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德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玉米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无论是作为粮食、工业原料还是饲料,玉米都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玉米的消耗量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不但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经济的进步也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根据多年做农技推广经验,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计如下几条,仅供供参考。
1、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选种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种子的质量对于玉米整体的产量和品质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此,要更好的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农户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的选择。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结合种植地区的地理因素和气候特点来对种子进行选择,遵循“高产、稳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此来为玉米的产量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播种
无论是在哪个地区的玉米种植过程中,水分和温度都是对玉米发芽和生长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保证玉米的出苗率,为提高产量做好准备,农户需要对播种的时间进行科学的把握,通过在温度以及土壤墒情较好的时间进行播种。通过农业科研人员长久的研究和试验发现,在气温的最低温度在6~8℃的情况下,是玉米种子最容易萌发的环境,为此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年份的气温情况进行播种,以此来更好的保证发芽率。除此之外,积极推广“板茬起垄直播”技术,便于做到省时、省力、抢时、保墒、利于后期田管。播种之前还需要对田间水分的含量进行判断,做到“宁可晚播,也要造足墒情”,只有在田间持水量达到其最大值的60%以上时,方可进行播种,在降水不足、土壤干旱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人工浇水,以此来保证幼苗顺利生长。最后,在进行播种的过程中对播种的深度也需要进行控制,最好将播种深度控制在5cm左右,以此将出苗的时间调整到较为合适的范围。
(3)间苗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及时的间苗可以更好的保证玉米的养分供给。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进行间苗最优的时间段就是玉米的三叶期,农户可以通过对玉米幼苗进行观察,确定其第三片叶片露出叶心3cm左右的时候进行间苗。由于间苗的理论基础是通过合理的去除一些幼苗,来避免玉米植株之间发生水分或者养分的争抢,因此在间苗过程中应尽量减除长势较弱的幼苗,以此来保证剩下的幼苗可以健康的生长。除了去弱留强的原则外,农户在进行间苗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种植玉米品种的合理密植度,对于密度过高的位置同样需要进行间苗。通过科学的间苗,可以更好的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避免出现养分不足而造成的品质下降、植株倒伏以及产量下降等。需要注意的是,间苗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旦出现间苗数量过多的情况,不但是农户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导致种植地块的玉米株数远低于推荐值,最终导致地块整体产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4)水肥管理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生长期可以分为五个,每个时期的田间管理要点不同,但都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在此会逐一进行说明。
幼苗期是玉米生长较快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土壤含水量无论是过多还是过少,都会对幼苗的生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土壤含水量过高的情况下,幼苗的生长活动将会变慢,同时根系由于缺乏空气的原因,其对养分的吸收将会变得更加困难,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玉米幼苗的死亡。播种后一定做好防涝,及时开沟沥水,保证苗期墒情合理。相反,如果土壤中含水量偏少,玉米幼苗的根系将会向更深的位置生长,进而导致植株得到的养分相对变少,造成生长缓慢等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农户需要在这一时期提升对于水分的管理,从而帮助幼苗顺利的生长和发育。
“大喇叭口”期是玉米形成穗粒的重要时期,通常情况下,“大喇叭口期指的是玉米已经长出了10片左右的叶片这一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水肥管理是否科学,将会直接影响到玉米雌穗的例数以及大小,进而对玉米的产量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为此,要更好的提升雌穗粒数,农户需要为植株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同时尽量避免出现植株叶片损伤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更好的保证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
在玉米吐丝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避免氮肥的施用,一旦在玉米吐丝期施用过多的氮肥,将会使得雌雄穗的花期出现变化,进而对玉米的传粉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在玉米进入蜡熟期的时候,玉米胚乳接近蜡状,在此时刻进行收获,所收获的玉米是地块产量和品质最优的。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错过最佳收获时间,玉米的籽粒乳线将会逐渐消失,这是玉米的收获产量将会比最佳收获时间的收获量低很多,同时玉米的品质也存在一定的下降。
2、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1)黑粉病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黑粉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玉米病害,俗称“灰包”,其主要症状为在玉米的叶片、茎秆以及花穗位置出现很色的病瘤。根据种植试验的总结来讲,造成黑粉病的原因可以分为氮肥使用量过大、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以及发病植株的二次浸染集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对黑粉病进行防治,需要农户在收获后及时对田块进行清理,以此来降低病原菌的基数。除此之外,农户也可以通过种子用25%粉秀宁或50%多菌灵粉剂拌种、深翻深耕等方式来更好的降低发病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进行轮作对于防治该病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苗期发现要及时拔除病株,拔节后以割瘤为主。
(2)大斑病
大斑病一直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害,同时也是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病害。通常情况下,大斑病会从玉米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作,并逐渐向上发展。植株患病后,其叶片将会出现萎蔫、干枯、死亡等情况,因此发病过程中玉米植株的光合效率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毒清可湿粉剂800倍液喷防。在对大斑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之外,农户还需要及时清除染病叶片,避免出现再次浸染的情况。
(3)蚜虫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蚜虫不但以玉米植株的汁液为食,同时也会传递矮花叶病毒。主要防治方法:①用含吡虫啉种衣剂包衣;②“喇叭口”之前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倍液喷防;袖穗初期也可以用同上方法防治。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农户除了可以采用蚜必杀等药物之外,也可以利用瓢虫来进行生物防治。
(4)玉米螟虫
玉米螟虫是近年来危害较大虫害,又称钻心虫,其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造成茎杆折断,养分供应不足,授粉不良,导致减产。防治主要在5叶左右最好,10叶之前,螟虫3龄之前。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防、3%乐尔颗粒亩用0.5公斤,施于喇叭口或玉米花丝吐出处。
(作者单位:235129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农林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