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星 聂琬琬 刘小丽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民医院 温县 454850)
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为局部脑血供突然中断而产生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随着脑血供阻断时间不断延长,大量氧自由基不断产生,脑细胞受损严重,出现脑组织水肿、神经缺损,患者大脑可发生不可逆性损害[1~2]。早期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可较大程度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脑血流供应,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3]。我院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3 月~2018 年3月收治的10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31 例,女19 例;年龄51~72 岁,平均(63.73±4.7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4.78±1.32)h。观察组男30 例,女20 例;年龄52~73 岁,平均(63.78±4.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4.72±1.4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已明确梗死灶范围、部位,发病至入院时间在6 h 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入院时即存在大面积梗死;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溶栓治疗禁忌证;合并脑外伤或脑出血;合并全身性感染;伴有免疫系统等全身性疾病;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营养神经、稳定斑块、调节血脂、控制血糖及血压、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等常规治疗。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尿激酶(国药准字H20133152)2 万U/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30 min 静滴完毕,最少100 万U,最多150 万U。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尿激酶给药方法同对照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1)静脉滴入,100 ml/次,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50 min,2 次/d,两次用药时间至少间隔6 h。两组持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功能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等)发生情况。(1)脑动脉血流速度相关指标: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血流速度,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测定;(2)神经功能恢复评估指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评估,NIHSS 评分越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Barthel 评分越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及前、后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大脑前、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1 两组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2.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Barthel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arthe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Barthel 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s)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s)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1 例消化道轻度出血,给予对症处理后治愈;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急性脑梗死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起病较为急骤,且无明显征兆,发病数小时内甚至数分钟患者局部脑神经损伤即可出现高峰,具体的病理生理过程较为复杂,临床治疗原则为尽快促进局部缺血病灶的脑血流灌注。由于脑梗死发生后仍有部分缺血性半暗带存在侧支循环代偿,因此尽快促进侧支循环的重建对改善脑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缩小梗死范围,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延缓疾病进展意义重大[4~5]。丁苯酞注射液为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丁苯酞能保护线粒体,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阻断脑梗死多个病理环节,抑制氧自由基,促进缺血病灶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脑血流灌注,防止细胞自溶,抑制神经细胞进一步损伤[6~7]。同时,丁苯酞注射液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可增强抗脑缺血的疗效[8]。此外,丁苯酞药代动力学较好,给药后基本没有蓄积现象的发生。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及前、后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大脑前、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Barthel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Barthel 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尿激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血流状态,抑制神经细胞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且安全性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