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排斥的地区差异及成因解构:来自宁夏的例证

2019-10-11 02:40王学信陈晓红吴纬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宁夏金融机构

王学信,陈晓红,吴纬地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2.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北京 1000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和城乡二元金融问题日益突出。在地理、人文、收入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农村居民难以甚至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这种社会经济现象称为农村金融排斥。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从农户的微观视角或从区域、省域的宏观视角对农村金融排斥问题进行了研究。宏观视角研究的潜在假设是区域或者省域是一个匀质的金融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区域或省域内部空间异质的事实;对县域样本的研究,大多缺乏西部省域的研究视野。微观视角的研究则多局限于对被排斥主体和排斥主体的行为决定与个体特征分析。宁夏地处我国黄河上游内陆地区,外接陕、甘、蒙,相较于西部其他各省,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特色,省内各地区在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西部各省中有较好的代表性。王浩等[1]曾对宁夏的农村金融排斥问题进行过研究,通过构造CIFI 指数度量金融排斥状况,选取宁夏20 个县(区、县级市)2001—2012 年的统计数据测度宁夏的金融排斥,并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实证研究了宁夏金融排斥的动态特征,但并未考虑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以及农村居民的金融认知能力等主观因素对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本文将研究视野置于宁夏,通过构建评价指标,对宁夏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状况进行测度和横向比较,分析农村金融排斥的特征及成因,探索纾解宁夏农村金融排斥的路径,为解决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1 宁夏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状况评价

1.1 宁夏农村金融排斥的指标拟定与评价方法

1.1.1 金融排斥的指标拟定

本文参照陈莎等[2]构建的“4 个金融密度”指标体系和Kempson 等[3]提出的地理排斥、自我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条件排斥和评估排斥等六维度指标,构建衡量宁夏农村金融排斥的指标,进而测度宁夏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水平。本文构建的农村金融排斥衡量指标——农村金融排斥指数,该指数越大,表明农村金融排斥程度越低;指数越小,表明农村金融排斥程度越高。

指标1:金融机构人口覆盖度,表示每百万人口拥有的机构网点数,由各县(区、县级市)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除以人口数量得到,以N1表示。

指标2:金融机构地理覆盖度,表示每百平方公里拥有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由各县(区、县级市)拥有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除以境域面积得到,以N2表示。

指标3:农村地区信贷覆盖度,表示农村参与信贷的深度,由各县(区、县级市)农村地区贷款总额除以农村人口数得到,以N3表示。

指标4:金融机构的经济覆盖度,表示单位经济产出所拥有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由县(区、县级市)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除以地区生产总值得到,以N4表示。

1.1.2 数据处理及评价方法

(1)数据标准化方法

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是对金融排斥评价的基础和保证。本文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在采集原始数据时,由于选取各指标数据的单位有差异,所以这里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所有的数据均落在(0,1)区间内。公式如下:

式中:N 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n 为评价指标数据值;nmax和nmin分别为该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以变异系数作为各项指标的权重,本文所选取的4 个评价农村金融排斥指标的重要程度是相同的。在理想状态下,这些指标的权重都应当是1,但本文构建的指标是一个相对值,故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各指标的权重予以计算。公式如下:

由此,构建农村金融排斥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 为农村金融排斥指数;N1-N4为采集原始数据n 经过式(1)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评价指标;W1~W4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1.2 对宁夏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程度的评价

依据上述所拟指标和评价方法,采集2016 年宁夏辖内5 个地区的9 个市辖区、2 个县级市、11 个县的数据,分别计算出相应的农村金融排斥指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宁夏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指数

从表1 数据可知,农村金融排斥程度整体较高。首先,宁夏各县(区、县级市)的农村金融排斥指数平均值为0.342,22 个县(区、县级市)中有11 个低于平均值。其次,宁夏农村金融排斥的地区差异较为显著,最低为银川市金凤区的0.896,最高为石嘴山市平罗县的0.003;农村金融排斥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中卫市、银川市、吴忠市、固原市、石嘴山市。在各地区内部,农村金融排斥的地理分异现象较为突出,如银川市所辖县(区、县级市)中,金融排斥程度最高为贺兰县的0.009,最低为金凤区的0.896,极差值达0.887。再次,宁夏各市辖区的农村金融排斥水平较低,县及县级市的排斥水平较高。各市辖区的平均值为0.485,县及县级市的平均值为0.243,64.3%的县及县级市的农村金融排斥水平高于宁夏各县(区、县级市)的平均值,除大武口区和原州区的金融排斥指数低于宁夏各县(区、县级市)的平均值以外,其余7 个市辖区的农村金融排斥水平均低于各县(区、县级市)平均值。

2 宁夏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客观因素

导致农村金融排斥地区差异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指向性、设施便利指向性和经济发展水平指向性3 个方面。

2.1.1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导致农村金融排斥的首要的客观因素。拥有地理区位优势的地区,交通更加便捷,往往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是金融机构布局时优先考虑的地区。因此,金融排斥的程度较低。宁夏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黄河自中卫市流入宁夏,经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而后进入内蒙古。黄河流经之地,形成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便于灌溉。固原市地处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宁夏5 个地市中唯一的非沿黄地区。宁夏各地区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与黄河沿岸的距离远近同居住适宜度同比变化的现象,表现为中卫市—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固原市的梯度差异,这一梯度差异与宁夏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水平的梯度差异(中卫市—银川市—吴忠市—固原市—石嘴山市)基本吻合。石嘴山市的农村金融排斥水平略高于固原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固原是宁夏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兰州、银川、西安3 个省会城市三角地带的中心;另一方面,石嘴山市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气候干燥,境内地形地貌主要为贺兰山山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4 种类型。在各地区内部,地理环境的差异也是导致农村金融排斥地区差异的重要变量。如在石嘴山地区,地形地貌主要是黄河冲积平原的惠农区,其农村金融排斥指数为0.396,在石嘴山市各区县中为最低;地形地貌为贺兰山山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的大武口区和平罗县,农村金融排斥程度均高于宁夏各县(区、县级市)的平均水平。再如宁夏的首府银川市下辖的贺兰县金融排斥指数为0.009,较银川市辖内的其他地区相差甚大。分析贺兰县所处地理位置不难看出,贺兰县处于黄河沿岸低阶位置,地理环境相对恶劣。

2.1.2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宽带网络、供暖、给排水、供气、供电、医疗、教育、卫生等设施。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其完善程度直接制约着金融排斥的程度。畅通的信息网络可以保证金融信息传输更加高效、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使人流、物流高效通畅;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为金融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基础设施落后引起的金融技术可达度较差是导致农村金融排斥地区差异的重要成因。在IT(信息技术)和CT(通信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今天,城市作为产业与人们生活的集中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高于农村地区,交通、互联网、通信等设施较为完备,智能手机也已广泛运用于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城市近郊的农村,宽带网络、有线电视等也已经普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好于远离城市的偏远农村地区。因此,基础设施差异成为解释市辖区的农村金融排斥程度整体低于县及县级市的重要解释性变量。在宁夏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金融技术可达度较差。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 年末,宁夏部分县域拥有有线电视的村仅为个位数,甚至农村地区仍有未通宽带地区,如西吉县在2016 年拥有有线电视的村落仅为4 个,泾源县通宽带的村落仅有3 个[4]。

2.1.3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指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经济结构所达到的层次,它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与服务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也反映出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表现为社会财富量的增加,还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经济制度的演进。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改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更是对金融体系在融资方式与服务技术、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的种类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金融结构改善和金融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农村金融排斥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金融需求会引致金融发展,因此农村金融排斥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反向变动效应,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村金融排斥程度越低。宁夏经济发展的空间异质性较为突出,2017 年宁夏各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如表2所示。

表2 2017 年宁夏各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从表2 可以看出,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的地区经济产出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和固原市。2017 年在宁夏各地区的市辖区、县级市和县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银川市西夏区,分别相当于石嘴山地区最高的大武口区的1.15 倍,吴忠地区最高的盐池县的1.71倍,中卫地区最高的中宁县的2.32 倍,以及固原地区最高的原州区的3.55 倍。同时,农村金融排斥水平较高的地区多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它们远离中心城市,如固原市的泾源县和石嘴山市的平罗县。

2.2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排斥主体和被排斥主体基于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金融排斥,主要包括自我排斥和机构排斥。

2.2.1 被排斥主体

首先,被排斥主体的金融认知能力较弱是农村金融排斥的重要成因。金融认知能力受制于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和居民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并作用于不同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行为。金融认知能力越强,金融意识和金融消费的观念越强,越是容易通过金融方式方法来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2007—2015 年宁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 可以看出,尽管2010 年以来宁夏农村地区的金融业消费有了显著增长,但源于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支出方向仍主要集中于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与通信以及医疗和保健等刚需性消费,用于金融(含保险以及银行中介服务)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淡薄,对现代金融方式方法的相关知识储备较少;另一方面,因金融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较低而心生恐惧,由此产生了对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抵触情绪,从而形成了自我排斥[5-7]。

图1 2007—2015 年宁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2.2.2 排斥主体

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考虑的不仅是目标区位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外部条件,还需要从自身实现规模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等内在要求出发来布局机构网点。金融机构作为排斥主体,在宁夏各地区的布局差异较大,机构排斥较为明显。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的出发点是就近客户以尽可能多地收集金融剩余实现收益最大化。地理环境的差异,引致理性的金融机构从经营成本和收益考量的角度出发,在机构网点布局时往往进行地理环境过滤,回避那些地理环境存在劣势的区位,选择那些地理环境具有优势、交通便利的区位布局机构网点。就宁夏各地区的情况看,首府银川市因西依贺兰山脉、黄河穿境而过,又是宁夏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虽境域面积仅占宁夏全区的13.37%,却拥有全区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47.09%,使得银川市的农村金融排斥程度整体较低,其余地区的金融机构拥有量均不超过全区机构网点总数的20%。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和干旱的丘陵地区,交通条件落后,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往往较少,如银川市的贺兰县、吴忠市的红寺堡区、固原市的泾源县和西吉县、中卫市的海原县,2016 年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分别只有47、15、9、30 和23 个。位于“西海固地区”的固原市,境域面积占全区的20.25%,拥有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仅占11.87%[8]。宁夏黄河沿岸地区与西部、南部山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以固原市为代表的南部山区机构运营成本远高于北部的黄河沿岸地区。金融机构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出发,便产生了机构排斥[9-11]。

3 纾解宁夏农村金融排斥的政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一是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配合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出台更多的普惠金融政策。各类金融机构应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化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宁夏农村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二是中央政府应赋予宁夏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的权力,在金融监管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机构创新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充分调动农村闲置资金,提高农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支持中小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增加涉农业务品种;允许中小金融机构在农村存、贷款利率上有更大的浮动幅度,使中小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存贷款客户有更大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选择空间[12-15]。

3.2 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在纾解农村居民的自我排斥方面,应增强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提高纾解农村金融排斥的认识,从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全局出发,站在把宁夏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战略高度,把纾解宁夏农村金融排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和金融监管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金融机构增加金融产品和现代金融方式方法在农村地区的宣传推广费用支出,为农村、农民、农业设计出更加适合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方式方法。同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协调各家商业性金融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深入平罗、贺兰、中宁、泾源、隆德、盐池、永宁等金融排斥严重的县城,深入田间地头,向居民普及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法规和金融政策,为居民排解金融疑惑,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培养居民对现代金融的消费理念,引导农民进行金融消费。

3.3 进一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在纾解机构排斥方面,应进一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为纾解机构排斥带来的农村金融困境,可借鉴印度的做法,金融监管部门应在机构市场进入的制度方面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排斥严重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作出硬性规定。印度中央银行为了纾解农村金融排斥问题,规定商业银行只有在没有银行的农村地区开设4 家分支行,才能在大城市和其他有银行的区域开设1 家分行,从而保证有2/3 的分支行开设在没有银行的地区[17]。宁夏农村金融排斥较为严重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品种供给单一,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金融需求。因此,应分类分策,针对农村地区不同的金融排斥水平,分别采取相适应的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办法来刺激农村金融需求。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征信体系,完善农村居民征信信息录入。另外,银行监管部门可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宁夏金融业尤其是地方金融业的条件,促进宁夏地方金融机构的培育和发展,以便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性银行应进一步加大对宁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要素在农村地区优化配置的环境,增强宁夏农村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商业银行应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宁夏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宁夏金融排斥严重的地区大都地处山区,交通便捷度较低,严重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是纾解平罗、贺兰、中宁、泾源、隆德、盐池、永宁等县域农村金融排斥的必由之路。政府应加大对固原市、石嘴山市等农村金融排斥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村电信、有线电视和网络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尽快实现电话、有线电视和网络在农村地区的全覆盖;中央银行应加大对宁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再贷款的扶持力度,改善宁夏的投资环境。

3.5 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宁夏各级政府应通过培养和发展地区优势产业,推动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为纾解农村金融排斥提供基础性条件。受气候、地理以及种养殖传统的共同作用,宁夏各地区拥有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如中宁县和贺兰县的枸杞产业、固原地区的牛羊肉产业、西吉县的马铃薯产业、石嘴山市的奶产业等。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这些特色产业尽快发展成为引领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增收的极化产业和优势产业。同时,立足于宁夏各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优势,对口帮扶的东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大对宁夏贫困农村地区的产业帮扶力度。宁夏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不断深化对接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区域合作。

4 结 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因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尽管自1999 年以来中央政府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制定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仍较为明显。进一步地,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与城镇化相伴相随的过程,也是一个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过程,更是一个农村金融排斥愈来愈强化的过程。宁夏地处黄河上游沿岸,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较其他西部地区略有优势。但由于地域狭小,且为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文环境制约着宁夏农村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本文在拟定农村金融排斥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对宁夏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水平的横向测度和比较,探寻农村金融排斥的特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视角分析了宁夏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纾解宁夏农村金融金融排斥的政策建议。

针对宁夏农村金融排斥地区差异的现状,宜加快宁夏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进一步鼓励农村金融创新;还应及时提高纾解农村金融排斥的认识,增强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同时,金融机构也应进一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政府应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金融服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技术可达度。另外,各地政府也应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为纾解农村金融排斥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宁夏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宁夏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宁夏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