荒“知青家园活动中心”就成立4周年了,姚惠荣还没想好怎么庆祝。

最终她决定低调行事,毕竟,比起北大荒知青下乡50周年,更重要的是“十一”要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中国青年报》2019.8.14)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平均年龄北大荒
多彩的秋天
上山下乡
不懈开拓谱壮歌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互联网时代的“上山下乡”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盛景网联“上山下乡”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上山下乡 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